布拉班特建筑、雕塑与花窗艺术的聚集地:布鲁塞尔主教座堂

上一篇:布鲁塞尔3件宝,撒尿小童的4种传说,巧克力8大品牌和国民首选

从圣于贝尔长廊北口出来向东,我们前往在布鲁塞尔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圣米歇尔和圣古都勒主教座堂。教堂西侧是片绿地,其中矗立着1993年去世的比利时国王博杜安的半身像。

这座教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供奉的只有圣米歇尔。11世纪鲁汶伯爵统治布鲁塞尔期间将此教堂改建为罗曼式,1047年鲁汶伯爵兰伯特二世(Lambert II,?-1054)命人将圣古都勒(Saint Gudula,646-714)的遗骸迁移到这里,使这多了一位主保圣人。同时,这座城市也有了圣米歇尔和圣古都勒两位保护神。

真正将这里建成现在看到的布拉班特哥特式的是几代布拉班特公爵。亨利一世(Henry I, Duke of Brabant,1165-1235)在父亲戈弗雷三世死后继承鲁汶伯爵的头衔,他争取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Henry VI, Holy Roman Emperor,1165-1197)的允诺,将伯爵提升为公爵,成为首位布拉班特公爵。兴奋之余,他决定扩建教堂,这个宏伟计划在1226年得以实施。此后历经近三百年,在1519年才全部完工。1962年,圣米歇尔和圣古都勒教堂与梅赫伦的圣鲁姆伯特教堂共同成为梅赫伦-布鲁塞尔大主教辖区的联合主教座堂。

穿过绿地,眼前矗立的教堂西侧双塔高64米,由擅长建塔的罗伊斯勃洛克设计,1470-1485年建造。

中门上方和两侧立着十二使徒的雕像,熟悉《圣经》的人不难认出他们的身份,比如中间的六位从左至右依次为手握酒杯的圣约翰、怀抱X形十字架的圣安德鲁、手持钥匙的圣彼得、仗剑翻书的圣保罗、扶着挂贝壳的朝圣杖的圣雅各,以及抱紧长矛的圣多马。

教堂内的圆柱旁也立着十二使徒雕像,只是他们手中的圣物都变成了金色。最初的雕像在1566年的破坏圣像运动中被毁,现在看到的由17世纪佛兰德斯几位著名巴洛克雕塑家联手重制,他们中包括我们之前介绍过的鲁本斯好友约翰内斯·范·米尔德特、鲁本斯的学生卢卡斯·费海尔博、撒尿小童雕像作者老哲罗姆·杜奎斯诺伊的儿子小哲罗姆·杜奎斯诺伊(Jerôme Duquesnoy the Younger,1602-1654)等。

东头的两位最威风,一位是圣彼得,一位是圣保罗。

中殿南侧的巴洛克式讲道坛为佛兰德斯雕塑家亨德里克·弗兰斯·范布鲁庚于1699年创作。我们在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看到过他制作的金色约柜,在根特圣巴夫主教座堂看过他制作的圣巴夫像。他是老彼得·范布鲁庚的儿子、小彼得·范布鲁庚的弟弟,一家三口都是佛兰德斯雕塑大师。

讲道坛下方是亚当和夏娃被天使逐出伊甸园,死神试图拉住夏娃的手。

上方为圣母子用十字架刺死巨蛇,象征为人类的原罪救赎。

唱诗班席位区埋葬着多位布拉班特公爵,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修缮,无法正常参观。

绕到唱诗班席位区东边,也就是整个教堂的最东端,有个六角形的后殿。它是抹大拉的玛利亚礼拜堂,文艺复兴式的大理石祭坛由出生在法国后来到佛兰德斯发展并成为查理五世宫廷雕塑家的让·莫内(Jean Mone,1500?-1548)于1538年创作。精美的浮雕通过六组群像表现了耶稣从受难到复活的过程:左下角起是耶稣受审、右下角为耶稣扛十字架走向行刑地各各他山、第二行中间一幅为耶稣被钉十字架、左边为圣殇、右边是将耶稣放入棺墓、最上方是耶稣复活后脱离棺墓升上天空。

侧廊里还有个救苦救难圣母礼拜堂,其中的巴洛克式祭坛由扬·沃尔斯珀尔(Jan Voorspoel)于1666年创作。祭坛画是《圣母升天图》。

既然叫圣米歇尔和圣古都勒主教座堂,这里肯定应该有这两位的雕像或绘画。我们在长长的侧廊中寻找。

果然,这尊金像便是圣米歇尔除魔。

圣古都勒的雕像也被我们找到。这位圣人出生在帕古斯(Pagus,今比利时境内),是洛林公爵的女儿。传说她坚持每天清晨鸡鸣前就去教堂祈祷,所以其形象总是手提一只灯笼。魔鬼多次试图吹灭她手中的灯火,但因得到上帝的保护,魔鬼始终未能得逞。这尊雕像表现的便是天使在其身旁保护她手中的灯笼。雕像中的圣古都勒手中托着圣米歇尔和圣古都勒主教座堂的建筑模型,意味着她守护着这里。

我来之前做了功课,知道大画家罗吉尔·凡·德尔·维登埋在这里,可是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于是我们向一位工作人员求助。他热情地带着我们走到教堂北廊东头,指着墙上的一块铜牌对我们说:“这可能就是你们要找的吧。”

他告诉我们,罗吉尔·凡·德尔·维登并没有一个大型棺墓,他可能就埋在这块纪念牌的附近。大部分人其实都埋在教堂下方的地穴里,说着他带我们走向侧廊与中殿之间的一处列柱,蹲下来拉起地上的一个铁栅盖。从这里俯身看下去,就是罗曼式的地穴。接着他指着列柱说,这是以前罗曼式教堂外墙的位置,原来的罗曼式教堂比现在的哥特式教堂要小一圈。

我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他,见他微笑地望着我,仿佛在期待下一个问题,于是赶紧又问了他几个关于花窗的疑惑,他都一一解答。我在这把从他那了解到的内容结合我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关于这里的花窗,不得不提的是一个人的名字:伯纳德·凡·奥利(Bernard van Orley,1488-1541)。这里最著名的几扇花窗都是根据他的绘画制作的。他是16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鲁塞尔的重要画家,专门设计挂毯和花窗图案,并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宫廷画家。虽然没去过意大利,但其画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因为他在布鲁塞尔认真研究过拉斐尔(Raphael,1483-1520)绘制的挂毯图样。

首先看看北耳堂的这扇窗,画中跪着的两人是查理五世和他的妻子葡萄牙的伊莎贝拉(Isabella of Portugal,1503-1539),身后分别站着各自的主保圣人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742-814)和匈牙利的伊丽莎白(St.Elizabeth of Hungary,1207-1231)。最右边是个手持十字架的上帝形象,其中的这个十字架画的是此教堂的珍宝:“奇迹十字架”,又称“布鲁塞尔十字架”,如今就保存在北耳堂东边的奇迹祝福圣礼礼拜堂中,需要买票才能参观。

南耳堂花窗画的是查理五世的妹妹匈牙利的玛丽(Mary of Hungary,1505-1558)和他的丈夫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1506-1526),身后站着的分别为二者的主保圣人圣母玛利亚和被封圣的法王路易九世(Louis IX of France,1214-1270)。最左边是圣三位一体。路易二世年仅二十岁便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阵亡,妻子玛丽1531年被哥哥查理五世安排做了尼德兰领主,代他管理整个尼德兰。

奇迹祝福圣礼礼拜堂北墙的四扇花窗也是伯纳德·凡·奥利创作的,我们虽然进不去,但在外面拍了其中两扇的照片。左窗下方跪着的是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John III of Portugal,1502-1557)和王后奥地利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ustria,1507-1578),身后是他们的主保圣人施洗者圣约翰和圣凯瑟琳。约翰三世是查理五世的姨表弟,凯瑟琳则是查理五世的亲妹妹。右窗下方画的人物与南耳堂窗上的一样。两扇窗户上方的画面描绘的都是“奇迹十字架”故事中的情节。

最后看看西门上方的大西窗,它的主题是《最后的审判》。上方中央偏左身披红袍的是基督,他坐在一道彩虹上。画面中间有意突出了圣米歇尔,这位天使长站在用来称量死者灵魂的天平上。画面下方中间坐着的是此花窗的捐赠人。值得一提的是画面最下方的一行字,让人在离开这座教堂前陷入思考:“我们对自己的欲望感到失望,并被时间所迷惑,死亡使我们烦恼,而焦虑的生活不过是虚荣一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