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风与鬼注的发病原因--《食诫篇》(5)

今天接着介绍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第二章《食诫篇》的第5部分。

饮酒热未解,勿以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饱食勿沐发,沐发令人作头风。

杨子注:但饮酒后热未消除时,不可以冷水洗脸,洗了,令人面部生疮。这是内热外寒的类型,原因同上段。饱食后不要立即洗发,不然,会使人得头风病。

荞麦和猪肉食,不过三顿,成热风。

杨子注:荞麦和猪肉一起吃,不能超过三顿,不然,会患热风病。陶弘景这一说法是南北朝时期,到北宋时,有一著名的药学家叫唐慎微,对此理论进了补充论证。他在《证类本草》中说记载,说如果荞麦和猪肉一起食用的话,后果就是“患热风,脱人眉须”,而且还引用药王孙思邈的话,把猪肉的范围还扩大到了羊肉,可见我们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中药及养生文化的一脉传承。有的人眉毛、胡子、头发等突然脱落,或突然得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病,不知道原因,多是吃了相克或相畏的食物配搭,“病从口入”可是最实在的告诫。现代人都知道化疗会让人须发脱落,但有些人没有化疗,好好的,突然开始大把掉头发,很吓人,原因很多,比如精神压力、心情抑郁,但其实,饮食不当,也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到唐慎微,值得记录。四川人,出身于中医世家,特别喜欢研究经方,对于经史诸书的一方一药,他都记录并考证,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集宋代之前中药学成就之大成,对人类的健康是了不起的贡献。他引证都用原文,所以很多散失的医药文献,因为他的整理而得以保存。他对古代的经方、验方,不但是记录,而是验证,并“续添”,比如上段中陶弘景说的荞麦不能同猪肉一起食用,他记录,并加上唐朝的孙思邈是如何添加的等等。所以他是“深于经方,一时知名”,但为人非常朴素,看病谨慎,低调行医,不妄语,不吹牛。

唐慎微编了《证类本草》之后,有人开始为他申请当官,但他谢绝了,仍然埋头于医学的事。他有一位同乡叫宇文虚,家里老人得了风毒病,请唐慎微给治疗,很快就好了。家人很欢喜,但唐慎微告诉他们说,这个病将来可能还会复发,到时候可能仓促间找不到合适的医生,于是预留了方药给他们,并嘱咐家属在某年某月某日旧病复发时,将这个方药按他说的启封方法给病人服用。果然,在他所预测时间,那位患者旧病复发,家人按唐慎微的嘱咐打开预留药,半个月病就痊愈了。很神奇!这是我看到的医学界的“锦囊妙计”,真有趣儿。

我小时候中药铺成长,旁听父亲给人看病也是很自然的事。经常听父亲嘱咐一些痨病患者,要留意一些特定的日子或时辰病情的复发,经常听到节气如“霜降”、“寒露”等,还有“子时”等等。我爸有一个他自己做的八卦图,大大小小的几层圈圈,有点象钟表,转其中的一片或两片圈圈,来推算针灸的最佳时辰。小时候不懂,后来渐渐明白,那是我至今无法理解的中医玄奥。人体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以及生命科学,可能是人类的终极学问。中国历代道家、医家都在研究如何打通人与自然的沟通,想与天地同寿,从人类寿命趋势来看,真的在步步向前。或许有一天,长生真的不是梦,人们真的可以活到腻味吧。人们到时候可能不再向往长生不死,而是追求自然,该死就死吧。我以前就曾经打算活150岁了,后来想了下,觉得如果到了150岁,自己身边的亲朋友好友可能都死光了,自己就是妖精一样的存在,也没意思,于是就调整了一下目标,打算活130岁。这是翻译《道藏》百分之一的精华内容需要的最短年限。我跟朋友们谈起这些,大家都笑了。那么人到底该活多大年龄呢?

中医认为120年岁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生命时光,是我们的“天年”,正常情况下,不要人为地自我损伤,都能活轻松活动120岁,100岁以内都算夭折。所以,好好的活着,活到不被社会需求。而我们历史上的圣人尧,并不想多寿,以前的文章中我讲过“华封三祝”的故事,就是华州的老百姓祝愿尧帝多子、多富、多寿,而尧不接受,他说,多子多惧,多财多事,多寿多辱。为什么活的年纪大了屈辱会多呢?想想也好理解,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不被需求了,也就不受待见了,活着就没有了尊严,所以”多寿多辱”。

当一个人彻底不被社会需求,并成为社会的负担时,其生命的价值就是负的,活再长,都没意义了,于是自己也觉得没趣。这是很多老人能坦率等待那一天到来的原因。生命的尊严,在于被需要,或被仰视。扯远了。

乾脯勿置秫米瓮中,食之闭气。

干肉不要放置在秫米瓮中,吃了放在秫米瓮中的干肉,会使人闭气,呼吸不通畅。查了相关资料,这里的“秫米”,也有些书中说是“黍米”的(比如《医心方》、《养生要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干肉不能放在里面,吃了会中毒闭气。

乾脯火烧不动,出火始动,擘之筋缕相交者,食之患人或杀人。

杨子注:肉用火烧,不见动弹,出火后始见其动,用手剖开,又见它筋肉韧带相连不断的,不能吃,吃了会害人或杀人。这一段很有趣,我开始没太理解,后来想通了,在后续的段落中会综合起来解释原因。

羊蹄甲中有肉如珠子者,名羊悬筋,食之患癫痫病。

杨子注:“羊蹄甲”,是一种植物,这可能是历代手抄书中的笔下误,或是通假字,如果从中医的术语讲,应该为“羊蹄胛”,在羊的肩胛中有块肉,白色的,象珠子一样,又叫“羊悬筋”,不可吃,吃了会患癫痫症,就是俗说的羊羔风,或羊角风。这种情况至今比较多见,家长不知道“羊悬筋”是什么,感觉就是蹄筋,以为好东西,给孩子吃,或者小孩子在啃食羊蹄儿中误食,甚至有些成人也不知道“羊悬筋”不可以吃,吃了很容易发病。发病的症状是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丧失意识,非常吓人。所以,平时吃羊蹄时要特别注意,属羊的人尤其。古人记录羊悬筋不能吃,“属羊的更要注意”这句话,是我加的。我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甚至这么加上一句我觉得也很荒唐,但我看到或听到的情况,虽不多,但属羊的小孩子患这个病的真有好几例,从科学上说不过去,估计是巧合吧。只是现象观察和记录,自以为不足为凭。但“羊悬筋”吃了会患癫痫病,现代很多资料已经证明了这是事实。于是对古人的智慧和博爱情怀,真是由衷地佩服。如果大家都有一些食用的常识,一生可以少生多少病啊。我们总说“治未病”,但怎么治未病呢?这就是治未病吧。不要把可能引发疾病的东西送入腹中,关注饮食,这是中医、道医以及中医药的最大优势,不去读不知道,看了就会觉得自己很无知。很多病,原来是可以避免的。读得越多,越是发现,现在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并不是新发的,原来古代早有记录。

诸湿食不见形影者,食之成疰(zhu4,注),腹胀。

杨子注:说实话,这句话很难翻译。“诸湿食”(有些古籍中写“温食”)指的是什么食物,直到发稿前,我也不太确信自己明白了“湿食”是什么。临时先从字面上翻译吧。等以后见到了透彻的文献再分享。

所有湿的食物,面对它照看,不见人的形影者,不能吃,吃了会得疰病,腹胀。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参考一下孙真人的记录是:

“湿食及酒浆,临上看之,不见人物影者,勿食之,成卒疰(zhu4,注)。若已食腹胀者,急以药下之。”(孙思邈《千金药方》)

这样说意思似乎是好懂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能还是我读书少的原因吧。总觉得哪里有问题,湿食、酒浆,从上面看,看不见物或物品的影子,说明浑浊,吃了得会得突发性疰病,就是注病,一种传染病。如果已经吃下去了,感觉到腹胀,就赶紧用泄药。

“湿食”具体指什么不确信,估计是稀的食物?酒浆是知道的,但酒浆浑浊了怎么就不能饮用呢?古人酿酒都是浑浊的,没办法,当时的工艺决定的。但古人还都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呢,怎么就会得病了呢?咱们来理一理这个逻辑:

先看这个“注病”的概念,什么是“注病”呢?

“疰,古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注病。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指一些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的疾病。”(《中医大辞典》)

大意:简单说,注病,就是指慢性传染病。

“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东汉·刘熙《释名·释疾病》)

大意:有灌注和久住之意,一种气,灌注到人体内,还住在人体内不走了,病人被这个病缠死了,另一个人又会得这个病。

《范汪方》曰:'凡九十种寒尸注,此病随月盛衰,人有三百六十余脉,走入皮中,或左或右,如人所刺至于死,死尸相注,或至灭门。”(《太平御览·疾病六》)

大意:症状同上,但可怕的是“或至灭门”,一人得病,全家死光光。太可怕了。

道士葛洪,道教中的葛仙翁。自近几百年来的道文化衰落,加上近百年来中医倍受排挤和冷落,因为他是道、医两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并不广泛为世人所知。近些年,由于屠呦呦得了医学诺贝尔奖,在发言中说,她是从《道藏》中一位道士葛洪的书中受到文献启发才发明了青蒿素,所以,世人一下子觉得道医原来不是“封建迷信”,(但了解《道藏》的人依然是极其少数。)各地关于葛洪的文化也开萌动起来,但远远称不上起步。

我去年专门去过一趟福建霞浦,拜谒葛洪山,刘常务及当地的其他领导跟我介绍了很多关于葛洪的传奇故事,很是有趣。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在葛洪山走啊走,特别有意思,竟然找到了当年葛洪炼丹的地方,现在是一片空地,周边是茶园。比较安静,空气非常好,满山的绿色真是养眼。从零散的摊位和农家乐式的露天圆桌情况看,可能有人先知先觉的意识到那边将会有文化开发,开始提前布局。

我们看看葛洪关于这个病的记录:

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恍恍、默默,不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葛洪《肘后备急方》)

现代医学上,有一个词叫“尸注结核病”,来源于此。这个病千变万化的,有36种到99种,大概症状是使人寒热、淋沥、神情恍惚、或沉默寡言,外人不知患者有多痛苦,累年积月,慢慢的就让人变得痴呆迟钝,以至于死,死了以后又传给身边的人,乃至灭门。于是叫“鬼注”,非常形象。

“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人有先无他病,忽被鬼排击,当时或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瘥之後,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受于死。死后注易旁人,故谓之鬼注。”(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鬼注候》)

大意:古人把解释不了的事,都称为见鬼。好好的人,突然得了这种病,象是被鬼排击到了一样,突然心胶痛,或闷绝倒地,象中风一样,又呼吸不上来。人要是死了,这个病就注到旁人身上,所以叫“鬼注”。这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字,“鬼注”,中国人一听就明白。鬼灌注到人身上的病,好的了才怪呢,说明这个病在古代非常难治,以至于“灭门”。推理一下,这个病就是在人死的时候最具传染力,所以才叫“鬼注”,如果平时就具备传染性,可能不会是“一人死,一人复得”的情况,而是大家一起得,一起死。一个一个地干掉整个家庭,才是这个病最残酷的地方。我们看书时有遇到,一家人相继死去,多少还不理解,心里嘀咕:上天怎么这么不公道?厄运怎么总是降临到这一家人?渐渐的明白,那可能就是注病在延续。因为病菌可能更容易就近找到它熟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所以逝者的亲人较容易成为它们的下一个宿主。

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人刚死时的,陌生人是不能靠近的。好像是有这种感觉,人死了,身上的病也不想传给最亲的人,于是传给外人。所以一般死了人,都是至亲在旁料理,关系远的人,或体质虚弱的人,尽量要远离。

《红楼梦》中,秦可卿死了,因为她是贾宝玉的性启蒙者,天然的情感埋在贾宝玉心底深处,所以他听到秦可卿的死讯的反应是:

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

于是一定要过去,贾母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从人役,拥护前来。(曹雪芹 《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母到底是上了年纪,见过世面的,经验告诉她,“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 所以,习惯上,有人死了,外人都感觉莫名的害怕,就算他是无神论者,有信仰有原则,不信鬼神,但遇到丧事,也多少有些忌讳的。刚咽气的人,一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紧穿衣服,不然身体硬了,不好穿。但都是最亲的人给穿,这并不是完全因为了隐私或尊严,而是因为这种传统观念,认为刚死的人,身上的各种病毒本能地知道“此地不可久留”,它们本能要寻找新的宿主,于是聪明的生物群种开始往外散,最容易冲到生人身上,产生各种不适,北方人称为 “鬼上身”或“撞鬼”。这个现象倒是常见,我估计是心理脆弱或精神压力,或是身子本身就弱的人,受到刺激一下子急火攻心造成的。毕竟,说生死是简单的事,但真正的面对死亡时,那种最直接的刺激才是让人受不了。

在北方,人一断气,立即会在脸上给盖上一张纸,叫“蒙面纸”,我小时候的理解,可能人死了表情可怕,为了死者的尊严或照顾亲属的情绪,也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逝者面部,所以用黄表纸盖起来。

曾听当地的老人讲,为什么要用纸盖脸而不用布盖脸,理论上讲布更柔软,老人家说:“黄表纸薄,如果死去的人万一复活,一呼吸,纸会动,家人就容易发现。还有就是,纸不透气,体内的病毒穿不过,布是透气的,病菌很容易从死者的七窍中弥散到空气中。

后来和一位教授聊起这种习俗,教授说的似乎更科学,他讲南方风俗是在死者脸上盖上“鸡蛋饼”,熟的。从防疫的角度讲,我觉得这种方法更科学,人体内的病菌格外聪明,当它们意识到这个宿体不能再停留时,就会本能地从死者的七窍出逃,但如果脸上盖个香喷喷的“鸡蛋饼”,就以为遇到了新的好地方,就此停留下来,不再寻找新的寄生地了,从而保护了生者。而且,鸡蛋饼是金黄色的,给人“黄金面罩”的体面感。实在是好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者掩面”的习俗来源,传说很多。

历史记载较早的死后覆面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因他是被越王勾践灭国的,身上背着丧国的奇耻大辱,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嘱咐手下:我死了之后,请用白布盖住我的脸,因为我到了阴曹地府无颜面对伍子胥。

到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后,慢慢地就变成了人死后用黄草纸盖脸。

明崇祯皇帝在死前也嘱咐身边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有生之年,对不起的人很多,把脸盖起来,免得阴司里见了尴尬,也是人之常情。

推理来演绎去的,拉拉杂杂这一大通,似乎有点明白注病是怎么回事了。但“湿食”到底是什么呢?还是不确信。至少知道,浑浊的酒浆与“湿食”一样,不能吃,因为可以导致注病。

......

(0)

相关推荐

  • 秫米是什么米

    对于秫米的解释,有两种税法,一是指黄黏米,今人多依张介宾.李时珍及日人丹波元简之说,谓秫米即"糯小米"."黏粟"."糯粟"."黄糯 ...

  • 脖子上长小肉瘤的原因--《食诫篇》(7)

    本段是本章的最后一篇,原预告是9部分,上传过程中,我合并了一些段落.最后一段内容并不长: 多酒食肉,名曰痴脂,忧狂无恒:食良药,五谷充悦者,名曰中士,忧虑疾苦:食气,保精存神,名曰上士,与天同年. 杨 ...

  • 三分方,七分药;七分药里四分孝《食诫篇》(6)

    今天接着介绍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第二章<食诫篇>的第6部分. 暴疾后不用饮酒,膈上变热. 杨子注:"暴疾后不用饮酒",这第一句就感觉不太通顺,<道 ...

  • 先驱寒,再升温---《食诫篇》(4)

    今天接着介绍<养性延命录>的第二章<食诫篇>第四部分. 饱食走马成心痴.饮水勿忽咽之,成气病及水癖.人食酪,勿食醋,变为血痰及尿血.食热食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颜色,面如虫行.食 ...

  • 醉酒与养生--《食诫篇》(3)

    今天接着介绍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第二章的第三部分. 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藏,益血气,辟诸病.食酸咸甜苦,即不得过分食.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 ...

  • 百病皆从口入--《食诫篇》(2)

    今天接着介绍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的第二章<食诫篇>的第二部分. "病从口入"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非常有深刻体会的.我曾因为吃牛油火锅 ...

  • 饱食即卧生百病--食诫篇第二(1)

    今天起介绍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的第二章<食诫篇>.全章,原文+译注+闲语唠叨,共有两万多字,为了大家读起来不那么累,决定分段上传,每篇大体取个名字,未必妥当,但只是为了区分不 ...

  • 《养性延命录》食诫篇第二

    [简介及序]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一.<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三十三.二.<道藏精华录>本,收入该书第二集. ...

  • 养性延命录·食诫篇

    无为法是大道修炼之巅峰,是上古时代一切真人证悟之道枢.秦汉以降发展起来的丹道,则是有为法的巅峰:大道家园传承的道家大成净土法,则是有为法里面最具普度精神的典范.有为是无为的基础,而无为法又是一切有为法 ...

  • 主要食材传入中国时间一览。注:部分食材原...

    主要食材传入中国时间一览.注:部分食材原产地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