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老街记忆│老街文化篇(探寻祖辈艰辛历史——万寿宫文化背后的“江西填湖广”)(四十九)

最具南昌味道民俗公号  带您走进民俗大街小巷

民俗民风民俗非遗民俗传承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以铁柱万寿宫、南昌总商会旧址、广润门城楼、清真寺、罗英故居等118栋晚清赣派民居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群、老街老巷为物质载体,融合现代商业理念重现千年商街繁华。是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已开街,街区的过去已被岁月抹去,有的留在记忆中,有的已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作为街区的首席文化顾问,有必要对街区的文化现象进行梳理,以便更好的帮助广大客人到此一游。

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拥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的豫章大地,从不缺少荡气回肠的故事。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又一次移民潮。在明朝时期,长江流域的东西人口迁移十分频繁,“江西填湖广”,正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移民运动之一。

当年从赣鄱家乡出发的先民们,告别故土迁入两湖,改变了当地方言、饮食习惯,也直接促进了万寿宫文化在全国的推广,影响极为深远。如今,让我们追问乡愁,向历史深处探寻祖辈们在那些动荡年代里的苦尽甘来,重温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诗。

江西向湖南、湖北地区移民始于唐代,结束于清朝中期,其中以元末明初的迁移最为壮观。《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二十六年、弘治四年、万历六年,江西人口数分别为898.2万人次、654.9万人次、585.9万人次,而同期湖广的人口数分别为470.2万人次、378.1万人次、439.8万人次。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当时两地的人口数量差异,也为江西人口迁入湖广地区奠定了基础。

据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梅联华介绍,江西移民潮从元末明初的“填湖广”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贯穿整个明清时期。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原则,强制将人口从人多地少的江西迁往地旷人稀的湖南、湖北地区。

明代移民主要集中于洪武、永乐年间。据数据统计,明代迁入湖广的江西人口占历代江西迁入湖广人口的63%以上,主要为江西北部和中部的居民,特别以赣江中下游和鄱阳湖东部平原地区迁出的居民最多,占总移民数的78.7%。湖南、湖北和云、贵、川地区是江西移民聚集的重点地域,那里至今仍有众多江西移民后裔。

明末清初,四川德阳地区战事频繁,康熙十六年战争结束后,这些地方人口殆尽,一片荒芜,于是,清廷迫使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迁居,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至今,江西街、江西桥等在巴蜀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有史学专家推论:“湖广填四川,很大程度上是江西填四川”。

移民史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称“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 瓦屑坝位于鄱阳县城西十公里的莲湖乡,这里曾是古代鄱阳湖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也是明朝初年,江西向湖北、安徽方向移民的最后集中地点。

日久年深,与故乡失去联系的移民渐渐忘记了祖籍的具体地点,便将瓦屑坝作为记忆中的故乡代代相传。据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曹树基考证,在明朝,南方的两个主要移民点均在江西境内,除了俚语中提到的鄱阳瓦屑坝,还有一个是南昌城里的瓦子角。

梅联华介绍,南昌瓦子角和筷子巷是方志和家谱中所见最多的移民集散地之一,二者相距不到500米。民间相传,乡下移民从瓦屑坝集中出发,城里移民则从瓦子角和筷子巷出发,因为瓦子角、筷子巷靠近万寿宫,是当年南昌城的繁荣之处。

明代江西移民“填”湖广

“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给长江流域带来了深刻影响,并涉及经济、社会、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明代中后期湖广地区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

大批移民的到来,为湖广地区增加了开垦人口和劳动力,进一步促进了湖广农业。发展至明朝天顺年间,民间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除了进行农业开垦,江西移民中还有不少从商者。浙江文人张翰曾云:(江西人)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

这些江西商人迁入湖广后,通过鄂赣边界的水陆通道,主要从事盐、米、木材、药材、棉布、苎麻、瓷器和当铺等交易与经营。兴盛的商贸活动,不仅为江西移民积累了财富,同时,还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来往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江右商帮”的兴起。“江右商帮”称雄于明清,与晋商、徽商并称我国明清时期的三大商帮。明清时期的湖广地区,甚至还有“无赣商不成市”的说法。

梅联华介绍,江西人到湖北做生意,犹如“跨门过庭”,著名作家沈从文也说:“(江西人)一把包袱一把伞,走去湖南当老板。”江西商人以“小买卖而至大开张”的开拓精神,为湖南、湖北带去了商业意识,促进了当地市场的形成。在20世纪40年代,长沙人口不过几十万,赣人却在这里为自己的子弟创办了豫章、庐陵、昭武等五所私立小学,而在临近湘江的“坡子街”,即当时长沙最有名的金融街上,不少钱庄和批发商行的老板都是赣人。

长沙有句谚语:万寿宫的铜罐——里打外敲,侧面反映了江西商人遇事格外精明的性格。在汉口,人称六大行业的盐、米、木材、药材、布和当铺,都有赣人经营。尤其是汉口的药材业,几乎被江西商人垄断。此外,在湖北的洪江、郧阳、钟祥、天门也聚居着大量的江西商人。

而在湖南凤凰古城,当地有民谚称,凤凰有“两多”:苗民的顶子多(因为打太平军而得到的军功)、西商的银子多(西商即江西商人)。江西商人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两湖,其次为云、贵、川。明代万历时期大学者王士性经过调查后说:“滇云地旷人稀,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

“江右商帮”天下闻名

移民文化影响深远

艰辛的移民历程使移民们的宗族观念更加深入,这让他们将不同地域文化带入湖广的同时,更加深化了儒家传统宗法血缘文化,以致湖广地区的宗族思想、家族伦理等儒家思想格外被当地人所尊重和推崇。

许多移民世代不忘祖籍,四川省三台县狮王乡的谌氏家族是“江西——湖广型移民”的典型。谌氏家族祖居江西南昌,是一个龙灯世家。在“江西填湖广”的高潮时期,谌氏家族迁至湖南安化,清朝初期,又从湖南来到四川。

谌氏子孙会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按老家习俗组龙灯会,挨户拜年,热闹非凡。清道光年间,谌氏子孙出资建造了龙王庙,在各支系谌氏子孙家中的神龛上,仍写有“南昌遗范”等字样,历经数百年,谌氏子孙仍然不忘祖籍源流。

大量江西移民的迁入,对湖广、四川的地名、风俗等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如今的四川和重庆,很多街巷、村镇都是以“江西”及其相关寓意命名。比如,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有一个江西街乡,该乡的得名,与明、清两朝江西籍人士迁居于此密切相关。此外,湖南、四川、江西人都爱吃辣椒,有专家推测,这不仅与气候有关,还可能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有关。

备受四川人喜爱的豆豉是江西历史悠久的土特产,由江西泰和移民带入四川。江西泰和移民邱氏在潼川城南门外开设的豆豉点已历经300余年风雨,仍长盛不衰。另外,桃酥也是四川人非常喜欢的风味食品,在成都的甜品桃酥中,以“江西宫廷桃酥”最有特色,最受当地人喜爱。

“亩金有沃土,山中岂乐乡。所幸宜五种,食不止稻粱。”江西移民的大量迁入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方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所影响。以“解手”一词为例,民间传说,在明朝初期的江西强制移民过程中,官方会将两个人的手反绑在一起,遇内急时才将移民的手解开,因此,多地方言中,都有将上厕所称为“解手”的说法。

万寿宫彰显江西移民文化

迁徙各地的江西移民,只要具备条件,都会不约而同做一件事——建造万寿宫。万寿宫是江西移民的标志。“亲不亲,故乡人”,万寿宫成为了凝聚江西移民和商人的纽带,万寿宫文化也成为了江西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旗帜。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曾有1000余座万寿宫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江西移民建立的万寿宫。江西移民和商人建造的万寿宫,除了祭祀许真君外,还是全省同乡互帮互助、共图生存发展的会馆。

会馆文化是万寿宫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会馆担负着相同的使命与责任。一座座矗立的万寿宫,反映了江西移民和商人在当地的实力,其背后讲述着江西移民和商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抱团闯荡的精彩故事。梅联华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万寿宫见证了江西移民和商人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艰难历程。”

“将万寿宫带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是持续五百余年的江西移民大潮以及在其中涌现出来的江右商帮。在这期间,江西移民和商帮又赋予了万寿宫全新的内涵和价值。

”梅联华介绍,明朝以来,京都及各省省会几乎都建有万寿宫,其附属或另建的江西会馆更是星罗棋布。在湘西的凤凰古城,声名远播的江西会馆万寿宫和陪衬建筑遐昌阁已成为当地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有一条江西街,清朝康熙年间,江西籍盐商在此地捐资修建万寿宫,于是以其祖籍地命名所在街道。

明清时期,万寿宫由江西走向全国甚至海外,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成为江西著名的文化符号。万寿宫也成为外迁赣人心系乡梓的精神寄托,联谊乡情、携手发展的认同平台。江西人的亲情、乡情藉由万寿宫得以纽结强化,江西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气节精神通过万寿宫而得到凝练和升华,由此形成的万寿宫文化,更成为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江西文化表征。

来源:南昌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