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说的5句话,可能毁掉孩子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作文,大多需要父母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父母不可能都是作家,或者老师,在引导和教育孩子时,往往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出自好意,却对孩子的写作起到了负面的作用,以下5句话,请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写作文时说。
01 “你的作文写得太烂了,根本不是这块料。”
孩子的心灵是开放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无上的权威,如果父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针对孩子,孩子就会以为自己确实不行,极易产生消极自我的心理暗示。作文写作学习是一项综合的学习内容,不仅考查孩子的语文基础,字词积累和运用情况, 还要考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孩子对生活的观察、收集、感悟能力,这些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凭一时口快,对孩子的作文一棍子打死,让孩子以为自己真的不适合写作文,从而对写作这件事产生抵触心理,不想再去努力学习,认真写作了。
02 “你看人家也是三年级,写出的作文怎么这样好,你什么时候能写成这样?”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常习惯性地用隔壁家的孩子来作“激励”,其实只会让自己的孩子活在别人的阴影中,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虽然主要只涉及记叙文,但对孩子来说,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四大类作文,还是足够丰富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一样,在写作中能使用的材料和运用的能力也千差万别,有的孩子领悟力强,而有的孩子启动慢,但随着年龄增加,只要学习态度认真,能够持续努力阅读、练习写作,小学5、6年级作文能力才有明显提升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家长需要做的是:了解作文学习规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03 “这句话怎么能这么写?你应该说:......”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作文本前思路枯竭,或者写了半天文不对题,就会直接讲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写作。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孩子的写作思维训练是不可取的。在写作前的构思环节,需要孩子自己审题,立意,然后选材,排列结构,确定详略,再展开写作,这一系列思考步骤,孩子可能需要慢慢熟练,一开始耗时会很长,家长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去做引导。
有位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本身是一位语文老师,她在孩子写《找春天》时,没有直接介入写作本身,而是带孩子去户外观察、体会,回到家又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朗诵,让孩子充分打开思路,为写作进行足够的铺垫。
04 “你再不认真检查,我罚你重写一遍!”
有的孩子害怕写作文,视作文是一项最难的作业,写作时本身就非常没有安全感,更别说享受写作中的思考和表达的乐趣。但家长只要一检查孩子完成的作文,便抓住其中的错别字、病句进行严厉的批评。当然,孩子犯错是应该教育的,但父母应把握分寸,注意言行,让孩子在平和、冷静的环境中,接受父母的教育。
其实对于作文来说,有的孩子难在不知如何结构,有的孩子难在不知如何开头,有的孩子难在不知如何围绕主题写清楚一件事,而有的孩子可能容易写错别字......写作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父母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先解决大问题,再解决小问题,不要在一篇作文中抓大放小,或一下子提出很多问题,着急了,甚至直接撕掉重写,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思路紊乱,根本没有了解自己写的东西哪里有问题,怎么去修改?就是再重写一篇也不会有任何收获或进步。
05 “你这样写不对,白云怎么能像河流呢?”
有的孩子本来很喜欢写作,但他们的童心观察到的世界,与成年人的经验和认知是不同的,就像《小王子》里面的那张画,成年人以为是“帽子”,但孩子画的却是一条“吃了大象的蛇”。
很多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阅读和写作,但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审查孩子的习作,但却没有学会以尊重和平等的视角去欣赏孩子的作品。这样的做法,就会让孩子的作文得不到公平的看待。我们鼓励写作中的新颖和独特性,就要从一开始发现孩子笔下文字的真诚、新奇和有趣,并给予及时的肯定,让他获得成就感,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敢于想象,写出自己想写的文字。
更多写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