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6岁老人参加高考想到的:请别让自己死于25岁

问大家一个问题:等你到了70多岁,你觉得你的状态会是怎样的?

也许,我们很多人能想到的是,到了这个年纪,我们应该是在安享晚年,平日里养养花,溜溜鸟,没事去公园转几圈,或是无聊时找几个谈得来的老伙计下盘棋,打个扑克啥的。还有,隔代亲的乐趣也应该有,带带孙子孙女也应该是件很有乐趣的事。

当然,到了这个年龄,可能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运动,比如慢走、广场舞啥的,保持健康嘛,毕竟没病没灾的日子谁都想拥有。

这些可能是很多现实中老年人的日常状态,也许,你我也是这样期盼的。

可是,你考虑过70多岁再参加一次高考吗?

别惊讶,这事还真的有。据新闻显示,新疆乌苏市有位76岁的老人金祖祥,就参加了2020年的高考。他表示,年轻时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一些原因没办法参加高考,多年以后的今天,在亲人的支持下,老人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捧起书本,坚持完成了高考。

老人目的很简单,是为了给孙子做楷模,鼓励他努力学习。此外,老人还有个远大理想,想考上大学学医,等学成后为别人无偿看病。

金祖祥老人的心态和勇气让我们汗颜,毕竟,即便是我们正处在更有利的年龄,参加这样的高难度考试也是一种很难做出的决定。

我忽然想起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死于25岁,葬于75岁。

这里所说的“死”,不是说真的死去,而是指有些人活到25岁后,便失去努力的激情和奋斗的欲望,整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如同行走着的“死人”一样,直到75岁后自然衰老才算真的死去(当然,当今的科学和医学水平早就使人类的衰老延长了)。

这是不是特别扎心?因为,现实中很多人在25岁才刚开始慢慢适应社会,人生大幕才刚拉开,正幻想着通过用努力去改变世界。

可是,为什么富兰克林说有些人25岁就死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不少。但不同的人如何利用时间则是千差万别。

君不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早的便将自己固化在一个静止的生活模式中,每天适应了按时上班下班,看起来也好像很忙碌,但实际上却活得毫无意识,一年的时间只是被过成了1天的365次重复。

是时候和这死水般的生活模式说不了。人活一世,为什么不去拼搏一下,找回最初的自己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嘈杂的社会里,努力让自己内心静下来,找回原本有的那份初心。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一旦重新找回了目标,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每抓住一天,我们便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当你的心态处于积极状态时,你就会爆发出让自己惊讶的力量。

即使每一次前进的幅度很小,也请别失落,因为你毕竟是在往前走,一切都是值得的。

请别让自己死于25岁,我知道,那不是你要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