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那年小满学插秧 ‖ 罗学娅

小农历四月初十满节气
那年小满学插秧
罗学娅

40多年前的一个5月中旬,我下乡到了川东南缘一个偏远小山村。第一次出工,就听队长说:立夏小满正栽秧,这个节气,天晴收大麦,落雨栽秧子,一天都不能耽搁。

收了两天大麦,果然下雨了,晚上还响了几声大雷。第二天早早的,队长就敲钟喊出工了:女同志到方家冲田栽秧子。

小雨一直下着,我戴起下乡时带来的草帽,急匆匆出门,深怕落后。队长的女儿英英叫住了我,给我披上一块稍作裁剪的白色塑料布,说这个比蓑衣轻便。到了方家冲田,早已有十来个披蓑戴笠的大娘大婶站在田埂上了,正嘻嘻哈哈地等着大叔们送秧子来呢。

英英趁机问我:栽过秧子吗?

我如实回答:没有。

她鼓励我:没关系,一看就会,很简单。

说话间,队长和几个大叔挑着秧苗来了,只见他们迅速将谷草扎好的秧把子一把一把均匀地抛向平整好了的水田里,一条条穿过细雨的抛物线,瞬间把我带进了“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móu)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的《插秧歌》画面。

“栽秧子喽”,队长很有仪式感的一声大吼,打断了我的遐想,急忙和早就把裤脚卷得老高的大娘大婶们一起,轻轻跳下水田,一字排开,就像事先排练过的一样。我下意识地紧挨着英英,学着她的样子,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插秧。

“左手握,右手分”,按照英英的提示,我左手捡起一个秧把子解开,拇指顺势拨松3—4棵秧苗,右手迅速接过,拇指握住秧苗,掌心护着苗根,食指和中指夹住秧苗根部,垂直插进稀泥,窝距大约两拳。一人一般插5—6窝,我刚学,插的4窝。

第一排,4窝,刚一后退,就浮起来2窝。“浅了”,英英叫我赶快补插。

我用力一插,又比其它的秧子矮了一截。“深了”,英英叫我把握插入三分之一的尺度。

还好,我的左右手配合还比较协调,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虽然株数和行间距都还不很均匀,插得也有些歪歪扭扭,但英英却说:对的,就这样一排一排地插,插完一排退一步,不要乱退,以免伤着秧苗和踩烂田泥。

交代完,她就埋头追赶已经退行很远的大娘大婶们去了。这时,我才抬头看了一下大局面:10多个大娘大婶,个个都铆足了干劲,你追我赶,几乎保持在一条线上,刚才明镜似的一块大水田,已经有一小半穿上了绿衣裳。刚入土的秧苗,横看成排竖成行,只有我栽的这4行,有点不顺眼。

我不敢耽搁,弯下腰,弓着背,鼓足劲,继续插秧、后退。

不一会儿,大娘大婶们陆续上田坎了,英英远远地在我身后倒插过来接我。

田坎上亮起一个大嗓门儿:“关猪儿喽”,接着就是一阵大笑。

原来,英英接上我了,我被关在了水田中央。英英随手把我插歪了的秧子纠正了几窝,然后叫上我,小心翼翼上了田坎。

她故意在大伙儿面表扬我:第一次栽秧子,就能栽成这样,能干。

大伙儿也七嘴八舌地跟着夸我能干。

我知道大家是在鼓励我,但看见一大块水田,这么快就在我们的指尖下换上了绿装,一份丰收的期待和栽种的喜悦油然而生,让我铭记住了那个学会了插秧的小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

  • 【广东】廖钰荧《​难忘的研学》指导老师:林燕玲

    难忘的研学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廖钰荧 今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惠州古石龙研学的日子.一大早,我们就坐大巴出发了!天气非常给力,微风拂面,万里无云. 在车上,我满怀期待:这次有什么好玩的?我都会玩吗? ...

  • 【广东】卢瑞雯《春耕》指导老师:林燕玲

    春耕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卢瑞雯 春天来了,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我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体验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香皂.第一次捉泥鳅.第一次滚铁环.第一次插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春耕--插 ...

  • 【广东】熊芷欣《春游趣事》指导老师:左玲

    春游趣事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熊芷欣 人间四月,芳菲未尽,风轻云淡.今天我们跟着老师坐上巴士前往春游的目的地 ---惠州古石龙农场. 到了目的地,我们先认识了生态园206班的同学们,还相互交换了信 ...

  • 【散文】难忘那年霜降 ‖ 罗学娅

    难忘那年霜降 罗学娅 霜降,在我的知青岁月里,总是冷嗖嗖.湿漉漉的.可1977年的那个霜降,却犹如春雷一声炸响,改变了我和很多知青战友一生的命运,令我终身难忘. 那一天,我照样一大早就打着赤脚和大伙儿 ...

  • 【母亲节特辑】家风就是母亲 ‖ 罗学娅

    家风就是母亲 罗学娅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杂质.母亲用甘甜的乳汁把呱呱坠地的婴儿喂养成人,用辛勤的劳作教会孩子如何生活,用宽阔的胸怀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母亲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任老师,是 ...

  • 【五一特辑】一个难忘的劳动节(外一章)‖ 罗学娅

    一个难忘的劳动节 罗学娅 在我生长的煤矿,每年都要过非常热闹喜庆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节日活动内容有坝坝电影.慰问演出.工人运动会等等,无不令人兴奋难忘.但最难忘的,还是那个在解放 ...

  • 红船赞(外三首)‖ 罗学娅

    红船赞(外三首) 罗学娅 红船赞 红船起锚出山关 百舸争流战宇寰 拯救沧桑强国土 追赶日月壮江山 疾风猎猎扬旗帜 恶浪滔滔扫巨顽 亿万军民追梦想 百年壮举勇登攀 抗美援朝 初升红日遇狼烟 东亚风云卷恶 ...

  • 【散文】试验田长出来的袁隆平印象 ‖ 罗学娅

    试验田长出来的袁隆平印象 罗学娅 袁隆平留在我脑子里的印象,是在试验田里长出来的.那是1977年春,公社团委书记和农技员来找我们队长,说要一块水田,试种杂交水稻. 当时,我们公社还非常闭塞落后,连有线 ...

  • 【方志四川•散文】罗学娅 ‖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罗学娅 每年4月5日前后,清明节都会洒着细雨如期而至.它总是让我平静的心田泛起阵阵涟漪,一层一层地剥开封尘的记忆.这些记忆里,有寄托血缘亲情的哀思,有沉淀历史震撼的怀念, ...

  • 【散文】芒种忙薅秧 ‖ 罗学娅

    芒种忙薅秧 罗学娅 "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这句农事谚语,很小我就会诵读,但并不知其意.下乡后,才发现生产队的男男女女,大多会念这些谚语,而且很多还是我没有听过的. 我是5月中 ...

  • 【父亲节特辑】爸爸是船 ‖ 罗学娅

    爸爸是船 罗学娅 爸爸是船,载满我欢乐的童年.我生在川东南缘的一个煤矿,和许多50后.60后的小朋友一样,在爸爸背上骑过马马,肩上举过高高.但又和许多小朋友不一样,因为我爸爸有架当时很稀罕的手风琴,琴 ...

  • 【望安山文学】罗学娅||当惊蛰有了雷峰(散文)

    当惊蛰有了雷峰 作者:罗学娅     主编:非   鱼 我生长在煤矿,小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惊蛰.直到上小学二年级,学了"节气歌",才知道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