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瑜伽的好处,虽是老生常谈,却还是不得不谈

(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了工作和生活,您是否坚持过长期做一件事情,比如写日记、跑步、写字、画画或其他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坚持,还挺难的,在外人看来,也许有点“变态”,但我们自己心知肚明,这是一种享受。我练习瑜伽,虽然只有四年多,但很享受,我努力持续练下去。

Tomas Zorzo十四岁时,第一次跟自己的哥哥学习瑜伽。他曾阅读André van Lysebeth的著作《生命能控制呼吸法》,看到书中有一张Pattabhi Jois的照片,从此在心中埋下了渴望见Pattabhi Jois一面的种子。他后来去了Mysore,途中却在Mumbai染上痢疾。Pattabhi Jois治愈了他的病,并收他为弟子。Tomas在《传承》中讲述了年复一年练习瑜伽的好处。

“首先,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我们必须保持强壮、健康,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且当我们开始练习之后,自然会改变生活习惯,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在心理层面上,你的意志力会增强,这也是面对生活很重要的要素。每天练习还可以锻炼意志力。当你可以在体位法里放松的时候,你也会学习在生活中放松。因此体位法可以带给我们力量和放松,并训练我们的反思能力。如果你的心智清明,你会发现练习也会影响你的饮食。总之,练习就像镜子一样,让你看清很多事情。当你的生活一团混乱时,你的练习依然坚定:它会带给你平衡。

你必须多费点心思。我记得Pattabhi Jois曾经说过:'有些人永远学不乖,一直重复同样的错误。’我们很容易陷入机械化的练习。”

山式

尽管我练习瑜伽两年多之后,肩颈问题依旧困扰着我,最夸张的是那年双十一,一到半夜我就会疼醒,根本无法入睡,后来还是靠着按摩师的拔血罐,才让肩膀的淤毒得到了疏通。我也会反思,怎么会这样?

渐渐地,我才懂,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总会在不知不觉中爬上肩膀。就算我每个周末都泡在瑜伽馆,但平时的压力呢,它们依旧是春风又有生。所以,对于肩膀的紧张,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毕竟压力时时有,天天有,而解压就需要做到日更。

我还会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幸好我开始练习了瑜伽,不然,也许早几年的双十一,我的肩颈问题就已经爆发了。日常的练习,其实是在把风险爆发的几率降得更低一些。当然,在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练习时,发现练习效果也许未能如我所愿,因为我对身体的觉知还不够,所以该锻炼的身体部位可能只练到了几成,并没有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应该与机械地练习瑜伽有关。

我理解机械地练习瑜伽就是专注于体式的外形,或者说只是追求做到体式,对于体式的要领和功效就不太在意了。但此做到并非彼做到,尤其是瑜伽这门实践科学,门道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眼镜蛇式,学员从外形看,不过是把上半身推离地面,倘若我们只是照葫芦画瓢,就可能出现腰疼等症状,而这个体式最重要的是打开胸腔,若只看外形则很难体会到。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苦口婆心说,不用在意上半身推起了多高,重要的是双腿要用力向后蹬,肩膀外旋,向下沉,肩胛骨内收,双臂贴向身体两侧,感受手肘尖向远处伸,吸气时,双手用力推地,上半身缓缓离地,感受胸腔上提,脊柱前侧被拉长。

尽管这些引导词,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但练习中如果我没有完整地过一遍这些要点,我身体上该启动的肌肉往往就不会工作,就算我做到了眼镜蛇的样子,但感受和功效会差很多。即便我按照这些细节给身体发出了指令,有时身体的感知也不强烈,我的理解是可能那部分身体的觉知还不够灵敏。

眼镜蛇式中,我基本能朝着打开胸腔的方向努力,但在轮式中,无论我大脑中如何重复肩胛骨内收,我的身体就是无感。只是换了个方向,从俯卧变成仰卧,同样的后弯要领就让我体会到了无所适从。

轮式推起后,我很难找到肩胛骨内收的感觉,手臂无论如何用力推地,都没有觉知。而且一旦头朝下,我总觉得就丧失了思考能力,或者说大脑就停止了运转,有点崩溃。不过,我会继续探索的,无论结果怎样,探索本就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点很吸引我。

当我们完全沉浸于身体层面的探索时,精神层面就会非常地放松。这是我在瑜伽课上最真切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有时肌肉有点累,但紧绷的神经竟然是完全释放的,很神奇。后来,在持续的练习中,我慢慢会质疑,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放松,真的能放松吗?

比如周末躺在床上一整天,不停地刷手机,看似是让身体休息了,但精神上真的放松了吗?或者说,家里躺的一天和出门郊游的一天相比,您觉得哪种会让自己晚上睡个好觉呢?

其实,放松这个话题真的有点大,在深入学习瑜伽之后,也让我感受到倘若我们找对了方向放松自己,很多问题和难题便会迎刃而解,像失眠、便秘、焦虑这些都不是事儿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