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对比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对比阅读》是一节时代烙印很明显的课,大概在2005年到2012年之间,想想自己曾经也上过很多次这样的课。
面对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一方面我们担心学生不能独立胜任,一方面我们担心学生的思考溢出了我们的边界。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有这么几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课型
这是一节对比阅读课。那么对比阅读课的基础应该是学生已经完成了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对于内容、基本的表达方式都已经是掌握的。可是,在课堂中,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回顾,本来简单进行就可以了,可是老师还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复述主要内容以及课文中的原句。
在对比不同点的时候,老师还出示了本该在学习新课之前就了解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来让学生读。我觉得即便是涉及到写作背景,也应该是学生回忆的方式说一说。
从看到对比阅读这个课题开始,我就在思考对比阅读到底对比什么呢?我的看法是一定得有一个中心的议题。不管你是从这两篇文章去对比当时的社会制度,还是从不同体裁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区别,都是得有一个中心议题。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来统揽整个课堂。
二、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就是能充分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和以往不一样。在这堂课中,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关键的问题,比如:
课前我们进行了对比阅读,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点呢?同学们,对比阅读,我们不但要从整体比较,还要从细节入手。再来读两篇课文,看看还有什么相同点吗?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发现了两篇课文的相同点,那么对比阅读不但可以发现相同点,还可以发现不同点。
这三个问题应该是这堂课上的三颗被串联起来的珠子,非常棒,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提是老师没有给出后面的限定。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是进行了小组交流,然后才汇报的。只不过听学生的汇报,就知道老师发给学生的导航单不是提供了可以从哪几方面去思考,而是提供了汇报的句式,而且是只请了一组。一组的同学把老师想要的答案都汇报得完完整整,这样的情形是极为不正常的。
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后,老师更是直接给出了相应的第一自然和最后一自然段。提出第三个问题之后,老师直接带着学生就开始完成导航单了。当然,在第三个问题老师可能有对课堂时间的考量。
课堂上的问题是封闭的,即便有意思的问题,也被老师后面的提示给封闭起来。那么,学生在这个封闭的围栏之中,能够显现出多少智慧来呢?这也就直接造成了第三个影响。
三、思维
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在低阶徘徊。课堂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词语是“命运悲惨”“寄于深切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无论哪一次回答必然是回到这三点上来。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在新课教学的时候,我们对内容关注得已经很充分,涵义有所涉及,那么在对比阅读中,我觉得应该是带着学生去探索形式。这样才能对思维有所提升,而不是只在记忆、理解这两个层级打转。学生思维的提升,才是我们进行对比阅读的重要目的。
当然,没有之前这些年的探索,也不会有后面的这些思考。听这堂课,总是让我想起跟随课改以来,自己对课改的理解总是在跟风走,谈不上自己的理解,更没有自己的思考。只看见表面的形式,从未认真去思考背后的学理。探索到今天,我们对课堂的认识,对课堂中学习活动的组织已经更加趋于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的理念真正地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