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孤城·第十五回
小说接龙连载
第十五回
月满孤城
作者:倾奇游侠
【上回回顾】 上回不花说到“ 杨恒拖着跛腿走过来,呵呵一笑: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
演播者:寻香艺文社 @倾奇游侠
何之舟胸前中了杨恒一枪,跌倒在地,若非枪尖已去,此时已是死了。故此之舟身上虽无大碍,这场比试却是输了。
杨恒绰枪收势,道一声:“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便笑着伸手去扶之舟。何之舟一张脸涨得通红,赶忙站起身来,向杨恒拱手抱拳道:“晚辈先前孟浪,还望前辈海涵。”杨恒哈哈一笑,道:“你若金榜题名,便是俺的上官,俺少不得要喊你一声大人,哪里还有甚前辈后辈。”之舟听他说的有趣,也不禁一笑。此时已有监考宣布杨胜何负,两人相互抱拳,下了擂台。
校场外一座小山的山顶上,有两人正看着之舟的表现。这小山从山顶至校场,足有里半,但之舟的一举一动却尽收二人眼底。这两人一个鹤发童颜,白衣飘飘,一派仙风道骨,却是先前化身白猿“老白”的那个白衣老者;一个相貌憨厚,粗衣短褐,看着像个庄稼汉,正是何之舟的父亲何文兴。
眼见儿子落败,老何不禁有些焦急,问道:“太师父,之舟不是已经百脉具通,气走诸穴了吗?怎地输了?”白衣老者乃是红叶禅师的师父,是何花的太师父,故此老何以太师父称之。
白衣老者笑道:“谁让你非要和儿子致气,说什么考取武状元之日便是相见之时?怎么,怕儿子夺不下状元,父子不得相见?”老何闻言,憨憨一笑,不知如何作答。白衣老者道:“小孩儿初识神功威力,一时忘乎所以,以为运功提气,便可一力降十会。百脉具通,气走诸穴,那不过是刚跨过本门神功的门槛,要到了气如流珠,无微不到的境界,才算有些意思,在这之前,想要单凭内力破敌,还差得远哩。”老何听他言语,以为他对之舟方才的表现不满,忙道:“之舟毕竟还小,心性难免……”老者打断他,笑道:“老夫又没怪他,你急甚么。虽说刚过门槛,但本门‘明月心法’是何等神功?单以内力而论,这孩子已是下面校场内第一人了。”
老何一愣:“可您方才还说之舟不能单凭内力破敌……”老者道:“凭他那种刚入门的明月心法,自然不行,可若配上‘清风诀’的招式……随随便便夺个把武状元,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老何又是一愣:“之舟哪里学过甚么清风诀?”老者呵呵大笑道:“老夫以幻术化为白猿之时早就教了给他,只是你们一直不知道罢了。”忽然神色一正,“不过这孩子心性的确太差,在山中时看着尚可,谁知甫一下山,便变了样子。他在山中除了习武,便是看书,可看的太杂,不知何时竟看了些下五门的杂书,下山之后竟胆大包天的用在了路遇的女子身上……”
老何闻言,大吃一惊,正要辩解,白衣老者道:“说来也巧,他路遇的这女子,却是我那红叶徒儿的弟子,说起来倒是小孩儿的师叔。老夫的徒孙是何等样人,岂能被区区下五门的手段迷惑?当下将他当成了下五门的淫贼,于是对他用了幻术,将他引至无人之所,本想就此结果了他,幸好小孩儿身负明月心法,当时虽未入门,但身中幻术之时,内力自动激发,意图护体,虽然微弱,却被我那徒孙辨认出来,这才饶他不死。这傻孩子此时此刻,只怕还以为幻梦之中,与我那徒孙成就了好事吧……”说罢冷笑连连,神色不善。
老何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连连叩首,口中一个劲的告饶道:“之舟绝无坏心,那孩子读书读傻了,绝无坏心啊,太师父,太师父……”白衣老者面色森然,冷冷道:“他若有半分歹意,老夫焉能让他活到现在?这孩子除了自幼与母亲分别,再也没受过甚么挫折,总以为天下之事,都能随心所欲,我徒孙是如此,上次那个姓姚的小女娃也是如此。刚才那使枪的胜了他一场,但愿能让他清醒几分,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罢了,这次武举办的匆忙,也无甚可看,不如归去!”说罢转身便走。老何急忙起身,恋恋不舍的向校场看了几眼,却再也看不到儿子的身影,这才快步跟上白衣老者,向南而去。
因此次武举只有一十七人参加,人数实在太少,只要不是表现太差,总能取中,故此三天之内,一切顺遂,并没有哪个勋贵将门在场外使力以此影响场内成绩。
而三天考试,十三个考项中,石锁、硬弓、搏击、步战、骑射、步射、骑枪、骑砍八项考的全是真实本领,半点做不得假。那黄发蛮子徒单五斤一骑绝尘,拿下八个第一,风头一时无两。何之舟虽是输了步战,却也因此收起几分轻浮,开始谨慎认真对待余下考试,最终步战落败,骑枪骑砍堪堪过关,其余四项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前八项。
至于后面的攻城、守御、结阵、旗号、扎营几项,自然不可能真的给考生分拨人马粮草,让他们相互攻杀,故此只是安排笔墨,让众人纸上谈兵一番。这几项却是难不住博览群书的何之舟,不但轻松过关,而且成绩优异。倒是前八项全都第一的徒单五斤,却在这次笔试中一败涂地,颗粒无收,若不是八项第一太过惊艳,凭这五张白卷足可以让他哪来的回哪去了。
其余勋贵和将门子弟也不比他强多少,几乎都是磕磕绊绊,勉强过了笔试。那勋贵将门安排在校场中的内线见状,赶忙通过各种渠道将消息透露了出去。各家一听,这还了得?兵书战策是将门子弟自幼便学的,尚且考成这般德行,等到殿试写甚么策论,还不得丢尽祖宗脸面?于是各家各施手段,或通过后宫嫔妃,或通过门下官员,甚至有家主亲自面君的,总之是一齐发力,劝说皇帝改弦更张,取消殿试,或者将殿试的策论改为其他考项。
当今大燕天子慕容晟乃是先帝庶长子,在先帝嫡子出生后便出京从军,弱冠之年爵封秦王之时已是大燕军中名将。当时大燕虽已立国百余年,国力甚是强盛,却只是十分天下有其八,并没有一统天下,西北有敌国,西南有诸夷,北方忙豁仑不时犯边,东南沿海一带则有世家豪强蠢蠢欲动。亏得慕容晟率军征战,北却忙豁仑,东南剿不臣,西南收服诸夷,西北破灭敌国,为大燕彻底扫清六合,一统八荒。当时的太子和胞弟齐王忌惮秦王功绩,矫诏招秦王回京,要暗害于他。不想此事被先帝第四子赵王慕容旻得知,暗中通知了秦王。于是秦王将计就计,在皇城外发动兵变,杀太子、齐王,灭二人满门,逼先帝禅位,终于身登大宝。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当初那个英武果决的大将军,早已变成了喜欢权衡利弊的君王。面对众人一再的劝说,慕容晟终于犹豫了起来。
直到当年的赵王,也就是如今的诚王为自己的内侄前来关说之时,慕容晟终于点了头。于是旨意传出,原定的崇政殿内作策论改为崇政殿内比武夺魁。
消息传出,礼部与翰林院登时炸了锅,枢密院和兵部倒是无可无不可,诸勋贵则以手加额,庆幸不已。十七名贡生中,除了何之舟心中不喜,其余十六人无不雀跃,那徒单五斤更是嗷嗷大叫以示欢喜。
待到殿试之日,十七名贡生黎明时分便由有司引入崇政殿,然后一一点名,查验正身,之后命众人各自选取趁手兵器。这次比武,与会试步战之时不同,所用皆是真刀实剑,虽说比武只分胜负,不决生死,可一旦万中有一,则死伤毋论。这是慕容晟不顾众人反对,乾纲独断的决定,算是对众人逼迫他改策论为比武的小小报复。
众人都选了称手的兵刃,多半是些寻常器械,偏只那徒单五斤选了一条五十四斤的精钢狼牙棒。
待问到何之舟时,何之舟却在发愣。原来自步战输给杨恒之后,何之舟便时常陷入沉思,心中所思所想,皆是学艺以来种种经历,自与母亲生离,到父亲带着自己在山中定居,其后父子两人便开始修习红叶禅师所赠秘笈。何文兴本身功底深厚,学起来可谓事半功倍,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连他自己也说不出自己为何会有如此深厚的底蕴,更加无法对儿子进行指点。而之舟因只能自修,不得指点,苦练数年,却始终难以寸进。直到某天,忽然出现了一只白猿,每日与之舟嬉戏打闹,常常折条竹枝对之舟或击刺,或抽打,力道虽小,之舟却无论如何也躲它不过。时日一长,激起少年好胜之心,于是之舟也折了根竹枝,或躲或挡,或回手还击。只是依然躲不开,挡不住,至于还击,更是连对方一根白毛也碰不着。何之舟却并不气馁,每日除了习武读书,便是与白猿打闹,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十年,内力依旧低微,却也并非毫无长进,而且身法日渐敏捷,虽仍碰不到白猿的身子,却已能击中白猿所持竹枝,面对白猿的攻势,十次之中倒也能躲得开七八次了。
只是从这以后,白猿虽然还是跟着何之舟一起生活,持竹枝打闹的时候却越来越少,何之舟能躲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直到几个月前,一人一猿的打闹终于结束。
自己为何忽然想起这些往事呢?何之舟不禁暗自奇怪,只是想着想着,便又想到了杨恒那快如闪电的一枪。想着那一枪的速度与威力,何之舟忽然出了一身冷汗,这冷汗却并不是惊吓所致,而是猛然惊觉,原来这看上去威猛迅捷的一枪,竟然远远比不上老白刺过来的竹枝!自己因为前几日忽然内力大增,一下达成了十余年的心愿,竟然忘乎所以,一味想以力胜,最终落败,可说是咎由自取。
想到此处,不禁长出一口气,尽吐这几日胸中的郁结。恰在此时,监考官员拍打了他一下,高声问道:“何之舟,你还要不要选取兵刃?难道是要空手对敌吗?”何之舟这才清醒过来,忙道:“要的,要的……”那官员道:“你要甚么兵刃?”之舟随口道:“只要一根竹枝便可。”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那官员登时涨红了面皮,怒道:“你这厮莫非在耍笑本官?”何之舟却不明所以,道:“在下并非戏言,只要二三尺长一根竹枝便可。”那官员大怒,便要发作,却听一人淡淡道:“给他便是。”大家转头望去,却是枢密使董敬飞缓步入殿。那官员见朝中大佬发话,自然发作不得,却也苦了一张脸,凑到董敬飞身前,解释道:“枢相,非是下官不给他,实在是……宫中并无此物……御花园中倒有竹林,下官身为外官,也去不得御花园啊。”董敬飞道:“这有何难,你找个负责洒扫的內侍,取一把小扫帚来,那扫帚杆儿却不是指半粗细一根竹竿儿?截取三尺一段,给他便是。”
既然朝中大佬发话,那官员只得应承,于是何之舟便得到了一根指半粗细,长约三尺的竹竿儿。何之舟心中高兴,想向董敬飞道谢,不想董敬飞却自行出了大殿,往朝房去了。何之舟哪里知道,董敬飞是特意前来看他,恰巧见他被人斥责,这才出来替他解围的,若说观看殿试,此时时间尚早,堂堂枢密使又怎会现在就进殿等候?
待众贡生兵刃发放已毕,又有礼官带领贡生们赞拜、行礼,一大套繁文缛节下来,天已大亮。
此时有资格观看殿试比武的文武重臣皆已入殿,随着宦官高呼一声:“圣人至!”群臣躬身施礼,齐称:“臣等恭迎圣驾。”众贡生则在礼官的指导下双膝跪地,口称:“学生参见陛下!”
大燕天子慕容晟阔步入殿,端坐龙椅之上,右手轻抬,命免礼平身。群臣谢恩毕,各归本位,众贡生起身,各自收好兵刃,站立一旁。天子身旁禁卫或紧握金瓜斧钺,或手按刀柄,一个个恶狠狠的盯着这些手持兵刃的贡生。
慕容晟是马上天子,自然不在乎区区十几个手持兵刃的贡生,面带微笑的打量了众人一番,看到何之舟时却忽然一愣,但也只是片刻失神,便神色如常,对众人道:“时候不早了,这便开始吧。”
众人无不一愣,为国取贤,怎能如此草率?便是去青楼找姑娘,还要喝喝酒,听听曲,甚至免不了诗词唱和,你侬我侬一番,堂堂殿试,岂能如下等土窑一般,排下十个大钱,便即苟且?只是天子金口玉言,说开始,便开始,谁能在此时多说半句废话?
十七人如何对阵,早已安排好了,其中有一人乃是诚亲王王妃李氏的亲侄儿,名叫李不言,年约二十五六,武艺高强,精通兵法,会试之时,名列第一,乃是今科会元。既然身为会元,自然有些优待,可以直入决赛。其余十六人则两两对战,十六取八,八取四,四取二,二取一,胜出之人,则与李不言争夺状元之名。
何之舟被排在第三场。旁人或紧张或悠闲,都仔细的看着前两场的较量,何之舟却闭目养神,脑中则不断回想着与老白的嬉戏打闹……
当前两场胜负分晓,何之舟与一个壮硕青年来在大殿正中。这青年名叫刘庭,乃是将门子弟,其父乃是京营指挥使。因刘庭在习武之时,惯用一口一百二十斤的练功大刀,舞动之际,轮转如飞,故此人称刘大刀。会试之时,单就石锁一项,与徒单五斤不相上下。
此时刘庭手持两条铁鞭,各重一十六斤,待监考一声令下,便大喝一声,左手铁鞭“横扫千军”,右手铁鞭“泰山压顶”,双鞭挂风,向何之舟攻去。
有识货的见了刘大刀的架势,不禁暗暗点头,心道:“将门之后,果然不凡,这两招横扫竖砸,将对手左右前三路尽数封死,若想躲避,便只能后退,只是这一退之下,先机尽失,怕是只能挨打了……”
大家多半如此想法,谁知何之舟却不躲不避,只见他迎着铁鞭向前轻跨一步,在众人惊呼声中,右手微抬,轻轻将手中竹竿递了出去。刘庭双鞭砸出,却见对手不退反进,旁人看来轻轻一步,在刘庭眼中却是快如鬼魅。刘庭大吃一惊,心道不好,身形一转,想要变招,不想转动之际,胸口正撞在早已等在半空中的竹竿头上,若将竹竿换做刀剑,刘庭这一下便是穿胸透膛,神仙难救。
于是胜负立分,何之舟轻迈一步,右手一抬,便将一位实力强劲的对手击败。
待到八人取四之时,何之舟的对手是梁国公的次子,人称神枪太保的花良玉。花太保一手祖传的花家枪已经练到了八九分火候,本人也是经过战阵的,一上场,便将大枪一抖,竟同时挽出五个枪花。一旁观战众人中有军中高手见了,心中暗赞:“罢了,便是个平民子弟,凭这一手好枪法,边关之上也能博个封妻荫子!”
想的挺好,不料异变陡生。花良玉挽出枪花,正要让对手虚实难辨,谁知何之舟根本不管你是虚是实,竹竿一点,正中枪尖,这一点,同时运起了七成内力,花良玉只觉大枪一沉,险些脱手,正要用力将枪抬起,竹竿已到面前,堪堪点中鼻尖,便停了下来。
一招破敌,再一招取胜。
四中取二之时,却是一个瘦高个的汉子,复姓第五,单名一个乱字,使两口镔铁刀。只见他双刀舞动,泼风也似的护住身前,只守不攻,显然是被何之舟前两场的表现吓到了。何之舟微微一笑,身形电转,没等众人看清,便到了第五乱身后,竹竿在他背心轻轻一点,便分了胜负。
待到两人取一之时,对手便是那勇力过人的徒单五斤。
徒单五斤前几场较量,也都没有一合之敌,此番对阵何之舟,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待他出手,众人又是一惊,原来此人不但勇力过人,身形竟也颇为灵巧,只不过先前对手太弱,单靠气力便已取胜,根本用不到甚么身法。
徒单五斤向何之舟连攻三招,何之舟轻轻避过,觑个破绽,竹竿迅捷的在他双肩肩井穴上各自轻点。这两下若点实了,任你甚么人物,双臂登时便麻了,一时三刻再也休想举起。若换了旁人,只怕便认输了,可徒单五斤是个蛮子,哪里管这许多,抡动狼牙棒,一味的猛攻猛打,倒还真的险些伤了何之舟。
何之舟心中渐生怒气,提起内力,轻轻避过对手又一次攻击,右手竹竿迅捷无比的刺将出去,片刻之间,连点徒单五斤身上三十六处穴道,徒单五斤哪里受得了这般手段,哎呀一声,委顿在地,浑身抽搐,再看不出半点威风。
徒单五斤惨败,自有宫中高手将他带下,推宫活血,为他解穴。而会元李不言则轻袍缓带,倒提一口长剑,飘然入场。
二人见礼已毕,各捏剑诀。何之舟眼看状元在望,不禁心中激动,竹竿轻抖,竟第一次采取了抢攻。李不言不守反攻,二人竟成对攻之势。何之舟几场比赛下来,大家都知他身法剑法迅捷无比,直如鬼魅,以为这一番对攻,李不言要吃大亏,谁知李不言的攻势犹如电光石火,虽然出招速度稍逊,但身形之敏捷丝毫不逊于何之舟。
更让众人称奇的是,两人转瞬之间交手二十余招,竹竿与剑身竟从未接触,盖因二人每一招都向对方身上招呼,自己则靠身法躲避,完全不用格挡。何之舟眼见对方速度不下于自己,心中暗暗发狠,骤然将内力提升至顶点,灌注于竹竿之上,再向李不言肩头刺出之时,小小一根竹竿,竟然带上了一股劲气。
李不言虽能凭借身法躲开竹竿,却哪里躲得开无形的劲气?一时不慎,肩头中招,整条右臂酥麻酸软,再也拿不住长剑,就此弃剑认输。
何之舟大获全胜,眼见状元到手,观战的勋贵们却不干了。众人纷纷向皇帝进言,有说何之舟以取巧获胜胜之不武的,有说这等轻巧功夫上阵无用的,天子不胜其烦,却也拿不定主意。
何之舟向众人拱手道:“在下明明胜了,列位大人为何不肯认?”众人道:“你这等全靠取巧的武艺,如何上得战阵?”何之舟道:“那何等武艺才是上得战阵的武艺?”众人道:“除非你能以一敌众,若能胜得十……二十人……”
慕容晟再也忍耐不住,怒喝道:“够了!二十敌一,你们不嫌丢人,朕还要脸面呢!堂堂殿试被你们弄成甚么样子了!”众勋贵吓得不敢出声,何之舟却道:“陛下,二十敌一……也未必会赢。”慕容晟闻言大奇,好奇心登时压过怒意,于是令带刀侍卫二十人围攻何之舟。
何之舟原地不动,等那二十人将自己团团围定,持刀在手,不待敌人攻击,身形晃动,抢攻而出,只见竹竿一抖,戳中一名侍卫的手腕,那侍卫只觉腕上一阵剧痛,呛啷一声,钢刀落地。余下十九人大吃一惊,何之舟身后一人挥刀砍来,何之舟听得耳后风响,更不避让,竹竿反手向后刺出,后发先至,噗的一声,刺中了那侍卫的右肩。那侍卫这一刀之劲立时卸了。何之舟头也不回,一脚向后猛蹬,正中那人胯下,那人嗷的一声,倒地不起,整个身子弓成虾米一般,真是见者惊心,闻者冒汗。
另外十八人联手攻来,何之舟身形一转,竹竿已向一名侍卫面门戳去。那人举刀挡格,何之舟早已兜转竹杆,戳向另一名侍卫胸口。便在此时,三名侍卫的长刀齐向何之舟身上砍来。何之舟身法灵巧之极,一转一侧,将来刀尽数避开,噗的一声,挺棒戳中左首一名侍卫的手腕。那人五指不由自主的松了,长刀落地。
只见何之舟在刀光之中飘忽来去,竹竿如羚羊挂角,身法似白驹过隙,端的好看已极,但听得“啊哟”、呛啷之声不断,其余侍卫的长刀一柄柄落地,一个个的退开,有按着肩膀的,有捂着胸腹的,也有揉搓手腕的,二十名侍卫竟尽数赤手,全部落败。
众人无不大惊失色,唯独慕容晟龙颜大悦,赞叹道:“这才是朕的武状元!”此言一出,何之舟的状元身份便是板上钉钉,谁也改变不了了。
便在此时,殿外有人高喊:“捷报!捷报!”慕容晟一愣,问道:“甚么捷报?”一旁自有人前去探问。不多时,一个风尘仆仆,满面疲累之色的军士被宫中侍卫搀扶着进了大殿。见礼已毕,那军士禀道:“启禀陛下,小的是虎牢关贺都督麾下斥候,特来报捷!上月初一,黄河冰合,虏酋孛日帖赤那率部渡河,直扑虎牢关,贺都督带领俺们拼死迎战,厮杀了二十余日,死伤惨重。眼看破关在即,那贼球囊……不不不,那贼将孛日帖赤那却为流矢所中,竟然死了,敌军就此退了。贺都督带俺们追杀十余里,斩获颇多,特命小的进京报捷!”
慕容晟闻言,猛地站起身来,高声道:“好!朕刚得了个武艺出众的武状元,这便要让他带兵杀敌,敌将却就死了,这正是天佑我大燕啊!好!好!好!”群臣无不欢喜,齐呼天佑大燕,天子万年。
于是天子传旨,虎牢关全体将士各有封赏,而何之舟,除了状元及第,更是赏穿飞鱼服,直接授官正五品殿前都指挥使。何之舟早上起床之时尚是白身,不到晚饭时分已是五品高官,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人诚不我欺哉……
《月满孤城》小说接龙连载精彩回顾
月满孤城·第一回
月满孤城·第二回
月满孤城·第三回
月满孤城·第四回
月满孤城·第五回
月满孤城·第六回
月满孤城·第七回(上)
月满孤城·第七回(中)
月满孤城·第七回(下)
月满孤城·第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