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人家(三十八)

串场人家(三十八)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婚后的大花,生了宝宝,做了冯家的媳妇。出门前,娘对她说:我们农村人,生来穷命,靠一双手过日子,女人的命更苦,媳妇难做,妻子难做,母亲难做,三者之间,无论怎么转换,一个字苦。你嫁到冯家,要听婆婆的话,里里外外的家务事儿,要理起绳头子,要有眼头见识。要善待小姑子,冯家的三姑娘同我们家的三丫头同年,但脾气不算好,不像上面的两个哥哥,冯家只有这么个丫头丁子,宝贝疙瘩。她娘惯得很,有时会耍小性子,在她娘面前撒个娇。
要晓得,做姑娘与做媳妇的最大区别在于,姑娘是娘肚里出的,俗说肠腹内出的肠腹内热。姑娘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媳妇是花钱娶来的儿子的伴,弄得好,小俩口子一条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弄得不好,同床异梦,睡的是婆家的床,想的是相好的事。当然,我家大花,一个脑子一根筋,你上去以后,也要学会抓住男人的心,日子当做日子过,小俩口要一条心,枕头风要常吹,二子本来耳堂根子软,你要作好分家过日子的准备,多长个心眼儿。能攒的,攒两个私房钱,后头生宝宝,做月子,砌房子,都是眼前的事。都要钱,没钱什么事也办不成。
出门前,娘的话,大花记下了,大花胆小,当面婆婆,不敢开口,只有晚上,小两口关起了房门,还要趁着二子高兴,要做那个事,才左说方,右说圆的,提醒二子:人生三大事,一是洞房花烛,娶妻生子,二是砌屋造舍,总得有个属于自己的窝。猪有猪圈,羊有羊栏。马有马厩。人不能无安身之所。三是孝老爱老,他养你小,你养他老。花花堂堂,体体面面地把他们送走。
大花公婆,半百早过,脚底下正往花甲上奔。且两个老的,这两年,望着望着象一季的庄稼,枯了下来,黄了下来。当然庄稼熟了要收要抢,人老了,是个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在农村,迈进六十岁的坎,算得上是长寿老人了,不管有病没病,六十以后,命赴黄泉,虽有生离死别的伤心,在正常人眼中,也属正常。能进入古稀之年,算是有福之人,儿女孝子都有面子,往往丧事当着喜事办,若得夫妇双全,白头偕老,儿孙满堂,还要发上一大堆子寿碗,若是陈姓刘姓的,都认为姓好,更能动手抢碗抢盆,弄得开席时,往往没有碗吃饭,遇到此情况,孝子非但不恼不恨,反而欣慰高兴,人家看得起,说明后代有福气,多花点钱,买个高兴和声誉。也有人家一边派人值守,一面打招呼,事后保证挨门逐户地送到位。当时吃饭没碗,用手抓,老死人的人家,用手抓饭,不丢下气,有这么个风俗。一般送碗,连着筷子。调羹不送人,羹与根谐音,根是绝对不能送人的。
二子大大咧咧,粗性子,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就是干活,公家的活,私人的活,赚钱的活,不管轻重,不管脏苦累,撸起个袖子就来。二子不懂自己劳动的价值。不知道同人家谈价钱。日积月累,也算得上二子财运开了。就这样偷偷摸摸,半明半暗,半年多下来,赚下了百十元的票子。二子只晓得赚,不晓得花,至多买个烟末子,替大花买个针头线脑的,要大花说了,清清楚楚点明的东西,他才依样画葫芦。不作兴走半点样。近年把,二子孝敬老娘的心,在大花潜移默化的说教下,似乎淡了一些,重点正往大花和儿子身上转移。有时,在娘的追问下,也是大打折扣。其实娘心里有数,有数不说破。时移事易,娘的岁数也越来越大,前几年的直性子,在儿女面前说一不二的脾气,也有所收敛,改观。想想也是,自己已算是快奔六的人了,自己手内的事,除了把三姑娘捧出门,一生也算得上功成名就,去见自己的爹和娘了。
三姑娘冯丽,同大花三妹同年,都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要说冯丽与董家三姑娘董芹比,相貌见上见下,都出落得像朵花,细细长长的个子,这年把直往上窜,可能家里惯,生活又比前几年好多了,虽说素衣简食,一身白白嫩嫩的皮肤,水灵白皙。冯丽与董芹相比,读了个名义上的初中毕业,拿了个初中毕业证书。而董芹继二凤子小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家。家中除了爹一个男劳力,老娘长年病病歪歪的,家内的事儿,全靠她姐妹两操持硬撑。
冯丽性格外向,有个性,也仗着自己是个中学生,属于有文化的,文也来,武也来。田里劳动,唱个歌,说个外面大好形势,小街上的趣闻异事,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现时大城市里流行的确凉,的卡,呢绒袜子,绦纶,泡沫,海绵拖鞋等等,到了她嘴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有的甚至连式样,价格也说得八九不离十。好奇的姑娘听了,稀奇,不断的问这问那。她高兴时,不厌其烦。并且一副站得高,看得远的样子,说将来发展下去,花式品种还要多,还有什么三合一,毛晴等等,做衣服又结实又笔挺。做出来的裤子,前面两条缝,笔挺如轨,不怕洗,不怕虬,烫一次要保好长时间。穿起来,那才叫个有范。人是衣裳马是鞍。我们农村姑娘,一妆扮,不比城里姑娘差。我们也是人,主要的是要自己瞧得起自己,就是要有自信心。冯丽比其他姑娘见的世面多些,接受新生事物快些,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还说,将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会取消计划,只要有钱,都能随便买。此话,当时没人信。
大花见了,常对二子说,小姑子人大了,心也大了。你是做哥的,有些事不好多问,我听人说,她近些日子常跟大队长家的儿子李京在一起,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这个事看来还真的告诉妈一声。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乔永星,1949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母亲下放回到盐城新兴公社。1966年盐城中学初中毕业回到农村,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后,随知青妻子返城。喜欢写些散文,小说之类,大多是农村生活题材。已完成《串场河畔》、《串场故事》两部系列小说和《学书》中篇小说以及几十篇短篇小说。累计近七十万字。
(0)

相关推荐

  • 娶个媳妇回家过年

    ◆ ◆ ◆ 文 | 晓雪 & 图 | 网络 三十五六岁的喜货,终于在小年腊月二十四这天,用自己的妹妹毛球跟邻县大悟寨基湾的一户人家,通过"换亲"娶了媳妇,甩掉背了半辈子&q ...

  • 于同小说:铃 铛(9)

    于同小说:铃 铛(9) --时光穿越八十年,回到我的故乡---达户井 十二 一缕阳光撕开了夜的幔帐,氤氲的薄雾似一层轻纱飘荡在村外的老树浓荫之间,门口的水塘里,几只鸭子一边拍打着翅膀,一边欢快的叫着. ...

  • 家口

    家口,就是家里的人口. 村里人家,几乎家家养狗.养狗的人家,自然把狗也当作家口. 习俗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老人们总是说,狗通人性,好好看待狗,狗也是家里的一员. 狗在家里,出进自由.大多人家,都要在院 ...

  • 陈志锋:口口相传的安仁“古话” |散文

    陈二虎:玉龙沙湖,豪迈与婉约和谐着恋歌|李凤冰摄影 文/陈志锋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时候,妈妈对我们几姊妹要求很严格,她常告诫我们要"人穷志不短",不要随意拿取别人家的东西, ...

  • 散文《换亲悲剧》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山乡皆住百姓,多数人家随俗.爹去总然娘当家,儿女之事惆怅. 女大必须婚嫁,男大当需娶妻.有钱没钱差别大,省钱 ...

  • 东北婚俗

    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除了大多数的汉族以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一些文化相互融合,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婚俗也是一样的相互融合,有自己的特色. 先说定亲.在我们东 ...

  • 小说:彩礼分期

    蓝字 彩 礼 分 期 作者:王增锐 二蛋早已过了定婚的年龄,将近30岁的人了还依旧单身,这是他们一家人最为心急且忧愁的头等大事. 如今在农村,小伙子找个女孩儿结婚过日子已是个大难题!村庄已呈现出男多女 ...

  • 黑土地上一枝花,娶个媳妇会当家《东北姑娘火辣辣》

    黑土地上一枝花,娶个媳妇会当家《东北姑娘火辣辣》

  • 串场人家(十八) ​

    串场人家(十八)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常言道:姑娘是菜籽命,雪花身.穷姑娘有一嫁.迫于当时的经济状况.二子同大花一起到街上买结婚所需之物.正儿八经地说,这是二子与大花有生以 ...

  • 【培训】CIT培训学院第三十八场线上培训-全宅多房间音乐共享组建策略之音箱系统

    吃过汤圆,"年"也就算正式过完了.时间一晃眼来到3月,不管你想不想,都该收心工作,搞搞学习了吧.昨天晚上,CIT培训学院终于迎来农历春节后的首节线上培训课程<全宅多房间音乐共 ...

  • 卷三百三十八 ◎兵部六十九

    ○角 徐广<车服仪制>曰: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之马,或云本出吴越. <晋书·安帝记>曰:桓玄制龙头角.或曰所谓亢龙角者也. <晋中兴书>曰: ...

  • Snapseed修图【三十八】讲,怎样修出黑色大片效果,值得学习。

    Snapseed修图【三十八】讲,怎样修出黑色大片效果,值得学习。

  • 临床常用经验方三十八(下)

    二十一.慢性支气管炎方 方药及用法:麻黄4克,杏仁8克,甘草4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当归9克,熟地12克.水煎分2次温服. 二十二.荨麻疹方 方药及用法:麻黄4克,连翘12克,大黄4克 ...

  •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九条的实务意义以及为何放弃了《物权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典型案例 韩先生在购买某小区楼房时一并购买了一个地下仓房,但因在外地工作,始终没有居住.仓房被物业公司堆放杂物,韩先生发现后,要求物业公司将仓房交还给韩先生被拒绝.如果韩先生向法院起诉,起诉状中的诉讼 ...

  • 【古罗马君王谱】东罗马帝国(三十八):约翰二世2

    东罗马帝国(三十八):约翰二世2 b.毁灭佩切涅格人 在1119-1121年约翰击败突厥人后,收复了将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然而,随后在1122年,约翰又迅速地将他的军队运送到欧洲去抵御已经跨过多瑙河边境 ...

  • 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八)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二.释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