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的NaturalMark:致力于区分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
去年12月18日,《印度时报》(TOI)报道了一家名为NaturalMark的印度公司(如下图),因为后者在十月份开始推广一套系统,用于有效区分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
众所周知,黄金有一个直观且广为应用的“纯度标记”(HallMark),出现在很多珠宝首饰上。比如18K金就是“Au750”,表示这件首饰的黄金纯度为75%:
历史上,钻石业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东西是天然的,也没法熔掉再造。但是随着培育钻石(lab-grown diamonds)市场的迅速扩张,业内外开始出现一些焦虑。特别是消费者,感到有必要出现一种直观、清晰的标识,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天然钻还是培育钻。
检测证书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腰码的作用大伙儿也明白,但似乎还是不够。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更习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判断,而不是像业内人一样仔细地阅读每一个指标。
尤其是那些已经镶嵌了钻石的成品珠宝,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把钻石卸下来检测,而只能相信自己拿到的那张纸或者电子文档(证书)。所以如果考虑大范围受众需求的话,单凭证书、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消费层面的公信度是不够的。
Gourav Sethi(NaturalMark创始人)作为一个在钻石行业摸爬滚打16年的老炮,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打开NaturalMark的官网,会发现首页上用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描述了公司的mission:
Trust but Verify
意思特别简单,通俗地讲就是:我信你,但我还是得查清楚。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这是好事),尤其是不能允许假货的存在。这绝不是说培育钻石是假钻石,但如果把培育钻石混在天然钻石里,冒充天然钻石出售的话,那就是“假货”无疑。
前几年,这种“假货”现象就出现过,尤其是小颗粒钻石。
NaturalMark的这套系统,不但能为裸钻进行“整包打标”,还能给珠宝成品做标记。作为苏拉特钻石协会的十年老会员,Sethi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说实话,现在外媒对这个事儿是比较冷淡的,因为这东西要做假也不是很难。假如有人仿冒了NaturalMark,你该怎么管?
不过我倒是认为,任何的系统、标志、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bug。即使是GIA证书,不也有“套证”现象存在么?如果存心要找一个系统的bug,从而否定它存在的意义,恐怕我们都得回到原始社会才行。
也许NaturalMark并不是一个很完备的方案,但如果能得到业内外、甚至是政府机构、以及消费者的支持,就至少能在一定范围内做一点贡献。
现在NaturalMark已经拿到了一些投资,都是来自业内公司的。这说明至少这些公司认同“区分天然钻和培育钻”的必要性。Sethi的期望是在印度国内全力推广这套系统,并且将它传至海外市场。
只不过前路漫漫,困难不少。虽然NaturalMark的费用不高,但Sethi要求所有的产品(裸钻和成品珠宝)都必须拿到NaturalMark自己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而实验室用的都是从德国订购的“定制仪器”。这样一来,或许在扩张方面会遇到一些麻烦。
当然了,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麻烦,而我们生而为人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消费者意识提升、市场规范化程度加强、培育钻石规模迅速增长,这都是客观存在的大环境。我们需要一些“先驱”来“吃螃蟹”。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钻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