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馨头痛治验
临床集锦李元馨头痛治验恩师李元馨先生,字文炳,号大勉,江西临川博溪村人。生于公元1893年,卒于公元1984年,享年九十一岁。祖父圃孙,精于歧黄之术,著名于抚州。先生早年丧父,从祖父习医,尽得其传。悬壶赣东六十余载,医术高明,学验俱丰,誉驰四方,遐迩同钦,为江西省当代著名中医之一。祖国医学的“头痛”证是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头痛有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疗。临床所见头痛,往往错综复杂,如表里同病、寒热互见、虚实并存、肝胃火炽、风火痰热相兼等等。李元馨先生根据前人所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之说,治偏正头痛喜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化裁。有时以川芎茶调散为主方,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有时仅取方中二、三味药以为佐使,而提高了疗效,谨守病机,随机应变。例一 风寒头痛郑某 男 36岁 工人[初诊]1981年1月12日头痛以颞侧为甚,头晕目眩,恶风,夜烦不安,食欲减退,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薄,脉弦。此乃风寒上犯,阻遏清阳之气。治以疏风散寒。川芎5g 白芷5g 荆芥5g 防风5g 薄叶5g 羌活5g 细辛2.5g 茶叶10g 天麻6g 蔓荆10g 刺蒺藜5g 白芍6g 甘草3g 三剂[复诊]1981年1月21日头痛较前减轻,惟烦躁不安,夜寐梦多。左脉弦滑,苔薄白。再予原方出入。川芎5g 白芷5g 荆芥5g 防风6g 细辛2g 羌活5g 天麻6g 蔓荆10g 刺蒺藜10g 白芍10g 薄叶5g 甘草3g 七剂按:头痛恶风是本例主症,所以取川芎茶调散借大队风药上行入巅以疏散风寒为主;目眩头晕,夜烦不安,脉弦是肝阳上亢之症,故合天麻、蔓荆、刺蒺藜、白芍平肝敛阳为辅。例二 肝火头痛王某 女 70岁[初诊]1981年11月26日右偏头抽痛,或如锥刺,手不可近,触发则痛加,头皮似有蚁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病为肝经火郁,生风上扰。主以平肝泻火,佐以熄风疏邪。菊花10g 天麻5g 胆草5g 黄连5g 白芍10g 蔓荆10g 熟地15g 川芎5g 白芷6g 防风5g 苍耳10g 细辛5g 甘草4g 三剂[二诊]1981年11月29日诸证逐日减轻,方证切合,原方继进二剂。[三诊]1981年12月1日头痛基本已愈,惟睡眠欠安,肝脉弦稍数,舌质红,苔薄黄。郁火游风纠缠,一时难解,守原方再服三剂,以求痊愈之功。按:对于偏头痛,前人有:“左属血虚,右属气虚”之说。先生认为不可以部位言气血之虚,应证脉合参而定虚实,本证头痛偏右,手不可近,脉弦数,属肝经郁火;头皮似有蚁行,是风邪游窜。经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方中用防风、川芎、白芷、苍耳、蔓荆疏郁祛风,细辛搜逐头面游风;菊花、天麻、胆草、黄连、自芍平肝泻火。一升一降,相得益彰。先生认为偏头痛多属肝火或肝阳,如阴虚不甚,可予平肝泻火或平肝潜阳方中,酌情选用辛散药二、三味,分量宜轻,则效果更好。如辛散药过多或分量过重,则火愈升愈炽,阳愈升愈亢,反助纣为虐。先生曾接诊一案,症状与本例酷似,前医以为外风,用药一派辛散,药后头痛加剧,手不可近。先生易平肝潜阳法,药到病除。龙某 女 58岁[初诊]1975年10月5日头痛,后脑发烧,有时形寒,太阳及颈项抓紧。舌苔薄白,脉弦略紧。久经治疗无效,经裣査为“脑血管硬化”。内有肝火,外感寒邪。宜平肝泻火为主,稍佐辛散。菊花10g 白芍10g 生地10g 蒺藜5g 天麻7g 瓜蒌10g 牛蒡子10g 黄连4 g 黄芩7g 藁本5g 蔓荆10g 荆芥3g 防风3g 羌活3g 三剂[二诊]1675年10月10日形寒已除,太阳及颈项抓紧感亦失。头痛及后脑发烧作于午后和晚上,痛兼昏眩,烦燥不安。舌质红,苔少,脉弦有力。寒邪已除,肝阳上亢,治宜育阴平肝。菊花10g 白芍10g 生地12g 天麻7g 僵蚕5g 麦冬10g 黄连7g 苍耳子7g 瓜蒌12g 蔓荆10g 薄叶5g 牛蒡子12g 藁本5g 三剂[三诊]1975年10月13日头痛好转,后脑发热亦减。阳得阴济,有下降之势。宜原方加减,更增潜阳一法。桑叶10g 菊花10g 熟地15 g 龟板20g 石决明10g 麦冬12g 天冬12g 白芍12g 丹皮7g 僵蚕10g 天麻7g 黄连5g 蔓荆子10g 藁本5g 苍耳子3g 五剂按:前医投药不效,关键在于形寒、颈项抓紧等症未加详解。此乃寒邪外束之证,开始投以一派寒凉,以致寒邪愈来愈紧,清阳不展,头痛加剧。先生先以平肝泻火为主,兼以散寒,温寒并用,相互制约,俾寒无敛寒之弊,温无升火之忧,继予育阴平肝潜阳收功。郑案与本例均为表里同病,但一以表寒为主,一以肝火为甚,故处方用药迥然有别。本例与王案均为肝火头痛,因王案头皮如似有蚁行,是郁火生风之症,故方中风药较多,取其“火郁发之”之义,并加细辛少许搜逐游风。先生辨证用药之精细,由此可见一斑。例三:风热头痛吴某 女 35岁[初诊]1975年8月12日头痛偏左,左目红肿疼痛,夜眠不安,舌苔薄白,左脉右脉濡滑。为风热引动肝火,法当透邪、平肝,内外兼施。菊花10g 桑叶10g 夏枯草10g 白蒺藜10g 白芍5g 焦栀6g 石斛10g 蔓荆10g 白芷5g 藁本5g 防风5g 泽兰6g 三剂按:本例目赤而肿,赤为热之证,肿为风之象。方用防风、白芷、藁本、蔓荆祛风消肿、散赤止痛,使外邪得除;菊花、桑叶、夏枯草、白蒺藜、白芍、栀子平肝泻火,俾内患得平;泽兰化淤滞,增强退赤消肿之功;石斛滋水涵木,使平肝泻火之效更好。桑叶、菊花二味,既可疏散,又能平肝,有内外兼治之优,可用于治风热头痛、肝火或阳亢头痛。例四 肝胃火炽头痛陈某 女 35岁[初诊]1976年7月22日左侧偏头痛已有八月之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发时痛甚难忍,每次服去痛片二粒也只能暂缓片刻,辗转求医,均无效果,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来偏头痛复发,左眉棱和牙齿亦痛,甚至痛如掣刺或如锥刺、火灼,以手紧压痛点似觉稍缓,口干口苦,便结难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肝胃火炎,上扰清空,议平肝清胃法。龙胆草10g 黄连5g 生栀6g 菊花10g 蔓荆10g 白蒺藜5g 藁本5g 生地15g 玄参12g 麦冬12g 薄荷叶5g 生石膏20g 苍耳子5g 甘草3g 三剂[二诊]1976年7月25日进药一剂,次日大便畅通,痛减大半,三剂后头痛基本已愈。守原方再进三剂,以竞全功,服药六剂,病即全愈,追踪二年,未见复发。按:观其证候,肝胃之火上炎可知;久病热灼阴亏,致使肠燥津枯。大便不行则脏气不通,火无下泄之路,灼灼上炎。故予清泻肝胃之中,寓增液行舟一法,大便畅行,火即下降,此亦釜底抽薪之义。[例五]风火痰热头痛熊某 男 18岁[初诊]1976年1月11日1975年11月因突然剧烈头痛并昏厥而收入某医院住院治疗。脊椎穿刺确诊为“珠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二月,病有好转,因头痛仍时发不止而来治疗。颈项活动欠灵,阵发性头痛,晨起头顶痛甚,余时后脑疼痛,痛时脑中发热,目眩,兼有震动感觉。进食恶心,中脘嘈杂,二便正常,睡眠不宁,醒后难以复寐,口干,脚软,舌质深红,苔黄,脉弦滑。病为痰热风火上扰清空,治用祛风化痰、平肝泻火法。栀子10g 黄连10g 菊花10g 龙胆草10g 蔓荆10g 僵蚕6g 藁本6g 天麻10g 薄荷叶5g 夏枯草10g 石斛12g 决明子12g 羌活5g 防风5g 七剂[二诊]1975年1月19日静息时头微痛,走路则头胀痛似裂,胸闷,食后呕吐,呃逆,头昏颈酸。治守原意。栀子5g 黄连6g 桑叶10g 龙胆草10g 菊花10g 蔓荆10g 刺蒺藜5g 僵蚕10g 天麻10g 薄荷叶3g 牛蒡子15g 黄芩5g 枳壳10g 藁本5g 瓜蒌仁15g 甘草3g 五剂[三诊]1975年1月28日头痛二、三天发作一次,讲话较多易引发头痛,颈项活动感觉微疼。食欲欠佳,午餐后呕吐少许,夜眠烦燥梦多。舌质红干,苔黄脉弦。肾水不足,肝阳上亢;水火不济,心火时炎。宜平肝潜阳,育阴养心。菊花12g 蔓荆10g 天麻10g 黄连6g 僵蚕10g 白芍10g 龟板15g 石决10g 熟地15g 柏子仁10g 酸枣仁10g 夜交藤10g 牛蒡子10g 蒌仁10g 远志5g 茯神10g 五剂[四诊]1975年2月29日上药叠进三十剂,诸证日渐向愈,惟劳累后头微痛,近来咳嗽痰稠,舌质红,苔薄黄,脉稍弦。治拟平肝化痰。薄叶5g 桑叶10g 菊花10g 蔓荆10g 天麻10g 贝母10g 牛蒡子10g 杏仁10g 蒌仁10 夏枯草12g 刺蒺藜10g 云苓10g 决明子12g 甘草4g 七剂药后病已痊愈,多次追访一切均好。按:珠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突然,来势凶猛,多属痰热风火上扰。本例经西药治疗,虽险期已过,但病邪未除,风火挟痰热上扰,郁遏经隧,气血壅滞不行,“不通则痛”,故头痛不止。初诊、二诊以重剂苦寒直拆肝火上炎之威;三诊以滋肾平肝、潜阳济心;末诊以平肝化痰收功。各诊治法侧重不同,惟清化痰热一法贯彻始终。例六 痰浊头痛张某 女 26岁[初诊]1972年4月12日头痛且昏,逢窸当风则甚,脘闷纳呆,进食喜温恶凉,精神困倦,舌淡红,苔薄白,脉濡滑。先后在两家医院治疗无效。病为脾阳不振,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兼感外风。治拟温阳化痰、辛散祛风西党15g 焦术7g 炮附子7g 公丁3g 蔻仁3g 羌活5g 防风5g 荆芥5g 细辛2.5g 天麻7g 川芎5g 白芷5g 甘草4g 三剂痛减大半,后复诊两次,守原方出入,又六剂而痊。按:脾阳不振,湿聚生痰,痰浊中阻,故脘闷纳呆,进食喜温畏凉,精神困倦;清阳不升,风邪上犯,则头痛且昏,逢寒当风更甚。此既不同于一般风寒上犯巅顶头痛,也不同于单纯痰浊上扰之头疼,病为内外合邪,专以辛散,痰浊不化;只化痰浊,外邪不去。先生设两全之计,拟附子理中汤合川芎茶调散加减,一则温中健脾以化痰浊,一则辛散走表以祛外风,俾内外之邪迅速得以化解。校核丨彭杰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想永久保存该文吗?下载个人图书馆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