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上海并肩——探寻苏南老大的往日荣光

今天小编观看了一则视频,视频讲述了在1964年,埃德加·斯诺,为写一本有关长征的书,他采访多地后回到北京,与周总理促膝长谈。周总理在交谈时,单独问道:“无锡去了吗?”并询问是不是看了工厂。

埃德加·斯诺说就到了南京、无锡、上海这三座城市。无锡当年被周总理单独拎出来询问,可见当时,无锡地位并不一般。

作为曾经的苏南地区“一哥”,无锡有着怎样的往日荣光?今天小编来和大家一起来探寻这做中国工商名城的繁华。

百 年 盛 景

说到无锡的繁华盛景,竟已持续了悠悠百年。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注意到,周总理在询问时,还特意说到了无锡的工厂。原来,无锡繁荣发展的历史里,与工商业可谓息息相关。当年的无锡孕育了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同时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就诞生在此。

繁荣发展的工商业自然少不了那些聪慧先人的辛勤付出,这不得不提到无锡历史上有名的荣氏家族。

中国近代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大家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吧?把面粉行业做大做强,率先踏出决策性的第一步的,便就是这大名鼎鼎的荣氏家族。荣宗敬、荣德生这两个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第一代的掌门人。在1900年,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跟自己的兄弟一商量,两人觉得这真的是个上好的机会,一拍即合赶紧挑了个良辰吉日就开始破土动工,建成了无锡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至此,创办了在历史上无锡的第二家近代企业。

荣德生做事稳重,考虑周全。荣崇敬敢拼敢闯,做事果决。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又相互互补。面粉厂在兄弟两个的指挥下发展得红红火火。事实证明,荣宗敬、荣德生的决策赌对了,仅仅用了8年的时光,荣家的面粉产业产量就占到了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谓发展的非常迅猛。这种产能,不要说全国,就是在当时的全世界产业也没有几家能做到这样。

截至到抗战前,两兄弟的面粉厂数量一直蹭蹭蹭往上涨,从1家变为了14家,分布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还开了9家纺织厂。荣家在中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地位在荣家第一代就被稳稳奠定了。荣宗敬、荣德生当时都被响亮的美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荣氏家族产业的变迁,不仅是当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标志性的范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无锡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对无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全国的人们提到面粉、纺织,就知道在无锡出了很厉害的人物。

大 城 时 代

现在说到江苏,你可能会想到南京,想到苏州、常州,无锡好像在人心里感觉不那么突出,可是恰恰相反,其实无锡的实力很强,在以前是一位实力非常雄厚的城市。

让时光倒退10年,小编查询了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无锡排名第九,在江苏省内排名第二,这在当时是值得骄傲的成绩。如果说南京是江苏第一大城市,无锡则是无可争议的第二大城市,名副其实的大城。

回顾80年代的无锡,那时候的无锡的成绩可以说是闪耀全国,是一座闪闪发光的明星城市。

无锡不仅在棉纱、面粉等领域在中国的市场非常的有名,还苏南模式的起源地,乡镇企业崛起的同时,也是这座工商名城的二次辉煌。那时候的无锡可以说是傲视整个江苏,稳稳当就是苏南老大,而那时候的苏州还远未苏醒,矮了不止一头。

而在后续外界所称的新苏南模式,也就是外向型经济起飞的年代,无锡仍是抓住了机会。即便与外资总部上海隔着苏州+昆山,无锡竟然强悍地异军突起。

我们再来细数无锡80年代那些璀璨的时光。说到经济,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找到了198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25个城市,无锡为145.04亿元,超越南京,全国排名第14名,江苏省内排名第三。在1984年的中国城市GDP排名,无锡全国排名第九,江苏第一。

再来说说学校,无锡轻工业学院当年被认为是无锡最好的大学,食品发酵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后来慢慢发展和和江南学院合并成江南大学。还有由老江南大学改成的无锡太湖饭店,很多来无锡的贵宾就在这里被接待,中国风景最好的度假酒店之一就在这里了。

繁荣与繁华,窥一斑而知全貌。位于中山路的无锡仁号食品店,其产品远销全国,在1985年后连续3年获无锡市最佳消费品称号。1986年,无锡和香港合资创办了无锡太湖乐园,这在当时可是江苏省第一家大型综合性游乐园。在80年代,无锡还有一个展览馆,位于河埒口,坐拥展览馆、商场、太湖工人宫、文物公司的河埒口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无锡当时的第二中心。1981年3月,动工建造的清扬新村,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真正考虑了人的居住需求的现代化小区,在当时的全国这样的小区也是罕见的。

“大城时代”的无锡不论是经济,还是娱乐、教育、居住等,都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榜样。

下 一 个 机 会

兴许是无锡在2012年经历了太湖蓝藻危机治理之痛,经济增长一度停滞了几年,有网友评论认为,无锡的落寞便开始于这一场环境危机,其背后是无锡近10年的经济疲软。

现在无锡不仅在中国城市GDP排名已经掉出了前10,在2014年,GDP总量被南京开始反超,人均GDP又被苏州赶超3年。如今的无锡发展,好像也已经跟不上苏州、南京的脚步。这一切,都发展的太快,这不由让这几年的无锡人感到失落。

但是这几年无锡已经慢慢的在恢复元气,虽少了些往日耀眼的锋芒,但是无锡的厚重根基还在这儿,作为百年工商名城,绝不会轻易掉队。

这几年,无锡也在追求转型,持续推进产业强市,大力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江苏的GDP排名依旧稳居前三基础上,加上自身优秀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待千帆过尽后,无锡的再次辉煌指日可待。

无锡在等待下一个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