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红:文字和阅读照亮了我的生活

在宁夏作家中,女作家徐向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她不仅是一位作家,同时还是一位国家三级葡萄酒品酒师,

也因此,这位女作家的小说里就有了另一种浪漫的格调和氛围,这就是宁夏葡萄酒的氤氲馥郁的芬芳和绽放,而她的书房,如同作家本人,精致婉约,恬淡清新,纯粹简朴。

“我不喜欢把书都堆在书架上,就摞在了墙边。工作台上,一台手提电脑是我写作的忠实伙伴,写累了,我会读几页书,练练毛笔字。写作,其实对作家而言,也是个体力活,我也经常会写作到深夜,在台灯的陪伴下,在文字的跳动中度过人生的漫漫长夜。大米养身,文字养心。每一个文字像是一粒粒大米,抚慰滋养着孤单的心灵,又像碎碎的针线密密缝制着每个生活的空洞。”徐向红说,别看这间不大的书房,却让她安静地写出了宁夏首部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小说《北纬38度情缘》,并被同行们戏称为“葡萄酒女作家”。

说起自己的读书生涯,“在那个贫穷单调的童年时代里,能读到书成为一种奢望,也唤起我从小对读书的热爱。”徐向红告诉记者,小时候表哥是自己的语文老师,表姐总能从表哥的办公室里拿到《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刊物和名著,还有《地道战》《杨家将》《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小人书借给徐向红看。

那时的她,对书,充满了阅读的饥渴,非常向往读书,想着以后要是能当个图书馆员,就可以有许多书看啊。

因此,考上大学以后,徐向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愿以偿地在图书馆借阅了很多中外古典文学作品,“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

大学的那些时光,徐向红几乎是躲在宿舍的帐篷里,借读许多中外名著度过的,也从此深深地爱上了文学。读书时,遇到好的句子她就做手抄笔记,写了几本手抄笔记,大学毕业时,徐向红把自己所学的书本和笔记一起,搬到自己办公室的书架上。

“这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书房吧。”徐向红笑着说。

从小学到毕业后工作,近二十年,从乡里到县城,即使工作条件宰艰苦,她也是苦读不辍。那时候村里集体供电,晚上十点以后就熄灯了。很多时候,她都是点着煤油灯读到半夜2点多。第二天醒来,虽然两个鼻孔被煤油灯熏得黑黑的,却觉得生活十分充实。

30岁以后,徐向红调到银川工作,有了简单的住所,她开始买书读,几乎每星期到书店读书买书,每个夏天或冬季的假期里,她还会去图书馆借书,读完然后再写书评。

“文字是魔方、文字是城池、文字也是精神伴侣。世界因文字而生动美丽,人生也因文字而丰富厚重。单调的生活,因为读书,全然没觉得的日子艰辛。”从文学书籍到阅读其他政治经济哲学类书籍,徐向红对人生对生活有了更宽泛的认识、有了理性的思考,不再是单纯的文学感性认识。徐向红也因为阅读走上了写作之路,在区内外报刊发表了大量的随笔、诗歌、散文、党政理论文章和经济学理论文章,出版随笔《走马看黄花》、小说《北纬38度之恋》、历史游记《城堡背后的秘密》、经济学专著《玉米和谷物的光芒》、剧本《西部儿女》《一杯欢酌》《醉红》,编著人文历史书《微观宁夏》(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被评为全国100本好书之一)。

“文字照亮了生活,也启迪了我对人生许多理性的思考。因为阅读、因为文字,我的工作也随之变化,从乡镇语文老师到县城秘书、到省区机关单位的编辑、报纸主编,成为可以专业地从事文字写作与学习研究的作家;从方格稿纸到半页稿纸到电脑网络五笔写作,文字阅读和写作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大部分。”徐向红告诉记者,“纸上得来终须浅”,人生许多的奥妙和悟出从书本来,也还要在实践和自然中求证。阅读自然的山山水水,更体会到每个文字合适的安放和镶嵌,懂得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仔细斟酌,也懂得了不仅仅是写作用字要严谨,做学问、做事、做人都应该秉持一种严谨负责的态度。

“过去的阅读已成为人生过往,人需要常读常新,思想才能不被灰尘蒙蔽。”徐向红说。

       

徐向红,笔名木容,经济学研究生,副编审。从事过教师、报刊、行政等工作。宁夏作家协作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塞上散文诗》编委、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国家三级葡萄酒品酒师。出版专著《玉米和谷物的光芒》、《走马看黄花》、《北纬38度之恋》(已签约拍摄电影)、《城堡背后的秘密》、《微观宁夏》(副主编)5部。撰写剧本《一杯欢酌》《醉红》等。

(0)

相关推荐

  • 【名家有约】闵生裕||关于村庄的心灵狂歌

    关于村庄的心灵狂歌 闵生裕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有句箴言:乡愁是一种最高贵的痛苦.对于任何一个写家乡的作者来说,故乡的情结总是挥之不去的.因为那铭心刻骨的记忆,因为那无限深情的回眸.所以,作家对故乡的书写 ...

  • 【原创】吧啦 | 先嫁书,后嫁人

    文丨吧啦 图丨吧啦 编辑丨韦宇教 媚小曦 (本文摘自吧啦的散文集<见素>) [编者按] 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里曾有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有女 ...

  • 人生“目送”知多少

    人生"目送"知多少 --我读<父语子--爸爸说给瞻瞻的话> 闵生裕 最近在阅读一本书--<父语子>,这是作家张兴祥的一部日记体随笔集. 周国平说过,孩子的未 ...

  • 写出我心105:书房情结

    2021年第043期 我对书房总充满一种美好的想象. 虽然有各式各样的书房,或者豪华,或者简单,或者西式,或者中式,风格不一,但书房总归要有宁静的感觉. 既然是书房,必须有书,还得有放书的柜子或者架子 ...

  • 【随笔杂记】阅读记趣

    读川端康成的书,是去年三月份. 还是春天,那晚下雨,我进井岸大信避雨,上了四楼的西瑅书店闲逛.那时经济还可以勉强对付几册书. 门口的架子摆着<古都>,随手拿起,翻到"千重子发现老 ...

  • 王慧琴:喜欢这样的孤独

    早安心语 美文欣赏 作者/王慧琴(宁夏吴忠) 诵读/木子(黑龙江大庆) 主编/仝仲堡 ⿻喜欢这样的孤独 作家雪小禅说:"所有的文字女子,全是孤独的人一一没有人可以侵略她的内心,她豢养着一支强 ...

  • 心居。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网络」 首圖 |「誰最中國」 新搬的家有间朝南的屋子,不大,但窗子很开阔,外面守着一棵高大的泡桐.第一次来这里,看着阳光透过枝叶,把斑驳的树影印在地板上,心里就在想 ...

  • 北纬38°的紫色丰收季

    在法国普罗旺斯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薰衣草是普罗旺斯美丽的衣衫桃红葡萄酒是普罗旺斯的血液"在中国在贺兰山的庇护下.黄河水的滋养下宁夏酿酒人深信七分种,三分酿一瓶好葡萄酒是" ...

  • 曾瑞:难忘的阅读照亮贫穷的童年

    全文3700余字,阅读约需6分钟 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大学毕业后,才离开山区.在茫茫人海,回想自己的童年,那些在山野田间放牛打猪草的日子,难免令我怀念.那时候,日子如水般平静.清澈.无杂质,人也轻松 ...

  • 徐谦光推拿全集 欢迎阅读

    徐谦光推拿全集 欢迎阅读

  • 敦煌市肃州庙小学校长徐丰花: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敦煌市肃州庙小学校长徐丰花 一.行动研究背景分析 (一)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 ...

  • 徐月红作品欣赏

    下载 上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下 ...

  • 市人大徐伟红一行到蚌埠三中调研学校食堂工作

    CLH 16小时前 阅读 284 关注 2021年6月2日上午,市人大副主任徐伟红,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刘玉泽,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徐洪利等一行到蚌埠三中调研学校食堂工作,蚌埠 ...

  • 细节优雅|徐月红 工笔花鸟画集

    她立足于花卉佳果的描绘,并收集了大量的"画本所无,活本所有"的有关素材.因感悟人生而创作了瓜果题材<苦辣酸甜>四条屏传统国画形式. 她凭自己的艺术感觉和悟性,将花卉的细 ...

  • 徐月红:歌颂花鸟之生命,传达自我之志趣

    徐月红,出生于1959年,著名画家霍春阳入室弟子,职业画家.自幼喜爱丹青绘事,后曾供职"齐齐哈尔工艺美术厂"成主力.2009年就读于清华美院霍春阳传统绘画高研班,2003年广州书画 ...

  • 快报:徐永红战“疫”事迹被推向全省,引发强烈反响

    2月24日,由笔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从部队防化团长到小区战"疫"指挥: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本号率先推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月25日一早,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马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