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 元末明初 ] 赵原 陆羽烹茶图
戊戌岁寒露节气台历
戊戌岁寒露节气配乐
戊戌岁寒露节气播报
黄帝纪年 四千七百一十五年
干支:戊戌岁壬戌月癸酉日
星象测天气
北斗斗柄指向十二次大火
拂晓时分井宿在南中天
黄昏时刻斗宿在南中天
太阳在角宿
月亮在太微垣
木星在氐宿
火星在女宿
土星在箕宿
金星在亢宿
水星在角宿
律管候地气:无射
物候:鸿雁来宾
二十四节气:寒露
五运六气:
主气:阳明燥金
客气:少阴君火
在泉:太阴湿土
中运:火运太过
主运:太商
客运:少羽
阴历
八月廿九晦月
月出时间卯时 月落时间 酉时
秋分节气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曰: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初候,鸿鴈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後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
三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古代风俗(月令)
《吕氏春秋》曰: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候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
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入,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仓,祗敬必饬。
【释文】季秋九月,太阳的位置在房宿。初昏时刻,虚宿出现在南方中天,拂晓时刻,柳宿出现在南方中天。这个月于天干属庚辛,它的主宰之帝是少皞,佐帝之神是蓐收,应时的动物是老虎一类的毛族,相配的声音是商音,音律与无射相应。这个月的数字是九,味道是辣味,气味是腥气,要举行的祭祀是门祭,祭祀时祭品以肝脏为尊。
这个月,候鸟从北方飞来,栖息于屋宇的雀鸟钻进大海变成了蛤蜊。秋菊开了黄花。豺把捕到的野兽四面摆开,象祭祀一样,开始杀戮禽兽。
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白色的兵车,车前驾着白色的马,车上插着白色的绘有龙纹的旗帜。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着白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麻籽和狗肉,用的器物锐利而深邃。
这个月,要重申严明各种号令。命令百官贵贱人等无不从事收敛的工作。来应合天地收藏的时气,不得有宣泄散出。命令太宰,在农作物全部收成之后,建立登记五谷的帐簿,把天子籍田中收获的谷物藏入专门储藏供祭祀上帝神祗所用谷物的谷仓,必须恭敬严正。
现代民俗
秋分之后十五天,斗柄指十二次大火为寒露。与白露时相比,此时节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遇冷快要凝结成霜。寒露前后,已为深秋天寒时期,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为秋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东北和西北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即将进入冬季。北雁都已南飞,正值秋菊的花季。
寒露是秋收、秋耕和秋种“三秋”农忙的继续深入时期。对秋熟作物,须抓紧在早霜降临前及时收割,西北广大地区要“寒露割秋稻”,华北有“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的告诚,华东地区则有“寒露收割中禾稻,霜降无老少”之说。还要做好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备耕工作。
【防冻害】
农谚有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前后,气温更低,此时露水正由晶莹的白露渐渐转为凝结的白霜。寒露前后,田间作物最怕受寒风侵袭,农家要注意预防田间冻害。
【秋钓边】
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四时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
。。。。。。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释文】泽无阳焰者,谓阴中之生阳,为寒水所抑,盖二之气乃少阴君火之主气,因寒政大举,故必待时而后发。待时者,至五之气,少阴间气司令而后发,此言四时之主气,而为司天之所胜也。。。。。太阴所至为云雨,雨朝北极者,在泉之气运化于上也;泽流万物者,湿土之气周备于下也。寒敷于上者,太阳寒水之在上也。雷动于下者,少阴之火气在太阴之右,至五气而始发也。
。。。。。。
二气之少阴君火,为寒凉所加,至五气而复治,故阳气复化,即所谓泽无阳焰,火发待时,而雷动于下也。火气复化,故草乃长;湿土之气,主岁半以下,故乃化;五之主气,系阳明秋金,故乃成;火郁发之,故民乃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