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述(九十)——西夏(三)
本期主要介绍西夏仁宗嵬名仁孝至襄宗安全时期(1139—1211年)的情况。
仁宗仁孝(1124—1193年)即位后,西夏国内发生灾荒,米价高达每升一百钱,加上大庆四年(1143年)夏州等地发生地震,西夏各族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尽管西夏统治者下令减免了一部分租赋,但百姓还是无法忍受天灾及残酷剥削带来的痛苦。大庆四年(1143年)七月,韦州(治今宁夏同心韦州镇)、静州(治今宁夏永宁望洪镇)、定州(治今宁夏平罗姚伏镇)的各部百姓先后发动起义。
仁孝根据臣下的建议,一方面进行救灾,安抚百姓;另一方面派任得敬(?—1170年)率军残酷镇压。定州各部在哆讹的率领下坚持抗争,两个月后在任得敬的疯狂镇压和屠杀下以失败告终,哆讹遇害。
哆讹等人的起义是西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党项族百姓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夏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一次起义也给了仁孝一个教训,迫使西夏统治者采取措施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仁孝之后统治的四五十年间,西夏社会较为稳定。
西夏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仁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西夏的封建经济制度,促进了西夏文化的发展。
经济方面,西夏的土地制度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土地属私人所有,而国主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天盛年间(1149—1170年)颁布的《天盛年改定新法》允许私人买卖土地,而西夏农民唯一可获得土地的方法就是开垦荒地,开荒地属开荒者及其族人所有,可以买卖。这表明了西夏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发展。《天盛年改定新法》还记载了每亩地应收地租额,地租和赋税都是西夏统治者剥削百姓的主要手段。大庆四年(1143年)仁孝颁布赈济法,要求在灾荒年份按照受灾程度,要减免一定的地租和赋税。
文化教育方面,仁孝在汉礼基础上编订新礼,并命乐官按照汉乐典籍,参考西夏情况,编修新乐,人庆五年(1148年)修成,称《新律》。仁孝于人庆元年(1144年)下令在各州县设学校,在宫中设贵族小学,吸收适龄人群入学受教育,次年七月又设太学。人庆四年(1147年)西夏开始进行科举,用策试选拔人才。次年又设内学,仁孝亲自挑选有名的儒士授课。科举取士对抑制世家势力有很大作用,但随着儒学的推崇,则重文轻武风气渐长,造成西夏社会的衰落。
政治方面,仁孝在前代基础上,编纂了《天盛年改定新法》、《新法》等法典,完善了封建法律秩序。人庆三年(1146年),西夏疆域达到极盛,地方行政制度也有所调整。西夏地方行政分为州(府、军)、县(城、寨、堡)两级,《天盛年改定新法》规定了西夏官衙署司与州县官员的品第。其中城、寨、堡主主要仍由各部首领出任,而有州主、通判等则可能是西夏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员。
此外,仁孝还能允许臣下直言进谏,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仁孝的皇后罔后(?—1167年,党项大族之女)是一位贤德的皇后。一次仁孝骑马到贺兰山狩猎,因马失足而被摔伤,仁孝怒而欲杀修路人泄愤,被侍臣谏阻。仁孝认为有理,回宫后告诉罔后这件事,罔后重赏侍臣,以激励臣下直言进谏,传为美谈。后来仁孝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任用直言刚介的斡道冲(?—1183年)为相,为臣僚楷模。敢于直言进谏、不一味阿谀奉承的政治环境,有利于西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西夏中后期,党项大族累世为官,家财巨大,生活也极为奢侈,还竞相攀比。仁孝为了维持国内财政,提倡节俭,禁止攀比与奢侈。斡道冲死时,家里除了书籍外,没有其他特别值钱的东西,就是当时厉行节俭的一个证明。
在仁孝的统治下,西夏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西州(高昌,在今我国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回鹘也在天盛五年(1153年)第一次向西夏进贡。
任得敬本来是北宋西安州州判,夏军攻西安州,他投降西夏,得到乾顺的重用。任得敬又将女儿嫁给乾顺,被立为皇后。仁孝即位后尊任氏为太后,任得敬在镇压哆讹起义后又被封为西平公,镇西平府(治今宁夏灵武西北)。
后来任得敬欲入朝,遭到大臣的反对,认为他是外戚,富有野心。任得敬又贿赂晋王察哥(?—1156年,秉常子,乾顺庶弟),在察哥的进言下,任得敬终在天盛元年(1149年)七月入朝为尚书令。察哥死后,任得敬为相,权势开始膨胀。天盛十二年(1160年)他进爵为楚王,出入礼仪同于仁孝,臣下的弹劾被他压住不报,还打算废除科举,未被仁孝允许。
几年后,任得敬的势力越来越强,甚至有分裂西夏,将仁孝赶到河西瓜、沙等州,而自己独占兴庆府、西平府之地的野心,在西平府征发十余万民夫修建城市和宫殿。任得敬利用仁孝重文轻武的政策,二十多年里一直私下蓄养军力,以图夺权。天盛二十年(1168年),任得敬派人到南宋,约与南宋四川军队讨伐吐蕃,实际上是为了调走在兴庆府周边的军队。他所派遣的使者被巡逻士兵抓获后,仁孝将联络帛书献入金国,此次阴谋未能得逞。
到天盛二十二年(1170年),任得敬终于撕破脸皮,要求分裂西夏。仁孝无力阻止,被迫将西平府等地让给任得敬,允许他分立为国。任得敬派人到金国请求册封,遭到金世宗的拒绝。任得敬一看金国不同意他建国,便打算联络南宋攻金,结果在宋将虞允文派人回信时被西夏擒获。金国派兵帮助西夏消灭了任得敬一族势力,粉碎了任得敬叛乱分裂的阴谋。
任得敬的阴谋虽然被粉碎,但这一事件也说明西夏军事力量已经大不如以前,西夏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九月,仁宗仁孝去世,年70,其子纯祐(1177—1206年)继立。桓宗纯祐相比他父亲更趋守成,仍继续他父亲仁孝的重文轻武策略。虽然他统治的时期(1193—1206年)西夏社会仍较为稳定,但此时党项等族统治者日趋腐化,军事力量不再强大,北方蒙古各部逐渐强大,西夏内忧外患逐渐严重。
天庆三年(1196年),仁孝之弟越王仁友死,其子嵬名安全(1170—1211年)欲袭位为越王,纯祐不许,只封他为郡王,引起安全的不满。十年后的天庆十三年(1206年)嵬名安全勾结纯祐之母罗太后,废掉纯祐,不久纯祐暴卒。(p.s这亲妈也不知道图什么)嵬名安全篡立为国主。安全平生性格阴鸷凶狠,金国开始并不认可安全,后来在罗氏几次请求下,还是同意册封安全为西夏国主。
p.s历史就是这样吊诡,西夏襄宗篡立的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
嵬名安全即位后,北方的蒙古已经统一,开始对西夏发动攻势。此前的天庆十二年(1205年),蒙古就借口西夏收留了蒙古的仇敌,对西夏发动进攻。蒙古军退兵后,纯祐以为蒙古不过如此,把兴庆府改名为中兴府,以为是“中兴”之兆。应天二年(1207年),蒙古以废纯祐不报为由,攻打西夏。两年后,成吉思汗为了防止攻金受到西夏的掣肘,率军经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进攻西夏,进入河西,大败夏军,又包围中兴府,引起嵬名安全的恐惧。西夏向金国求救,但此时金国也受到蒙古的侵袭,自顾不暇,无力救援。嵬名安全见此不得不向蒙古请和,而与金国决裂。
可笑的是,在西夏国力虚弱的情况下,西夏西南的黑塔坦部落趁机在皇建二年(1211年)入侵西夏河州(治今甘肃临夏),夏军大败,襄宗安全不得不向黑塔坦部落称臣,以换取其退兵。
在这种情况下,襄宗安全的名望扫地,西夏皇族内部又出现了矛盾。乾顺的曾孙齐王遵顼(1163—1226年)发动政变,废掉襄宗,自立为国主。遵顼虽然是状元出身,却是和安全差不多的昏君,仍然一味依附蒙古,攻打金国,也全然不顾国内社会的矛盾。这时的西夏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