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委员:提议取消英语主科!英语是中小学生的沉重负担!
英语学习到底应该怎样设置,已经成为多年以来的争议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的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最沉重的负担。在补课市场,英语类的补课也是最大的一块蛋糕。一个英语,成了千千万万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噩梦,消耗了中国孩子们无数的精力和时间,更是消耗了无数家庭巨量的金钱。
中国无比庞大的英语学习需求,是世界上单一课程最大的学习需求,这养活了外国数百万的“英语教师”,甚至有不少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只因长了一副外国面孔,也被一些英语培训机构拉来充当门面,胡乱教一些孩子学英语。
慨文的一个朋友就曾经遇到过,他的女儿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补习,其中有一位黑人老师,说是美国的,但这位老师的英语口音非常怪异,业务也不熟练,被一些家长质疑。最后因为沟通不畅,惊动了当地教育部门,才被揭出,这位所谓的美国黑人,原来是一位尼日利亚的留学生,也没有教学资质。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采用这种手段的培训机构,绝非个例。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明中国家长和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的焦虑,他们无能力分辨谁是好老师,谁是不合格的老师,只能相信培训机构的宣传。
有机构曾经做过一份调查,他们在国内10个大中城市,采集了3968个有效样本,调查显示,用在英语学习上的课外费用,在小学阶段平均花费3580元,初中阶段平均花费4360元,高中阶段平均花费4836元。在补习时间上,小学生每周平均花费3.1小时,初中生每周平均花费3.8小时,高中生每周平均花费5.3小时。这对学生和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这样的补习,其实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在这些样本中,小学阶段大约有38%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补习;初中阶段大约31%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补习;高中阶段大约18%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补习。也就是说,那些因为家贫或其他原因没有参加补课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在成绩上落后,而失去进入更好的高中和大学的机会。
补课是学生和家长的自由,但如果因为家庭贫困不能补课,造成升学机会的丧失,绝对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在这次提案中,许进委员提到:当前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许进委员还提到,目前的机器翻译,已经可以提供多种语言翻译,在衣食住行等领域,机器的口语翻译水平已经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而且任何一部智能手机都能下载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高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中国的英语普及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急于向世界学习,需要恶补英语,故而采取了“重症下猛药”措施。但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已经不再需要逼着每个人学英语了。
有英语需求的人,比如要移民的,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要进行国际贸易的,要从事理工科职业的人,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自己将来需要的语言。而将来不需要外语的人,学习的唯一作用就是升学,升学完毕就会丢弃。这样的学习,是多么巨大的浪费啊!不仅仅是金钱的浪费,更是生命的浪费,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学习时光,却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学习一门注定是无用的东西。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作为主科的必要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门外语作为义务教育的主科,而且是和语文、数学平齐的超级主科,这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唯一特例。
是时候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了,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改为选修课,在高考中也要分科考核,一些基本上不会接触英语的科目,就不用考英语。比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史专业等,都没有必要学习英语,慨文不相信一个研究中国古诗词或者研究《史记》的学者,需要用英语。就算要在外刊发表一些英语论文,当然了,这种机会可能微乎其微,也还有翻译这个职业可以求助。
在当前,专业的论文翻译公司,在中国还是非常兴旺的,因为中国研究者评职称,大多数都要求在外刊发表SCI论文,这些中国研究者,大都会寻求翻译公司的帮助,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当前英语学习的无用。一个人已经学习到博士了,或者成为了教授、副教授了,却还不能独立用英语发表论文,正是说明了我们英语教育的失败。
对于英语取消主科地位,改为选修课,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