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剂“温阳散寒,健脾祛湿”,是疼痛患者的速效良方
附子汤出自《伤寒论》,是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本方是真武汤去生姜,换人参,并加重附子,白术的剂量而成,主治少阴寒湿证,以及少阴阳虚畏寒证。其原方组成为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关于附子汤的条文共有三条,其中《伤寒论》中有两条,分别是:“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说:“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里虚之证,得之二三日,也就是少阴初得之证,口中和,不渴,不燥,是没有里热的症状,只是背部恶寒,督脉主一身的阳气,循经于背部,少阴真阳不足,不能充达周身,故而出现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痛的原因很多,表寒,气滞,血瘀都可以导致疼痛,水湿困阻气机,气机不通也会疼痛,今脉沉,沉为里,主水气,故此证为里阴寒,寒湿之邪浸渍于筋脉,骨节,故身体痛,骨节痛。成无己解释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清代医学家黄元御也说:“口中和,则纯是湿寒”,“背恶寒者,督脉之阳衰”,“少阴水旺,阴凝气滞,故骨节疼痛”。
妇人妊娠六七个月,脉弦发热,说明是外热内寒,寒迫热出,其胎欲胀,并不是胎儿长得那么快而胀,而是里面有水湿,水湿导致子宫内胀,水湿主寒,寒凝则痛,寒气太盛,故象用扇子扇风。清代名医曹颖甫认为:“妊娠六七月,胎已长成,血凝于下,热度不高,太阳寒水,化气者少,脾脏乃气虚生湿。寒湿内奎,故胎胀;流入足太阴部分,故腹痛。脾阳不能外达,故发热而恶寒”,结合脉象又说:“凡脉见弦急,俱为水胜血寒,胎气胀于内,少腹膨急而子脏开,风寒袭之,故少腹如扇。如扇云者,谓逐阵冷气相逼也”。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夫脏开风入,其阴内胜,则其弦为阴气,而发热且为格阳矣。胎胀者,热则消,寒则开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此为胎胀少腹如扇者,出其方治也”。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附子汤证为阳虚寒盛之证。其病机是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此方重用附子为君药,散阴寒的邪气,配以人参温壮元阳,白术茯苓健运脾土,祛除湿浊,助附子之力;佐以芍药益阴和营,制约附子温燥和营,又通血脉,又可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从组成来看,附子汤与真武汤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阳虚兼水湿泛滥之证,不同之处在于,附子汤中附子、白术之用量较大,比真武汤多一倍,又加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全方健脾益气、温阳散寒之力增强,主治阳虚、寒湿内盛的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腹胀纳差、疲乏等。而真武汤中附子量小,佐以生姜,目的在于温散水气,治疗阳虚寒湿泛滥,水气内停,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总之,此方为温阳益气,祛寒化湿的方剂。其临床指征为背恶寒、手足寒冷, 肢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或沉弦细等。凡素体阳气不足,或过用寒凉致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背腹,充达四末导致的背腹畏寒如扇、手足发冷;阳虚寒湿不化,留着关节、肌肉、经脉,阻遏气血运行,导致的身痛、关节痛;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重嗜睡,足跗水肿,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的患者,均可考虑应用此方。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疼痛、习惯性流产、妊娠腹痛、妊娠中毒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范振霞的娱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