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调心率2-3区是跑步训练的关键
“ 一般人嘴里所谓的有氧跑,基本上都是指心率2-3区而言。”
对于除了短跑运动员以外的普通跑步爱好者而言,跑得远和跑得稳,才叫跑得好。
跑得远,首先要燃料充足,其次要有氧能力稳定。
跑得稳,则要肌肉的耐受力强。
有氧基础稳定性高,也就是心肺功能强大。肌肉耐受力强,就是肌肉能够承受大强度的疲劳。
一、要想跑得远,必须有更高效的燃脂能力
跑步时对身体供能,无非是两部分,一是肝糖,一是脂肪。
肝糖量少而宝贵,很快就消耗殆尽,因此能量主力军必须由脂肪来承担。一般人体内存储的脂肪,够拉几个马拉松的。
我用自己的基本全程心率2区的半马做个例子,跑完后,系统给出的效益如下:
结论是:
心率2区的大量积累,有助于提高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也就是解决了远距离奔跑时,燃料充足的问题——人体的脂肪,一般人都是随身携带得足够的。
我想,这也是2区之所以被称为燃脂区的道理所在——不是某一次训练中燃烧脂肪的多少,而是长期训练2区,有助于提高燃烧脂肪的能力,在燃料层面上,提供跑得更远的可能性。
二、3区是耐力区
同样以我本人一个以3区为主的训练课做实例。全程1小时,其中10分1-2区热身,5分冷身,中间45分3区。
请注意,我在冷身区往往会不遵守课表,而是按照前一个训练区的强度延续到冷身结束,回家单独做拉伸。这纯属个人习惯。如下图,最后一个区间的5分钟,要求是在2区,我维持在了前一个区间相同的3区。
效益分析是这样的:
与长时间在2区的效益主要强调燃脂能力不同,长期在3区的效益,主要为肌肉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耐力。请不要混淆,这也是有氧区间内。不要一看到“耐力”二字就联想到“无氧”。
三、很容易理解2-3区是关键训练区
我多次注意到,跑2区时,总比跑3区4区时给出的Running Index得分要高一些,这个数字在Polar里表示的是有氧能力。近似等于某次训练中的最大摄氧量。
下述蓝色文字为来自官方的描述:
Running Index 为您提供最大有氧跑步能力的有用信息。该计算根据人体在跑步期间的心率和速度数据进行测算。
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当心率在2区进行奔跑时,人的有氧跑步能力,比在3区时要更大一些!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有志于跑长距离,且希望跑得好,跑得稳,首先是需要大量的2区训练积累,提高长跑过程中脂肪被调用的能力,解决了能量供应来源的问题,如同行军打仗解决了给养问题,才谈得上继续下去。
3区是有氧耐力区。不同厂商对各个区的叫法不一定相同。但把2-3区都定义为有氧区,这点是共同的。有的把2区叫有氧燃脂,3区叫高强度有氧,也有叫2区为燃脂区,3区为有氧区的。叫法不同,意义类似。
总之,2-3区才是日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积累的有氧区域。
有的人说,我跑到最后,气都不喘,就是腿提不动了,那是肌肉的耐受力欠缺,比较不严谨地对应一下,就是3区跑得少了。
有的人说,我跑5公里跟飞一样,跑完也不累,但跑到7-8公里,就不行了,后面简直气喘如牛,那显然就是供能不行,平时光想着跑痛快了,身体动用脂肪存储的能力太差。因为5公里差不多就是体内肝糖可以支撑你疯跑下来的限度,所以才能“飞一样跑下来,也不感到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