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67:神经科的传染病-“流脑”的诊断及治疗?
“ 神经科的乙类传染病,要注意识别”
1.普通型 最常见,约占发病者的90%。
前驱期(上感期) |
败血症期 |
脑膜脑炎期 |
恢复期 |
|
持续 时间 |
1~2天 |
1~2天 |
2~5天 |
1~3周 |
临床 表现 |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低热、鼻塞、咽痛 |
全身中毒症状 寒战高热头痛 出现皮肤黏膜瘀点 |
败血症,中毒症状 颅压增高三主征 脑膜刺激征 |
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皮肤瘀点瘀斑结痂愈合 神经系统检查恢复正常 |
临床 特点 |
发病急,进展快 易被忽视 |
四肢、软腭、眼结膜出现瘀点为其特点 |
婴儿无脑膜刺激征,前囟隆起具诊断意义 |
病程中10%的患者可有口周疱疹 |
2.暴发型 起病更急,病情变化迅速、凶险,病死率高,儿童多见。分以下三型:
①休克型 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严重中毒症状,伴头痛呕吐,皮肤大片瘀斑。
②脑膜脑炎型 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损伤,患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发生脑疝。
③混合型 可先后或同时出现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症状。
3.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上感症状。脑脊液无明显改变。
4.慢性型 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迁延数周或数月。
(一)普通型流脑的治疗
1.青霉素 为首选药。
2.磺 胺 在我国部分基层医院仍为治疗轻型、普通型的首选药物。
3.氯霉素 能透过血脑屏障但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作用,故一般不首选。
4.头孢霉素 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此类药物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副作用小。
(二)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需紧急抢救,多数患者死于入院后12~24小时或转诊途中,故应就地抢救治疗。
1.休克型的治疗 重点是抗休克及防治DIC。
2.脑膜炎型的治疗 抗菌治疗同休克型。重点是减轻脑水肿,防治呼吸衰竭和脑疝。
3.混合型的治疗 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休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应分析当时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使用解除微循环血管痉挛的药物。
六、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3.提高人群免疫力 ①菌苗预防注射: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保护率达90%以上;②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可用复方磺胺或利福平治疗。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