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不起

​念不起 一意不散 7-3

2014-12-02 11:00阅读:178

管中和

姓管名中和

关注

学“大人”之道,当先知阴阳造化之理,而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至大、至刚、至虚、至实,真空妙有,为物不二,生物不测之“明德”,即是宇宙世界之大主宰。明此,则万化可以归一,由博返约,还我虚灵,虚灵即“明德”之本体也。此即穷理性之义耳。

  “在明明德”一句,属于知;下句“在亲民”,属于能;三句“在止于至善”,则为知、能合一,大道下手之工夫也。只此三句,已将最上一乘之道,完全包罗无遗。孔门传道,仅此而已,是即一贯之道也。夫“亲民”之“亲”字,即是“亲”字,不必作“新”。古者修身治国,其道一也;“穷则独善”,修大人之道也;“达则兼善”,为圣君之道也。故三教圣人,皆以心为君,以身为民,道教文化典籍《道德》、《素书》(素书即孔子之书、《论语》也)皆是此意。所谓“亲民”,即是以“心君”下亲于民身耳。君者,君火,心之神也;民者,民火,身之气也;此外有“相火”,亦谓“臣火”,三焦之火也。修道者,以神配离,为乾,尊也、贵也、大也、上也、君也、夫也、日也、乌也、龙也;以气配坎,为坤,卑也、贱也、小也、下也、民也、妇也、月也、兔也、虎也。“在亲民”者,即以贵下贱,上交下,日合月,龙吸虎,乌求兔,男下女之意,以神合气之道。神为人身之主,本至尊重;气陷在坎,本至卑贱,故用一“亲”字,以见工夫,全在神气相合、心息相依之义。后文之作“新民”,即元气培养日充,如童体新生之时,与此意不同。朱子因后文“新”字,而疑此字亦应作“新”,误矣。此句即修道口诀。“本来大道无多事,只在凝神入气穴。”凝神合气,日日涵养,自然成为明德之大人矣。民火者,命门中之真阳之火也。原是先天之性,与神同体,后天转而为情,乃称“民火”。道书谓“同出异名少人知”,道教文化典籍《老子》曰:“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君火一玄也,民火又一玄也。二玄合而众妙生,是之谓“众妙之门”也。古者以道为统,民之有道者,尊之为君。君、民火同出一源,因在后天形身,乃有君民、上下之别。形身以民火为命宝,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为轻,民为贵”(道教文化典籍 《孟子·尽心下》)等句,皆有亲民之意,“以至于命”之学也。

  “在止于至善”一句,为修道下手工夫。“止”即止观之止,“止”字最重要,而“至善”二字,即道之“妙”字。心息相依,即是“至善”。善与恶对待而生,至善则无善无恶,无对待矣。此事最难形容,道家曰“妙”,儒家曰“至善”,佛家曰“不可说”。盖即七情绝、六识空,无心之心,无意之意。道教文化典籍《种梅心法》一书,形容此境于不可言说之中,而比较以明之,最为恰当。“止于至善”一语,系言心息神气依合于至善之地,及止念存神于至善之境是也。然地何在?至善是何物?《中庸》曰:“回之为人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勿失之。”“一善”亦“至善”意也,得此而服膺勿失。“服膺”二字,较“守”字尤活。膺者,玄膺也;拳拳服膺之处,即至善之地,亦玄牝之门是也。因而心如止水,佛家有“止观”、“双修”之法,儒家谓之“知止”,道家谓“观妙”、“观窍”、“观妙窍”,即知止之意也。“止观双修”之工夫,与“还虚”之工夫无异,道教文化典籍《大学》解之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凡此所说,即火候也;至善之地,即玄牝之门,亦即道义之门。道者,空也,无名天地之始,为道;义即气也,浩然之气,集义所生,即至阳之气也。道义之门,即玄阳之义,道书“水中金”,集义所生,即集义所生,所以二者一也。众妙之门,即至善之境(境与地不同,注意)。“在止于至善”,止即止心,止心于至善之境,境即心境也。心止于至善之气象,亦即止心于空之谓。真空中有妙有,而非顽空,即至善之境也。佛说曰:“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即为至善之境之解说。盖一意不散,有一团氤氲之气,凝而不散,而又一念不生,此为至善之境,亦即妙有真空,两不相碍之时也。心到此境,为众妙之门,非初下手时所能,须还虚得到真意时,方能之。一念不生,而又一意不散,既不散,何能不生?盖活子时到窍前,正气不散,心中仍无一物,而混混沌沌,似乎有,似乎不有,在有意无意之间,纯然一团真意,尽知火候,不知其他。活午时到,自能知之,其余则一物不知矣。夫四大皆空,每易落于顽空;若一有意,即知平日而着相。既不着相,又不落空,方有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之境况,方为众妙之门,至善之境矣。至善之地,即玄牝之门也。玄阳牝阴,阳为妙有,阴为真空,由真空生妙有,阳极为真空,阴极为妙有,而妙有即真空,皆玄牝之义也。玄者玄妙莫测,牝者空洞无涯,唯空洞无涯,方能生玄妙莫测之造化。白玉蟾云:“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此即药物生玄窍之工夫也。太虚空洞无涯,而不能守,经曰:“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道教文化典籍《老子》)惟空谷之神,方能不死,谷神即空妙,空中之妙即谷神。在大、小虚空间之中为门,藉此以通虚空。凡是门户,皆为中间之窍,即谷神之门。惟此门可集合六根之门,故曰“天地根”也。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呼吸之气,从口鼻出入,平时其气不易见,至冬天即见气在口也。口鼻二气,一呼一吸,如一天一地,口呼鼻吸,一出一入,而交点即十字路,天地根也。天然玄牝之门,即在此中。心息相依之时,呼吸二气,自然在此相交。道教文化典籍《契》曰:“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言其交在方寸之间也。以至善之境养心,将此心存于玄牝之门,为止于至善。其间可分两层,将心放虚,止于至善之地,知即心境,止即地也,虚其心,止于至善之地,而后方能定。定者,定于一也,一者即“一善”,得之而勿失,乃有静、安、虑、得之火候。自自然然,不用丝毫做作也。

(0)

相关推荐

  • 《知行合一 王阳明》——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王阳明:"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法则.'至善'的显现,表现在立刻能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凡轻重厚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它是 ...

  • 分享一部清代光绪年间的道教典籍

    分享一部清代光绪年间的道教典籍

  • 《大学》总论一

    <大学>总论一 <大学>虽然只有2000多字,但却讲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知止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静而 ...

  • 诗词丨一念心清净,万般皆自在

    尘世中,总有我们看不透的风景,也总有我们无法忘怀的昨天,也许没心没肺,才能过好每一天,也许不动声色,日子才能如行云流水. 将岁月的风霜,前行的风尘,全部煮进一壶闲茶,静静地品味岁月静好的时光,慢慢的感 ...

  • “教的曲子唱不得”:消极积极,一念之转,需要刻意训练

    之前连续涂鸦谈论积极心理学,提出三个积极理念,即积极关注.积极归因.积极行动.这些理念,说出来容易做到很难,检验标准就是从小事情做起来做到它. 举生活例子. 朋友询问车子年检事宜,帮助搜索了附近车检场 ...

  • 怎么玩都是你输,诀窍只在一念间!这游戏能极大激发孩子数学兴趣

    怎么玩都是你输,诀窍只在一念间!这游戏能极大激发孩子数学兴趣

  • 一念春风,枝上的梅花开了

    红梅,这个季节里最为娇艳的绽放,在寒风薄凉的萧瑟清晨里芬芳吐露,用一抹娇艳的嫣红娇媚在和熙的阳光下,清亮着人们的双眼,潋滟着如水的春光.让一份清新明媚,一份欢欣雀跃,唤醒了心中那萌动的春意. 当阳光穿 ...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吃茶去

    吃茶去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首<六羡歌>的作者,是唐朝的"茶圣"陆羽.这首诗表明了作者的心迹:不慕 ...

  • 十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精彩电影!

    <双面情人>剧照 01<雌雄大盗>1967 导演:阿瑟·佩恩 主演:沃伦·比蒂 / 费·唐纳薇 类型:动作 / 传记 / 犯罪 地区:美国 豆瓣 8.2   IMDb 7.8 ...

  •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古风句子

    一世繁华梦,人间帝王错,不知来世繁华,一杯错,一杯温柔,来世真,倾颜看,看不尽来世韶华,一杯错,一杯柔情. 繁华梦,一颗心,一个人,数风流人物,看尽韶华梦,等来世人心,错情烟,看佳期,一杯泪,一杯无期 ...

  • 一念繁华,一念灰!古风句子

    南桥雨,人海乌江,月华三分泪,花落无声凋零天,生花落,西风瘦,雨不缘,人无情,好似娇声雷云天,奈何锦瑟,花落天桥,一线天,曲断人终,微笑陌生,花落浮生缘,曲断江海梦,生死优雅,奈何无声息落,费猜疑. ...

  • 佛说:心外无物,是舍是求,只于你一念间

    人来人往,多少舍得,命运坎坷,多少珍惜,人生懂得,是别离,是痛苦,还是唯一的卑微,遍地鳞伤的天长地久,人生无常,碎了心,断了情,绕一个无常,记一个错,最后无求. 世界如此大,人生如此一个无常,坎坷多少 ...

  • 人心皆散乱,一念纯性便是真!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一 道教修行中,尤为强调一个"真"字.所谓真,是指人们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自我的本来真相,去除掉后天形成的种种欲求,从而证得心性朗然的结果. 道教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