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活不下去了。”

“妈妈,我活不下去了。”

9月19日,武汉市江夏一中的一个14岁男孩因玩扑克,被老师请来家长管教,2次掌掴,1次掐脖,用手戳额头,3分钟过去了,孩子翻过走廊上仅仅齐腰的栏杆,一跃而下。

在微博流传的视频监控里,最让我震惊的就是那短暂而漫长的3分钟,男孩始终保持沉默,但他是有多绝望,才只好选择以死终结?

被妈妈当众扇耳光,怎么会让他的愤怒、痛苦、绝望和无力感爆发到极点,似乎只有去死才能泄恨,解脱。

一名网友的答案是,“这位妈妈有没有想过,孩子被你随意辱骂挨打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他的朋友,他的同学,也许还有他暗恋很久的女孩。你踏碎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还是被母亲踏碎的。” 这条留言,得到了近万人的点赞。

他是违反纪律的学生,是不听话的孩子,是未成年的男孩,他是不是一个“人”?

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自杀,每分钟2人自杀,6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在中国每年新增的十万人自杀事件里,总是会有一些让我们震惊得掉下巴的新闻:

山西某大学大二男生补考作弊被抓,哭泣20分钟后跳楼自杀。
河北某五年级男生因上网课不认真,被家长训斥,之后孩子跳楼自杀。
上海某17岁男生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批评,在大桥上突然下车跳河自杀。
……
不列举了,触目惊心。
对生活绝望的孩子,“心理韧性”太低。
一种典型的说法是,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动不动就抑郁、焦虑、自杀,给父母学校带来这么大的伤痛,寒心。
如果用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达,“心理韧性”太低。
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一个人面临挫折、危机和困难时能够应付自如和适应良好的能力。就像一个弹簧,有的一拉就断,有的能迅速恢复原初。
新闻里孩子的最后3分钟、5分钟、20分钟,1个耳光、2次拳脚、3声责骂,不过是拉断弹簧的最后一个外力,孩子的内在韧性早已腐朽不堪。
很多网友控诉自己也有这样的童年,轻易被掌掴,被不当人一样地辱骂,像一个奴隶必须听话,动不动就拳脚对付。
有的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羞辱,远比做人的快乐多得多。
有的父母要求自己必须实现的指令,直接剥夺了做人最重要的权利——选择权。
还有的人,一生要活在内疚和罪恶感中,只是因为他的生命是父母给的。
能活下来的,都已百炼成钢。
如果一个孩子选择去死,TA只是在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保全做人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尊严——选择的权利。

选择不了出生,但可以选择死亡;
阻止不了父母的责骂,但可以让父母经历丧失;
不能让明天变得快乐一点,但可以不让明天到来。
这就是孩子的世界,正如知乎疯转的一条评论: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这种快意,内核是极致的悲剧。
而停止悲剧的做法,不是对那“最后一根稻草”进行审判和问责,而是要走到家庭里面,仔细地察看,父母在做什么,学校在做什么,孩子在如何应对,导致孩子的“心理韧性”脆弱无力,轻易折断。

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一位单亲妈妈,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忍无可忍选择自杀,却发现母亲只要把时间倒回前一天,他就连“死都不能死”。
“心理韧性”过差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第一种,“自我毁灭式”:如果我和别人不同,一定是我有错。
这样的人,往往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敏感、小心翼翼、不敢开口表达需要,遇到困难后很容易退缩,被别人欺负也不敢声张,职场或校园里总是容易成为边缘化的,被孤立的人。
他们的低价值感并非天生。
婴儿时期,依赖于母亲的照顾是其获得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方式,长期处在缺少关爱和关注的环境中,仿佛是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着爬行,冷暖未知,生死不明,婴儿会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有可能为自己写下稚嫩的人生剧本——“我不值得被爱。”“我是不好的。”“我不应该活着。” 在这样的剧本驱使下长大的人,一旦遇到别人的反对或批评,下意识的反应是自责、内疚、自我批判。
第二种,“毁灭他人式”:如果得不到我想要的,那就说服自己根本不需要。
这样的人,带有较强的攻击性,性格高冷、特立独行、独来独往、对不合的人或事情表达不屑和轻视,他们的关系里,充斥着大量的紧张、冲突和敌意。
曾奇峰老师曾说,一个人早年的时候不被人喜欢,就在后来勾引别人不喜欢自己。
当他们在童年常常面临父母的责骂、鞭打、诋毁时,会感受到外界对自己的敌意和威胁,就像惊弓之鸟,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带着恐惧和愤怒而活下来,他们只好掩藏甚至丢弃自己对父爱和母爱的需要,藏起渴求接纳和照顾的内心需要,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刺猬,把世界看作荆棘遍野。
在“敌对-合作”这条连续的关系谱系上,他们更习惯了采取“敌对”的态度,让别人讨厌而远离,切断可能的链接,保护自我的安全。
这两种驱力,很多时候其实是保护了一个童年遭受侵害的孩子,并非绝对导致悲剧发生,但它们预测了一种并不幸福的人生。
父母可以这样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预防悲剧。

1、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始终在浸润和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和自我。
早在2岁以前,孩子就在父母对其的态度中不断吸取关于自我的知识和经验:我值不值得被爱,我是否安全,我对别人是否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共情与回应,理解和看见孩子的内在感受。
行动比言语更有份量,父母的疼爱体现在行为中,是表达鼓励,是欣赏,嘘寒问暖,情感的回应,是对孩子投注的每一次关注和安抚。
举个例子,当孩子回到家里,哭着跟你说,「班上有同学欺负我。」
你心情好时,可能会问,「发生了什么?谁欺负的你?老师知道吗?」
你经历了糟糕的一天,还能做到平静地听孩子说吗?
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你别一天到晚说别人欺负你,是不是你自己也有问题!」
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可能会堵住孩子许多次向你求助的嘴,直到悲剧的发生。

当你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烦躁和低气压,你可以参考这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澄清事实——表达对TA的理解和看见——提供下一步的方案。
比如,“妈妈这会儿情绪也不太好,但与你没关系,妈妈看见了你的难过和生气,我们都花一点时间消化和平静下来,过一会我再听你说一说好吗?”先关照好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再和孩子的感受在一起。
父母应当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表达其难以说出口的复杂感受,陪着孩子探索如何应对和消化,陪孩子长大。
2、从心理上逐渐分离
孩子只有内心层面真正完成和父母的分离,才会成就自己,寻找自己一生的意义。
青春期的少年,总是要在经历冲突中寻找自己,他们的首要心理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多大程度上坚持自己的想法,多大程度上认同和顺从外界的要求。以此确立自己的需要、情感、边界、信仰、价值观,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个体。
对父母而言,看着孩子长大、离家、成家,这是一个丧失的过程,一个不断面对自己的期待落空的过程,是值得悲伤的,必然焦虑的体验。
不去强迫子女完成自己的心愿,不会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为其自己的人生负责。TA受伤了,你递上创口贴,送去医院包扎;TA委屈了,你耐心地倾听,但不责骂;TA犯错了,你告知TA规则和边界,但不过度控制。
电视剧《小欢喜》
父母真正成就自我和孕育另一个生命的过程,不是挥舞着鞭子驱赶,不是牵着孩子的人生演一出戏,而是做其人生路上的喝彩者,递送补给的支持者和引导陪伴的生命教练,给孩子提供一个足够稳定的、安全可信的、有边界但不过分僵化的容器环境,孩子自有其智慧发展天性,更有韧性地迎接未来风雨。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当你为了孩子努力提供抱持性的养育环境时,你也是在为你自己疗愈成长中缺失的关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