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张个嘴,撂个豆
这是村庄物语第230篇原创推送
皖北地面上,“旱改水”之前,很多地方都是“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水稻越过淮河北来,大豆的面积缩小了不少。近年来,全县只维持在二三十万亩的样子。
大豆是油料作物。皖北人家的食用油,第一等好的,就是大豆油。曾经,皖北人吃过菜籽油,棉籽油。但感觉都没有大豆油好吃。近一二十年来,因为产量不高,比较效益不咋样,大豆的种植让位于水稻,以及别的经济作物。物以稀为贵。用“小榨子”这样传统工艺榨出来的纯豆油,价格不菲。有些人,已拿它当作送礼佳品了。
正因为大豆在皖北大地广泛种植,庄稼之中,皖北农人跟大豆的关系,似乎更为亲近一些。收成好的时候,打下来的大豆,又大又圆,黄灿灿的。人都说成“金豆子”。几十年前过年,村子里有孩童的人家,都要打发孩子在正月初一,挨着门头拜年。主人家给拜年孩子的,有瓜子,花生,也一定少不了一把炒豆子。那炒豆子,略微有些裂皮,还有些咸味,张开嘴撂一颗进去,嘎嘣嚼起来,满嘴喷香。
也许,皖北农人从大豆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或者灵感,创造出一些与之相关的俗语。其中头一句,我想说说“张个嘴,撂个豆”。
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分。亲疏,取决于血缘关系。这就有至亲、近亲、远亲的区别。远近,则是人们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两户人家、两个人的关系近,人说近乎。近乎再近一层,就是热乎。过去,皖北人说成“热的跟袄套样”。到了这一层境界,基本上就该“张个嘴,撂个豆”了。一户人家遇到了难题,比如资金困难,只要张了嘴,另一户人家一般不会说“二话”。需要多少,人家都会尽其所能满足。他们之间,“热的跟袄套样”啊。如果让张嘴的一方“掉地下”,情分上哪能过得去。
听出来了吧。“张个嘴,撂个豆”的俗语,该就是有求必应的形象说法。在这里,一方“张个嘴”,另一方“撂个豆”。双方的嘴和手,配合得如此默契。其实,憨厚实诚的皖北人之间,“张个嘴,撂个豆”,并非必须有关系热乎的前置条件。很多小而言之的“张个嘴”,哪怕对方是陌生人,也都会“撂个豆”。比如上了年纪的人拉车上坡。他“张个嘴”,或者他不张嘴,旁边的行人一定会“撂个豆”,帮他推一把,绝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的道理。
是不是可以说,“张个嘴,撂个豆”,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皖北人互帮互助的品行呢。一张嘴,一撂豆,就是一幅淳朴的风俗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