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眼看易之12:潜跃进退,自在职场
唐朝有一位皇帝据说是因为“太傻”而被奸臣们扶持上位。当然,他不是真傻,而是装疯卖傻,而且这一装就是三十多年。这位传奇皇帝就是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李忱出生于公元81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生母郑氏本是宫内一名宫女,因为受到宠幸怀孕。李忱从小就不爱说话,总是一副木讷的样子,宫中人都认为他“不慧”不聪明。其实,这是母亲郑氏传授的保命之道。因为李忱小时候常常梦到自己乘着金龙飞上天空,他告诉母亲后,母亲嘱咐:“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千万别再说出来。”
李忱三位侄子即位皇帝,可性命都不长,短短数年相继去世。唐武宗去世后,由于事先没有立太子,强大的宦官势力又左右朝政,最大的宦官马元贽力推“傻子”李忱即位,以便轻易掌控。公元846年,36岁的李忱即位皇帝,史称唐宣宗。宦官奸臣满心以为阴谋得惩,没想到这个傻子皇帝英明果决、冷酷善断,登基后首先清除了宦官阉党势力,之后大力整顿吏治,勤政爱民、厉行节俭,使唐朝得以中兴,出现“大中之治”,人们都认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再世,称之为“小太宗”。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
从李忱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把《易经·乾卦》运用得炉火纯青。从潜龙于渊到飞龙在天,其间“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作为一名皇家子弟,为达到目的,忍常人所不能忍,做事深谋远虑,韬光养晦几十年,最终得以能当上皇帝。在当今时代职场中,为了成长、升职,是否也应该学习这种做法呢?
都说职场复杂,事实上职场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职场里的那些人,越是大型企业这种感觉越是明显。在复杂环境之下,我们是否也应该变得“复杂”呢?大多数答案会是肯定。其实这种变不是坏事,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必须做出的改变。
那么,初入职场该如何变?进入职场多年事业不见起色该如何变?已经达到事业高峰却突然遭遇辞退又该如何变?企业的发展随着时代在变,更别提职场的人事调动瞬息万变了。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是可以适当地从乾卦中得到一些启示、用上一些小小心机的。
当然,这种小心机并不是要我们装疯卖傻,而是在职业道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循序渐进。初入职场时,踏实工作、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广泛地熟悉一下公司各个方面的业务,尽量不要有所表现,出了成绩不要争功,遇上挫折不要气馁,时而碰壁更是家常便饭,都要及时调整心态。勤奋、踏实、认真耕耘的人,待时机成熟,自然就会有“贵人”相助。这时职位上小有升迁,肩上的职责加重一分,承担的责任自然更多,身在职场中的你更应把重心放在工作中,而不是去钻营关系,唯有过关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品行才是日后进一步提升的基石。
可是,有些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有些不太满足,当达到了某一个高点之后总想继续往上,现实却往往给了理想一记沉重的耳光,将人打回原形。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当然很多,有的是能力不足却执意一试,有的是时机未到便采取了行动等等。为了避免此类情形,届时是退是进,便要审时度势,仔细考量自己,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不是当皇帝的人选,就要做好当臣子该做的事;既当不了皇帝,也不愿当臣子,就应另觅他途;如果不是当皇帝的人选却执意要去挑战皇帝的权威,其挑战的结果在历史上都清晰明白地记录有诸多事件,轻则丢官罢爵,重则家破人亡、丢掉性命。
《易经·乾卦》的六爻所告诉人们的便是同样的道理,人生旅途漫长,在职场何时该潜、何时该跃、何时该进、何时该退?唯有清楚地认清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大环境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历史上的李忱只有一个,我们不是李忱,更未身处权利中心,所争的也不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对现实社会,装疯卖傻求升职绝不可得,但韬光养晦适时跃却可以助我们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