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欲是人类本性?
眼看已经到了年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开始准备收拾房间、大扫除之类的习惯?
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不少小伙伴都会突然发现“哇哦,我居然买过这个!“或者”去年双十一囤的洗脸巾至今还没用完呢~”等等问题……
Ramann Shukla被媒体称为「英国最大的囤积者」
相比较很多影视作品或者文章中的超夸张“囤积癖”,我们日常的这些囤积“小癖好”,似乎显得不值一提?
小小的囤积癖,大大的不安与焦虑
记得留学的第一年,我生活在卢瓦尔河谷地区的一个小城市,没有巴黎那样便利的中国超市和购物环境,全市也只有两家大超市以供大家选择。
我似乎在那个时期热衷上了囤积食物,冰箱和储物柜一定要填满,才可以觉得安全,为了可以去超市买特价促销,甚至会上午翘课,就为了抢到某款买一赠一的卫生纸。
更会令我情绪决堤的是“国内带来的特产”,看起平常的康师傅老坛酸菜面、泡椒风爪、红色玫瑰豆腐乳(十年前的法国小城市,通常只能买到韩国泡面和那种南方浅黄色的腐乳)都显得弥足珍贵。
伴随他们的渐渐减少,我的安全感就会被瓦解,焦虑和不安会慢慢笼罩我。
一定要家里花了好几百的邮费,邮寄给我,才能稍微缓解一些低落的情绪。
甚至因为只有一包老坛酸菜面了,而蹲在地上失声大哭……
现在想想着实有些好笑,但是那种依靠囤积物品,保持某种与世界的连接和安全感的自己,那些哀伤的情感,也确实蛮让今天的我感到心疼的。
因为从未离开过家,初到法国没有朋友却又不愿向家人承认脆弱的我,似乎只有利用囤积物品来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被包围感,而一旦那些东西不在了,我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也斩断了。
那是我“被爱”的象征,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
囤积能令你感觉“更安全”吗?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上看,“囤积”似乎体现着一种原始的生存本能。
对于最初以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时期,将食物囤积起来,或者把猎物幼崽圈养驯化“囤”起来,才是在无法打猎到食物时保障生存的方式。
即使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的基因里,也一定是带有一些“囤积=安全”的部分在的。
我们从心理角度看“安全感”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是我们对于环境所产生的安全与否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关乎生存的安全感”。我是否需要担心自己会受到真实的物理伤害,遭遇某些不测等等,就像是很多创伤后遗症的人,往往会对于某些事物或环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无法停止·停不下来的囤积狂》
第二种则更多是来自于“关系中的安全感”,在与外界的互动和交流中,我们需要感受到对方的接纳、信任、爱。我们需要相信对方不会抛弃我们,比起物质的安全感缺失,这种建立在关系中的安全感,往往是很多现代人所缺失的。
当我们在精神上感到不安全时,人们就更容易转而寻求物质上的满足,渴望营造出一种“我拥有的比我需要的多”,所以我什么都不怕,我很安全的假象。
《熬鹰巴士》节目中“周诺”为囤积狂
依靠具象的物质来保持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以及寻求一种对世界的“可控性”(当然,往往结果是徒劳或适得其反的)。
当我们缺乏对亲人的安全依恋时(就像是第一次远离家庭去国外生活的我),就很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以填补这一空白。
囤积癖的极致——死在120吨垃圾中的囤积癖绅士
很多人认为夸张的囤积行为与经济和生活习惯有关,很多囤积癖案例的主角都是老人,让人下意识关联到他们几十年前的贫苦生活经历。
其实并非一定如此。
但说到“囤积癖鼻祖”,二十世纪中叶的这两位英国绅士绝对能赢过大多数人——他们死后警察清理出超过120吨垃圾,论财力之雄厚、中毒之深远,绝对让大多数人望尘莫及。
科利尔兄弟出生在美国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家庭,二人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海事法律,和工程与化学。而1930年代的大萧条打乱了原本稳固的阶层,大量贫民和黑人涌入原本属于富有阶级的社区,兄弟俩所在的哈林区就是典型,犯罪率显著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被打破了。
原本受过良好教育,中产家庭出身的兄弟俩,开始拒绝与外界接触,大量囤积物品和垃圾在自己的住所。这种怪异的行为引来了很多邻居甚至媒体的好奇,而这更加重他们的不安全感。
于是安装护栏、设置陷阱、辞掉工作、拆掉门铃和电话、开始以收集并食用垃圾为生。
直到1943年3月21日,由于有人报警他们家长期散发腐臭味道,纽约警察才强行进入了兄弟俩如迷宫一般的家,花了5小时才找到已经死亡10小时的哥哥,而这并不是真正腐臭味的来源。
19天后,警察才在清理了84吨垃圾之后,发现了弟弟已经死了很久被老鼠啃食的尸体,这才是邻居们闻到的臭味来源。
而之后的整个清理过程,警方共清理出超过120吨垃圾。
如此极致的“囤积”,确实已经远超过很多情况下我们“可控的收集愿望”,杂乱的堆积和垃圾的储存已经发展到病态的程度,这背后的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混乱的囤积到底有哪些心理影响?
研究发现,“强迫性囤积”通常有三个特点:
1.非常依恋囤积的物品来完成“自我认同”;
2.依赖物品来建立与过去的某些人或事件的“连接”,一旦“丢掉了某些物品,我就失去了这些感情、记忆、连接和关系”;
3.有着强烈愿望,对物品追求“完全的控制”,并认为它属于我,我需要对它“负责”。
同时,杂乱的囤积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1)杂乱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
研究者就发现,当人们越是约定俗成地将“整洁”与“成功与快乐”建立联系时,脏乱的环境越是会加重人们的焦虑感,而这种感受是会传染的。
与杂乱囤积癖好的人相处,他们的亲友或者邻居也会遭到情感上的损失,感到尴尬、痛苦、焦虑,更有可能被“传染”囤积癖。(因为,有研究指出85%的囤积癖患者有一个以上的直系亲属也有强烈的囤积倾向,当然这个数据,目前较难确定这些“传染”是来自遗传基因还是生活习惯的影响。)
2)抗拒和拖延整理,暗含着内心对生活的不满。
《当代心理学》曾发布的研究说明,几乎在所有年龄段,拖延症都和杂乱无章的囤积之间有着可见的关联;同时,对生活的不满或负面情绪越多、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无能为力”和“失控感”也会大大增强产生杂乱堆积和囤积癖的概率。
3)“杂乱”并不会令我们更有灵感,反而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
似乎总有些“传说”会认为艺术家们更喜欢“杂乱的环境”,这似乎显示出一种灵感的迸发,或者自由的创造力。
但其实,当我们思索“心理意义上的家Psychological Home ”时,这个Home应该反应出我们的自我认同,并且使我们肉体以外,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延展。
因此杂乱的囤积,并不代表着更多“自由的灵感”,反而会削弱我们的心理健康,扼杀我们的幸福感和创造力。
4)囤积得越多,割舍就会变得更难。
就像上面说到的“家”往往是我们自我认同的体现,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并且也将“自我”、“环境”、“他人”可以保持较好的区分。
而当我们过分沉浸在与这些物品产生关联的时候,囤积变得越来越严重,寄托的情感越来越多,“分离”也开始变得艰难。
电影《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甚至会产生激烈的分离焦虑,就如同与某些人的分手,某些关系的断绝一样“心痛”。
囤积癖还有救么?
目前治疗“囤积癖”最普遍的是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矫正我们的认知来改善心理问题,这一过程需要患者与咨询师共同合作,根据问题的严重性来决定治疗的周期。
同时,对于这些“囤积者”的家人,想要纠正他们最好的方法一定不是偷偷扔掉那些“收集品”。这会增加焦虑和不安,很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作为囤积爱好者的你,希望在生活上做出一些改变,也可以尝试综艺《新奇的整理》里提到的一些方法,这对于大众改善自身“囤积问题”是有帮助的。
韩综《新奇的整理》
1)尝试将你的“收藏”送给别人,为他找一个新家,减少“愧疚感”也减轻分离焦虑。
2)把这些美好事物和回忆拍成照片,是节约空间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3)清点你的“收藏”,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同款或类似款,将他们找出来放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的“规整计划”。
4)“二八法则”:我们通常80%的时间只穿衣柜里的20%的衣物,我们需要面对和承认,剩下的那些可能确实是过时的、穿不下的、买错了的糟糕单品。
5)看到Plan B,例如你想扔掉一条买了很多年没穿过的裙子,想想如果真的需要出席正式场合我们还能怎么办?例如:穿另一条或租一件。
6)从小角落、小物件入手开始“扔”,会更容易些。
7)尝试“分离实验”,如果丢弃某些带有回忆的东西确实太难,尝试把它放在一个不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它消失在视野内,看看分离是否真的那么痛苦。
8)小心这些容易得到却很容易造成“囤积”的物品:免费赠品(例如一次性餐具和酒店三件套)、旧的电子产品、衣服的标签或备用扣子、看似有用的塑料袋盒子、各种吃了一口或者没开封但已经过期的食物、与不良记忆有关的物品,等等。
他们应该是我们首要需要清理的物品。
电影《时光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不要收拾烂摊子。我知道一切都在哪里。”
所以“囤积”到底是不是问题,很多时候是由你是否可能很好的“自洽”决定的。
而如果囤积的问题已经让你觉得不适,或者为生活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尝试改变,或者来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都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雨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