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一人有福,托载满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村庄物语第367篇原创推送
2020年初的疫期,宅也是宅着,我着手整理明清间的本地旧志序跋。成一篇,在我本人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篇。首篇,即为明万历间知县张大业的序文。
旧志显示,这位知县大人在凤阳府颍上县任职期间,有一年凸现奇观:蝗灾遮天蔽日过颍,但于本境秋毫无犯。当时,记载这个事的《送飞蝗记》,有一段生动的描写——
父老子弟咸举手加额为公颂曰:“古有善政。蝗不入境,足以占政矣。今入而不入,公之政为何如耶?”公避席谢曰:“何有于我也!何有于我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字里行间,都见这位知县有德,谦逊而不揽功、不贪功之德。
我把张大业的序文,在号上发出来。远在一百多里路外的冯传礼老先生在微信后面跟帖:一人有福,托载满屋。
看见“有福”,我一瞬间想起了一个叫“油夫”的人。
我老家村里,从前有自“北乡”落户的爷俩。姓顾。老的叫老顾,小的叫“油夫”。他们干的是木匠活。我那时很奇怪,那小的怎么叫个“油夫”的。他家又不是打油的,卖油的。跟油,一点儿都不沾边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后来才知道,他名叫“有福”。记得“有福”,好像有点愣症,人都经常拿他打趣。还记得老顾,木匠活做得好,还是个热心肠,给没结婚的光棍介绍对象。他走村串户,人脉广一些。他给傻儿子起名“有福”,是寄托了他作为父亲的盛大希望的。
20世纪80年代,老顾爷俩回归原籍去了。只留下了“油夫”的传说。老家人还说,“油夫”还有“有福”,都是有德啊。
我弄这一段插曲,想说的是:皖北农人所谓“一人有福,托载满屋”,是用有德垫底子的。有德之人,才有福气,他的福报才丰厚。不是过年时贴个“倒福”,福就到了;更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样的张扬跋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皖北农人看人识人,首重德行和德性。老实,本分,正干,厚道,都在其中。有德之人,必将有福。不只他自己有福,一大家子人都跟着有福。这是因为,那个德性在底下托着载着,想事事成,干事事成。
从“一人有福,托载满屋”,我还想起“厚德载物”。或许我的理解有些浅陋。我总是觉得,它们之间,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区别可能在于,“厚德载物”是哲学上的宏大叙事,而“一人有福,托载满屋”,则是皖北农人修身修德的朴素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