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二国不收
这是村庄物语第351篇原创推送
2020之初的疫情防控期间,我所在的一个小区业主群里,有人询问:他想去老家办个急事,需要哪些手续,由谁开具证明?
有人回复说,拿身份证到社区开证明。
很快也有人提醒说:要慎重啊。开证明可以出去,问题是你老家的那个地方,认不认还不确定。如果不认,他就不让你进去。回来的时候,他也开不了证明。你回来,没有那里的证明,也进不来。弄成二国不收,就麻烦了。
这位好心人的提醒,不经意间道出了一句俗语:“二国不收”。我记得从前的皖北农人,就把那不怎么受人欢迎,找不到归落的人,称作“二国不收”。
1980年代初,到处都在搞土地到户。到户之前,有个到组的过渡——也就是分组,几户十几户分成一个生产组。基本上,分组都是按照居住的远近来分,且有着自找对象、自愿组合的意思。
在我老家,好像有几户人家,进不了组,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个组。村人的原因,也直来直去:他那一家子都是难缠头。于是那几户人家,就悬着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生产组。人都说,他这就叫“二国不收”。
我还记得,跟我般大般小的某一位。人很聪明,歪点子甚至坏点子特别多,就是念书上学不行。是上小学几年级吧。都开学好些天了,就是没有班级接收他。我们这些小伙伴,也都明里暗里,说他是“二国不收”的。
当然,最后他还是进班了。所以有开学时的一番折腾,是因为几个老师,有意别一别他的性子,给他敲一敲警钟。
1990年代,我见识过一位“二国不收”的人。一个熟人,在乡村小学教书。不知道他走了哪个路子,越过县这一级,借调到市里面的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好些年。每一回见他,都是意气风发,气昂昂的模样。
只是,他的调动问题,一直都没能解决好,就那么个悬空状态。后来到了认定人员编制的时候,市里的那家单位不承认,原先的学校也不接纳。有一回在街头见他,他自嘲成了“二国不收”的人了。
再后来,他这个“二国不收”的人,终于还是在原先的学校入了编。但曾经“二国不收”的经历,叫他惶恐过好一阵子。说起来,都直摇头。
据说古时候的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一些脑袋瓜好使的人,在很多国家游说,售卖他经世致用的学说,以期获得赏识,取得认可,或者弄个展示本领的平台。其中的一些人,成了为国君或者诸侯出谋划策的门客、卿客,但也有人始终找不到知音,寻不着落脚之点,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结局。
如果顺着皖北农人“二国不收”的话说,那些“无用武之地”者,该是“多国不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