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湄脞録︱猴掰眼
颍湄脞録︱猴掰眼
颍湄脞録 引言
颍水之湄的皖北颍上县,临淮跨颍。古往今来的颍上人,在这一片“胜似江南”的沃土上,繁衍生息,创造文化。特辟颍湄脞録,专门整理这一方水土上的各式民间小典故。
猴子的栖息地,有山有林。临淮跨颍的颍上县,一马平川。假如猴子在这里出没,久了,我猜它上蹿下跳的攀爬技能,很快就会退化,丧失。
也许,从前的颍上人,是从耍猴人那里,跟这个精灵,亲密接触的。
那时候,南来北往的耍猴人,经过这里。走村过镇,合适的场合下,就会稍作停顿。拉开阵势,耍上一番。顺带着从老少爷们处,弄点粮食度日。
记得有一回,我老家庄上,来了一铺耍猴的。三人一猴。小猴子在一根竹竿底下,挤眉弄眼翻跟头;小女孩由底下爬到高高的竹杆顶上,好像头上还顶个盛满水的瓷碗——这又是杂技表演的架势了。
底下的大人问小女孩:你怕不怕?
小女孩答:怕!
又问:你怕啥?
再答:怕大爷大娘不给红干(红薯干)。
就这一句话,惹得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
据说那一回,庄上的很多人家,给出去的粮食都要多些。人都说,小女孩的那句话,听着惜怜人啊。
闲篇扯多了。小猴子活泼爱动,挤眉弄眼是常态。许是颍上人由此受到了启示,发明了个“猴掰眼”。
颍上人描述一个人聪明伶俐,常说“刁”。尤其是对聪明的孩童,一个“刁”说出来,怎么听都是舒服。而何为“刁”?他们就像注解一般,说是“跟猴掰眼样”。
在颍上,无论是“刁”,还是“猴掰眼”,就其感情色彩而言,不同的对象,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刁”中的褒义成分,较为恒定。就算特定的语境中,贬义的色彩也很淡。
而猴掰眼就不同了。除却面对孩童,它基本上就停留在具有明显的厌恶层面,不改不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