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怎么安排最养生?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经络所属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律、时相特性。先贤以子午流注为基础,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午流注口诀》
1、子时(23:00--1:00)足少阳胆经,中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升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阳气升发的缘故。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但非常活跃。因此最好在11点前睡觉。
2、丑时:(01∶00~03∶00)足厥阴肝经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最好的养肝、保肝之法。人卧则血归于肝。凌晨1点-3点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长久熬夜对我们的肝胆都会造成很大伤害。如果昨天有熬夜无论第二天怎么休息脸色还是会暗淡无光,这也是身体没有及时排毒而造成的。
3、寅时:(03∶00~05∶00)手太阴肺经,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需要深度的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此时阳气生发,宜顺其自然。如果在这时醒来,可以平躺在床上,平静地闭上双眼,放松,深呼吸,感受气体的吸入和呼出,胸廓开合,有利于肺完成新一天的宣发肃降。
4、卯时(05∶00~07∶00)手阳明大肠经, 此时大肠经最旺盛。肺将充足的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此时起床,饮一杯温水,自右下腹起绕脐周顺时针揉腹30转,有利于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也可以在这个时段进行有氧运动,如户外慢跑、或太极拳、八段锦等,同样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脏腑机能。
5、辰时(07∶00~09∶00)足阳明胃经 ,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机能休整的过程。辰时吃餐,就是要补充日间活动所需营养。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胃不好的人,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餐后顺时针轻揉腹部30转,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吸收机能。
6、巳时(09∶00~11∶00)足太阴脾经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它们一阴一阳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辰时吃进去的早饭会调动脾的运化功能,除了吸收水谷精微,营养全身,还有利于脾气的生发,让人精力充沛。同时这个时间也是人一天中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高峰,是高效工作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7、午时(11∶00~13∶00)手少阴心经,传统养生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一阴生。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此时心经当令,心的气血充盈,心神得养,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神志清醒、精神振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8、未时(13∶00~15∶00)手太阳小肠经,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分清秘浊、吸收精华,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喝一杯茶,以帮助小肠分清泌浊。
9、申时(15∶00~17∶00)足太阳膀胱经,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有助于排出身体毒素与“火气”。
10、酉时(17∶00~19∶00)足少阴肾经,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肾藏生殖之精与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可以选择食用黑豆、坚果、黄鱼等归肾经的食物。在此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功法锻炼,如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等,梳理通身元气,由动转静,与天地一同进入阴气渐盛的状态。
11、戌时(19∶00~21∶00)手厥阴心包经,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此时阴气正盛,睡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有助于温通全身气血运行,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揉心包经,效果最好。 静坐闭目,意守心包经之募穴“膻中”5—10分钟,然后右手自左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内侧轻柔按摩至手心劳功穴10分钟,同法用左手按揉右上肢。
12、亥时(21∶00~23∶00)手少阳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屈膝而卧,渐渐入梦。“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休息,百脉皆可修养。此刻拥有好的睡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才可以让子时的阳气发。
从亥时(21:00)开始到寅初(3:00),是人体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此时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相当于一天的“冬季”,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子午流注以中国古代哲学“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基础,不失为一种指导养生的理论方法。顺应自然规律来养护生命,必能行之有效,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