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心态与战略/“傻傻分不清楚”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逻辑 人的“思维”和“情绪”有各自的运作模式,不能混淆。 人的“手”和“脚”有各自的功能,无需对比优劣。 学习绘画,政治,和数学,都有各自的方法。 不要用“道”去解决“术”的问题, 也不要用“因”去解决“术”的问题。 同样“术”也无法解决“道”和“因”的问题。 它们是每个人内在的三个系统,独立运作,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逻辑”。 但因为这些系统都存在于人的内在,看不见又摸不到,所以经常彼此混淆。 “因”是“为何要做这件事?”也就是愿景。它决定了我们的使命感。 “道”是“我要以何种心态做事儿?”它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感受,以及带给他人的感受。 “术”是:“我要如何做?”,也就是具体的,有效的,关键的目标和执行。 我对“战略”的理解,就是在术的层面,执行的层面,针对当下面临的困境,认真的分析内外部环境,寻找到真正的破局点,对目标进行取舍,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去突破关键点。 在《好战略与坏战略》一书中,讲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以下为书中内容) 关于没有战略却能实施有效领导的例子,请看一看儿童十字军。这项运动起源于1212年。 很多人觉得“术”好学,“道”不好补。 就好像在说:“聪明人满地都是,善良人不好找。” 但事实上,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就像人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一样,同样重要,无需分高下。 在彼此之间比出优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难道人不可以即聪明又善良么? 知道“为何做”和“以什么心态去做”是很重要的,好的愿景,以及正确的态度是把事情做好的基础。 它们能让自己和他人更有使命感,更认真,更愿意付出。 但以此证明“术”是花拳绣腿,其实是一种偏见。何为“因,道,术”。
对术的忽略
当时,法国有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名叫斯蒂芬。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召集一帮孩子前往耶路撒冷,将那里的穆斯林驱逐出去。他觉得横亘在他们前面的大海一如当年摩西面前的大海一样。听他讲过愿景和目标的人,无不为他的激情和口才所折服。关于斯蒂芬这个愿景的消息后来传到了德国,一个名叫尼古拉斯的德国年轻人组织起了自己的十字军。他的愿景是感化那些穆斯林,而不是占领他们的土地。两位年轻而魅力十足的领导者招募了一批追随者之后,便开始了艰难的旅程。
斯蒂芬的“大部队”艰难跋涉了几个月,终于到达了地中海沿岸城市——马赛。在那里,他们设法登上了7条船。后来,两条船在海上失事,船上的人全部遇难。另外5条船遭到穆斯林的袭击,所有人都被变卖为奴隶。
尼古拉斯率领两万名德国儿童首先向南进发。到达罗马时人数大减,但大多数人依然深信他们能够返回德国。到最后,只有少数人回去了。结果,那些死去的儿童的家长绞死了尼古拉斯的父亲。
有魅力的愿景的确能够打动人,这是无可否认的。而且,这种愿景非常有助于克服人的惰性,能够激励人们行动起来并牺牲自身利益。但在1212年,同其他很多次举动一样,数千人付出的牺牲却是徒劳无功的,没有达成既定目标。对术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