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道陵天师在岭南“丹灶山” 炼丹
地方史料考证
论张道陵天师在岭南“丹灶山” 炼丹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摘要】:东汉末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确到过汉代富川县的丹灶山进行修道。因丹灶山不是名山大川,道教书籍只记载在名山修道的历史,忽略了张道陵在江西贵溪云锦山(龙虎山)十年成道后,先到南越富川的白云山(又名浮云岭、因炼丹后又名“丹灶山”),再到嵩山,后入蜀的过程。以致包括北宋苏东坡等出现个别的质疑;又有错误把晋初时期回江西龙虎山“开坛”的第四代天师张盛作为在丹灶山修道的天师;当今本地个别人文爱好者,不仔细考究张道陵的修道过程,错误把张道陵飞天前一年都还没有离开蜀地认为还在“丹灶山”、误把张道陵的道徒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建 “旧宅”的时间作为张道陵初到丹灶山的时间、并错误作为当即建造“丹霞观”的时间。这都是出现矛盾与不符合实际的说法。经考证,本文认为:道教创始人张道于陵建武十年出生,二十六岁任江州令,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修炼三年。永元初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道陵都婉拒了。后与弟子王长一起,从河南到淮河桐柏太平山,永元二年(公元90年)从淮入鄱阳湖溯信江入江西贵溪云锦山,三年而神丹成。六十岁时,前往南越苍梧郡富川白云山结庐修炼,“又去了河南嵩山”,隐居数年;顺帝年间(126~144)入蜀,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2年)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桓帝时在青城山,永寿二年(156)升仙而去,时年123岁。张道陵离开丹灶山到嵩山后,其道徒于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在白云山峰下富水河畔并建宅修练。第四代天师张盛的道徒到此后,改旧宅为“丹霞观”庙(又名天师观)弘扬道教。后人称呼白云山为“丹灶山”,并把白云山山峰下建宅地称呼为“云台峰”。
关键词:天师 龙虎山 丹灶山 嵩山 青城山
岭南苍梧郡富川县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县到南朝期间,县治在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富川县治已迁至今公安里太村一带。东汉末期,张道陵天师从江西云锦山(龙虎山)徒至富水河畔白云山(又名丹灶山、浮云岭)山麓白霞村、“云台峰”一带修道。张道陵至嵩山后,其道徒于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留居白云山山峰下富水河畔并建宅修练。第四代天师张盛的道徒到此后,改“宅”建为 “丹霞观”庙(又名天师观)弘扬道教。
相传丹霞观一带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祖师的栖所,位于今广西钟山县(古苍梧郡富川县)古道即今思勤江(富水、又称富川)中游的西岸白云山之东侧炼丹。明初广西都指挥使韩观遣千户廖春等镇压富川“瑶蛮”盘大孝起义,钟益为军户落居在富水一带,明朝万历年间钟益后人在丹霞观的左边建“钟益伯公堂”(见本文作者2016年8月20日《明洪武二十五年钟益碑文历史考证》一文)。
一、史上记载张道陵在丹灶山炼丹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灵溪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岗,南流经其县东,又南注漓水”,富川立县到南朝的县治在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富川县……灵溪水,今名富水,去县西二里”唐时期的富川县县治迁徙至公安镇的里太村一带;(唐)徐坚《初学记●卷八 州郡部 ○岭南道第十一》:“【贺水 富川】《湘州记》曰:临水经临贺县东,又南至郡左,合贺水”。此后的思勤江已经从灵溪水称呼为富水,而此后宋时期的富川县治前的“今富江”一直称呼临水。
北宋初期乐史撰的《太平寰宇记》载:“富水在富川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废县,其水灌注田畴,居民丰赡,故名”;证明此时,宋初期,富川县治迁移至临水旁边的“钟山”。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的《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富州 《十道志》曰:富州,开江郡。秦桂林郡地。二汉属苍梧郡。梁为开江、武城二郡地。陈置静州,改开江、武城二郡为逍遥郡。隋平陈,并废,唐又置静州,贞观八年改为富州,因富水为名。”;宋《太平寰宇记》又载:“《十道志》曰:思勤县,下。南至州一百四十里。圣历元年分龙平县置,二年于县置武安州,开元二年废,以县属富州。 富川水,在县东五十步,南流”。《十道志》,全称为《十道四蕃志》为唐代武周时梁载言所撰。
清顺治二年(1645)开馆纂修的《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富川府东少北。元属贺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西南有钟山,县旧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於旧治。北有秦山,接湖广道州界。东北有氓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江华县分界。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检司。……昭平府南少东。万历四年四月析平乐、富川二县地置。五年又析贺县地益之。东有五指山。又有漓江。又有思勤江,下流入於漓江。东南有龙平县,元属府,洪武十八年废。”,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钟山,县西南七十里。富川县旧置于此。上有石,叩之如钟,因名。今边蓬寨巡司置于此。又白云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旁有丹灶山,下有灶溪水,《道书》所云丹霞福地也”;证明明朝的富川县治从洪武二十九年迁徙今日之富川,把“灵溪水”、“富水”、“富川水”称呼为“思勤江”、“灶溪水”;“钟山”旁边的临水称呼为“富江”。
光绪年间修的《富川县志》记载:“富江在富川县西,又南经昭平县东北,谓之思勤江,源出灵亭乡桃母岩,一名灵溪水”;清《广西通志》:“县西百里,地名沙平白槁涧出焉水,俱南流入于漓,亦谓之沙江,南流经白霞寨,又南至思勤废县与韦峒浊水汇合,又西南一百二十里至昭平县东北入于漓江,盖富江也”。证明清朝也把“灵溪水”、“富水”、“富川水”、“思勤江”称呼“富江”。
早在唐代时期,莫休符著有《桂林风土记》,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志。记载:“张天师道陵宅:天师旧宅在贺州。道箓以为元中大法师,令以宅为庙。庙中有美异果实,有人食之无患,唯不可采,取必致祸也。”,这是比“中华道藏”中留藏的元朝的赵道一修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及清代吕抚编写的《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时间更早。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箓,缄而佩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载:“时有神仙降之,奇烟异香,每见闻于庭宇,因言入静之时,有青童引入,至天中高山之上,朝谒老君,见册命张天师为元中大法师,以代尹真人之任。”(见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二·纪传部·传十》)。
北宋开宝四年(971) ,富川县治迁徙至钟山(山名。《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载:“西南有钟山,县旧治于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北宋开宝四年(971) 冯乘县废”前的富川县在今钟山县一带,而今日富川县原大部分地域原分属苍梧郡谢沐、冯乘二县范围。《富川县志·古迹》记载:“龙平县一六都牛庙寨后,明嘉靖间,里民钟秉釜掘地得龙平县印送府贮库,梁之静州及龙平郡,唐之富川皆治此”,结合《水经注》的描述,说明富川汉代立县的确在牛庙寨后。(详见本作者于2018年7月10日《古富川与古龙平的县治治所变迁》一文)。宋富川县治不远处的碧云岩摩崖石刻上,有宋代蒋燮的刻诗诗曰:“汉室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在山中。暮云凝合无非锁,俗骨腥膻自不通。束火杖黎深杳杳,袖椎敲石喜囗囗。若为化作双飞鸟,得与郎官继此风。”;陈延龄,宁宗嘉泰间为富阳县丞(清光绪《富阳县志》卷三)。〔宋代〕陈延龄《丹霞观》诗曰:“苍筤林深羽人观,正傍严陵旧钓台。山中白云夜或起,洞口丹霞昼不开。双成吹笛驾鸾下,葛翁掷杖为龙来。仙风道骨我亦有,姹女婴儿君可猜。”。
明朝时期,在丹霞观的后的白云山,有明朝诗人张纯题诗《白云山》:“白云山上白云遮,原是清神道士家。甲乙艾荒微有字,丙丁羌老更无华。药泉细掬晨蒸术,丹石空明夜走砂。负客不知何处去,数声啼鸟隔烟霞。”。
明《大明一统志·平乐府》卷八十四:“丹灶山。在富川县南一百二十里,下有灶溪水,昔张道陵取此水炼丹,至今丹灶犹存。”。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载:“钟山,县西南七十里。富川县旧置于此。上有石,叩之如钟,因名。今边蓬寨巡司置于此。又白云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旁有丹灶山,下有灶溪水,《道书》所云丹霞福地也。……思勤江县东北百里。《志》云:源出富川县界丹霞洞,流经白藁涧,至思勤废县与韦峒浊水江合,又西南入于府江。”。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平乐府山川考一》载:“白云山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乃丹霞福地。龙溪山,在县北五十里,龙溪之水出焉。丹灶山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下有灶溪。相传汉时张道陵取此水炼丹,至今丹灶犹存。宋陶弼诗:羽客朝元地,遗坛古树中。炼成丹灶在,骑去鹤巢空……钟山 在县七十里。镇城之中,其石扣之如钟,因名……长标岭,去县九十里。唐李靖次师于此。人德而立庙,今有祈祷辄应……富江,发源于灵亭之乡。迤逦而南,合神源之水。东经于县治,会贺水而入于海,其中多石。桥头江 在县南三里,泸溪之水出焉。东流注于富江,以下又合将军之水过峡头至钟山,会贺水而入于海……灶溪 在县南,张道陵取水炼丹之处……”
清光绪十六年修的《富川县志》记载:“张道陵字辅汉,汉留候入业孙,生会稽天目山,善以符水治病,隐于富之白霞,至桓帝永寿元年(155年)徒云台峰,白日飞升人即其地,调之曰:'丹霞观、丹灶,药臼至存焉’”。出现丹霞观的记载。也因炼丹修道之故,后人把白云山也称呼为“丹灶山”,把白云上山峰下丹霞观所在地称呼为“云台峰”。
当然,最为可信的物证是考古材料。已故李琼永先生在他的著作《雁叫秋风》一书里认为:“不管张真人是否到过钟山,丹霞观出土的汉砖却是真实的,道教对钟山本地的影响是最大的,道教活动早早就渗透在这里的民间文化中了”。虽该论述没有进行论证,但本人认为“在丹霞观考古中发现汉代的砖块”,已证明张道陵的旧宅的汉砖年代。时间上也就否定为我国道教的“四大天师”的其他三人:西晋葛仙翁(葛玄)、东晋许真君(许逊)、南宋萨守坚。
二、对张道陵在白云山山麓炼丹的质疑与其他不符的观点
(一)苏东坡的质疑是对“白云山山麓”炼丹原料认识的局限性所致
要说,最早质疑张道陵到过岭南苍梧郡“白云山山麓”的,属北宋苏东坡了。宋范纯仁谪贺州,东坡与书云“丹霞观张道陵遗迹果有良药异中乎?”“盖自昔传之矣”。可见苏东坡也曾问过丹霞观张道陵在此炼丹之事。
苏东坡怀疑“果有良药异中乎?” 其实是对“白云山山麓”周边矿产认识的局限性所致。平桂矿务局在1957年改为广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受冶金部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负责管理全省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下的“牛庙分矿、花山分矿” 两大矿区就在“白云山山麓”不远处。《史记·封禅书》:“祠灶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淮南子·万毕术》记载一些如丹砂、汞、铅、曾青等炼丹的原料。东汉著名的炼丹家魏伯阳(公元100~170年间)撰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关炼丹著作。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中国古代炼丹术视为近代化学实验的先驱。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炼丹家要数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其与医药有关的著作有《金匮要方》、《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内篇》等。其中其《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了当代医药学家屠呦呦研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 而《抱朴子内篇》集汉魏以来的炼丹术之大成。葛洪除了用汞,硫化汞、铅、砷化合物、胆石、消石、寒羽湟(石膏)、赤石脂、矾石、磁石、云母、囟盐等炼丹的原料。《岭表录异·卷上》载:“白土坑在富州城北隅,其土白腻,郡人取以为货,终古不竭。今五岭妇女,率皆用之为粉,又名铅粉”。而平桂(富贺钟)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内弯处,处于南岭巨型纬向构造和湘桂径向构造带以及新华夏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地理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矿产种类很多。有色金属矿产有锡、钨、铅、锌、铜、钼、锑、铋等,稀有金属矿产有铌、钽、锆、钇、钪等,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钛,固体燃料矿产有煤,化工原料矿产有硫、砷等,建筑材料有大理石、花岗岩,水泥原料石灰石等,矿物原料有白云岩、高岭土(耐火粘土)、水晶等。可见,苏东坡对炼丹原料缺乏的担心是多余的。
张果《丹砂要诀》云∶“丹砂者,万灵之主,居之南方。或赤龙以建号,或朱鸟以为名。上品生 于辰、锦二州石穴,中品生于交、桂,下品生于衡、邵。名有数种,清浊体异,真伪不同”;丹砂又称朱砂、辰砂,是汞的硫化物矿物。《小城镇汞污染——以广西钟山县珊瑚镇为例 》记载:“我国华南存在大量的钨锡矿山,钨锡矿区矿石组分中常伴生汞元素,勘查工作者常常利用汞气测量的方法进行找矿。汞元素在矿山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伴随废渣、废水和粉尘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汞污染”。而《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记载:“富川,下。有富水。天宝中更名富水,后复故名。有锡,有钟乳穴三”。
况且,北宋《苏轼文集》载:“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以羽化,而丹材多在南荒。”;《吕氏春秋·求人》云:“南至交趾,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丹粟为南国物产,当指丹砂,为仙人不死之药的材料,羽人就是仙人;张君房《云笈七签》载:“诸入山采八石、石象、石脑、流丹珠、飞节、黄子、石髓、桂英、芝草诸神药,自无《五岳》佩之,此仙物终不可得也。”。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临贺县。《实用大字典》贺字条称:“贺,锡也。方术家谓锡为贺,盖锡以临贺出者为美也”。故临贺县、贺州、贺江取“贺”为名;《新唐书·地理》:“贺州临贺郡,下。富川,下。有富水。天宝中更名富水,后复故名。有锡,有钟乳穴三”;明崇祯十年(1637)宋应星著《天工开物》称:“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邑,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以临贺郡(今贺州)产锡最盛而得名也”。
其次,依据《抱朴子内篇·祛惑》说:“昔有古强者,服草木之方,又颇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羸老,时人便谓之仙人,或谓之千载翁者,扬州稽使君闻而迎之于宜都。”;嵇含是嵇康的胞弟是道教中人着有与道教服食有关的著作《南方草木状》。而丹霞观不远处的花山一带,盛产灵芝等药物。
第三,相传晋有南康治中卢耽 ,少习仙术,善飞升,每夕辄凌空归家,晓则还州。 尝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鹤,飞至阙前。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泿水》与《太平御览·服章部·卷十四》都引晋邓德明《南康记》载:昔有卢耽仕州为治中。当元会,至晓不及朝,化为白鹄,至合前回翔,欲下威仪。以帚掷之,得一双履,耽惊还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骇异。时步骘为广州刺史,意甚恶之,便以状闻,遂至诛灭。到了唐朝,李白借用“卢耽鹤”作诗《赠卢司户》“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证明晋卢耽到了苍梧的真实性。网上《岭南古史:岭南,道教的著名人物》一文有:而苍梧(在今广西梧州)有卢耽祠,龙平(在今广西贺州)有卢耽庙,卢耽知名岭南,则是事实。此有名道教人物卢耽至龙平,然“龙平县一六都牛庙寨后”在丹霞观不远,那时期的丹霞观所在地,的确有吸引道家的魅力!
第四,《史记·封禅书》载:“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岭南道教发展传播,既有与当地好巫淫祀的越俗与道教同类相生、《广州图经》载的“其俚人则质直尚信”吻合道教主张、上文“丹材多在南荒”事实等有关,更是为了躲避战乱。《神仙传·卷五》:“初天师值中国纷乱,在位者多危”,东汉末年,仙真、道人纷纷南下,炼丹或修仙,开始了道教南传的历史。东晋葛洪他被尊为岭南医学开山始祖,葛洪除了在广州和罗浮山炼丹外,在广东始兴、德庆等地均有葛洪遗址。
第五,周代早已有方士在岭南活动,《广州府志》载:“浮邱公,南海人,周灵王时偕王子晋入嵩山,后适浮邱得道,常往来广州西门外。”;葛洪《神仙传》卷八:汉代方士刘根,居于广西玉林都峤山修道,提倡修仙“要在于服药……,能使人乘云驾龙,亦可役使鬼神,变化长生者”;东汉末年三国时著名医家、方士董奉者曾至岭南行医。《三国志·士燮传》以及《神仙传》皆记载董奉为士燮治病。《神仙传》:“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晋裴渊《广州记》载董奉路经晋兴郡(今广西南宁)。金丹与方药关系密切,董奉行医,反映了道教的丹药在岭南的盛行。
(二)丹灶山最早“炼丹”人非第四任天师即“正一天师”张盛
有以到丹灶山修炼的不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而是第四代天师张盛的说法,果真符合吗?
“道家之音”网站,在 道家人物 >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一栏,2010-11-01一文《第四代天师张盛》称(见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ort010/info-329.html):“第四代天师盛字符宗,系师第三子。汉末弃官自汉中还居龙虎山。……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馀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后以印剑付子昭成。既化去。逾年,复于广西贺州为广王说法,尝谓人曰∶'西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再游南土。’……”,此处以为“于广西贺州广王说法”。对照上面唐宋记载与考古汉砖,属于张道陵的可信度较高。
刘胥(?~前54年)为广陵王,汉武帝刘彻第四子。故上文不是指广陵王。而东汉(25年~220年),时间不符,排除文中为“广陵王”。
秦广王到过钟山?否。此钟山(紫金山)非彼贺州钟山。江苏南京的钟山,又名紫金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上文阎王之首“广王”之故事,没有把两地钟山做好区分。
查阅资料:秦广王,别名秦广王蒋、蒋歆、蒋子文、蒋侯。三国时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为秣陵尉,追逐强盗至钟山(即紫金山)脚下,战死后葬在钟山脚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接引超生,幽冥吉凶。冥界主管地狱的十个阎王之首,为主管第一殿。《搜神记·卷五》、《历代神仙通鉴·卷十·第四节》、《太平寰宇记·卷九十》皆有记载。然“钟山,故金陵山。”不是“贺州钟山”;且三国时期不是东汉末期。
明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玉壶题览》载:“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为玄教宗,继张鲁三国时居汉中。其子盛,魏封都亭候,复还龙虎山,升坛授箓。”。两晋南北朝时期(317~589),天师道开始分化形成三大法坛,即茅山上清法坛、阁皂山灵宝法坛、龙虎山正一宗坛,各自开坛传箓,故又称“三山符箓”。《 后汉书 》和《三国志》皆记载第三任天师张鲁。《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鲁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虽《留侯世家》族谱记载“张盛于晋承嘉年(公元309年)羽化,享年九十八岁。”,然非正史,本文亦不采用。正史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取汉中,张鲁降曹,结束了五斗米道在巴蜀的统治。第四代:张盛。鲁三子,汉末(215~220)晋初,张鲁第三子张盛遵父嘱迁回江西龙虎山开坛传箓创老虎正一道,是“龙虎宗”明显不是汉末时期。
《搜神记·卷五》载“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挞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次弟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历代神仙通鉴·卷十·第四节》载:“初,秣陵尉蒋歆逐盗,死于钟山,封蒋侯,立庙山下。(孙)权因祖讳(孙权祖父名钟),改名蒋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蒋庙,按《金陵图》云:钟山,故金陵山。后汉末,蒋子文为秣陵尉,逐盗钟山北,伤额而死,尝自谓青骨死,当为人主,主祸福。……帝诏立庙钟山,封子文为蒋侯,改钟山为蒋山,即此也。”
故张盛回江西开坛是在“晋初”时间,不是东汉末期;广王去世地的“钟山,故金陵山。”不是“贺州钟山”。
(三)建“丹霞观”时间不同张道陵在丹灶山“炼丹”时期
网络文章也出现以“公元155年,张天师从中原过洞庭,越湘江,爬山涉水,来到钟山公安的观岭”之说,此为画蛇添足。毕竟张道陵飞天(永寿二年,公元156年)的前一年还一直在四川青城山,没有离开蜀地,不可能在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在“丹霞观”,当时也没有出现“丹霞观”,而是张道陵的道徒建的“旧宅”,故以建宅时间作为张道陵初到时间,也是不了解张道陵修道过程所导致。
三、张道陵在丹灶山炼丹具有时间上的吻合
撇开有关张道陵在江西贵溪云锦山(后又称:龙虎山)之前以及张道陵从嵩山入蜀后该两段时间的论述。本文关键要考证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至河南嵩山这时间段的记载缺漏。
依据元朝的赵道一所修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确定“于东汉光武建武十年(34)甲午正月望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汉平帝永平二年(59),诏书拜巴郡江州令,时年二十六岁。”、“永元四年(92)壬辰岁也。……王长负书行歌,同往云锦山居。”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又载:“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94)余,饵之,而容貌益少,若三十许人,行及车马。又得秘书、秘文,制命山岳,檄召万灵。一日,谓王长曰:'五岳多仙子,三蜀足名山。吾将能偕游乎?’遂与北入嵩山崖岭,石居数年,精思感彻。……遂复寻西极名山(一作“西海”,《成都记》云:'昔江峡阻塞,蜀为西海’),其地胜,多名物。因入阳平山(阳平治在彭州九陇县)。……于云台峰白日升天。时,真人年一百二十三岁也。”。即张道陵于桓帝时在青城山,永寿二年(156)升仙而去,时年123岁。
清代吕抚编写《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实际上是一部通俗的历史纲要,既具有历史演义小说的可读性,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清朝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集结,是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官修史书。其中《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第十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弟子有王长者,相与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青龙白虎绕护丹鼎;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余,饣甘之,若三十许人。行及奔马,与王长入北嵩山。遇绣衣使者告曰……顺帝壬午岁(142)正月十五夜,真人在鹤鸣山,闻鸾佩珊珊,天乐隐隐,香花覆地,紫云满空。”
结合其他有关记载:永元初年(公元89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道陵决心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都婉拒了。从河南先去了临近的淮河流域,居桐柏太平山,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湖,溯信江而上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三年而神丹成,“丹成而龙虎现,山因以名”(引自《道藏·汉天师世家》)。时年张道陵天师已六十岁,他又去了河南嵩山,隐居9年。顺帝年间(126~144),因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永和六年(141年),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元代修《宋史》时特编《道学传》四卷,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
从上明晰张道陵修道过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出生,二十六岁任江州令。后访道求仙从河南到淮河桐柏太平山,从淮入鄱阳湖溯信江入江西贵溪云锦山,三年而神丹成。六十岁“又去了河南嵩山”,隐居9年;顺帝年间(126~144)入蜀,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2年)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桓帝时在青城山,永寿二年(156)升仙而去,时年123岁。”。
结合晋葛洪撰《神仙传·卷五》载:“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十年之间已成道矣。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石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分析发现:这些记载忽略了 “与王长入北嵩山”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即“遂与北入嵩山崖岭,石居数年”。实际上忽略了十年成道后,不是先到嵩山,然后入蜀。而是先到南越“丹灶山(又名白云山、浮云岭),再到嵩山,后入蜀”。
这其中从六十岁(94)至顺帝年间(126~144)这一时间段时间不止9年,而是最少相距在32年以上。也证明除在河南嵩山“数年”,不是“数十年”。入蜀是从嵩山立即前往,就没有再到其他。故在往嵩山前,忽略一段时间记载。当然,包括“淮河桐柏太平山”也是后人及时添补的足迹。
到嵩山前先往南越苍梧富川(今钟山县域),正是符合张道陵在南越“丹灶山”的传说时期。至第四代天师“其子盛,魏封都亭候,复还龙虎山,升坛授箓。”后,出现第四代天师张盛的道徒到了丹灶山,有了“道箓以为元中大法师,令以宅为庙”。
2021年2月28日作于贺州
参考文献:
[1] 唐 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
[2] 元 赵道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3] 清 吕抚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4] 《史记》、《隋书》、《三国志》、《 后汉书 》、《新唐书》、《明史》
[5]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6] 东晋 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内篇》、《神仙传》:
[7] 明 《大明一统志·平乐府》卷八十四。
[8] 清 《富川县志》古迹篇
[9] 西汉 刘安《淮南子》
[10]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11] 秦 吕不韦 《吕氏春秋》
[12]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3] 北宋 李昉《太平御览》
[14] 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
[15]明 胡应麟 《少宝山房笔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