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淇水注》里的河南浚县等考略

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氏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宿胥,水名,在今河南浚縣西[1]

遮害亭,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口之东十八里,古为黄河所经[2]。《汉书·沟洫志》:哀帝初,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

黎山,又名黎阳山、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二里[3]。《汉书 ·地理志》 魏郡黎阳县注引晋灼曰: “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 

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迳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淇水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东北迳帝喾冢西,世谓之顿邱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

白沟,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称: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春,曹操欲攻袁绍据点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下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道”。淇水源出山西,经今河南淇县流入黄河。操在淇水将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以成堰,在堰北开运渠十八里,使水改道东入白沟。《水经注》称:“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因此,白沟是曹操为了军事斗争需要而利用宿胥故渎开凿、疏通的较早的古运河之一….从郦注相关记载可以看出,最晚在北魏时期白沟的行经线路还是非常清楚的。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原河道及其参照物早已被淤埋在现地表6—10米以下,但根据有关线索及相关研究,其大致走向还是可以确定的。一是白沟的行经路线基本循禹河故道(即宿胥故渎),由河南内黄故城南侧(即今汤阴县东北故城村)东北流入魏县境内,位置相对较偏西。二是部分参照点前人已有定论或今人已作过研究考证,如《水经注》称“乔亭城”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清王先谦称“问亭”即“魏界也”,魏县故城;应劭曰:“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恐不确。魏县故城有多处,魏武侯城在今大名西南“未城”  ,唐以前的魏县城在今大名县西北朱村附近,宋时的魏县城,即今魏县旧魏县村);清杨守敬称罗勒城“当在今元城县西北”;清熊会贞称“《地形志》,贵乡县有空陵城,在今元城县东北”;“赵城”,清《读史方舆纪要,大名府,大名县》“贵乡废县”条称:“后魏天平二年,分馆陶西界,于今州西北三十里古赵城置贵乡县。”即今大名县包头村附近。黄盛璋先生认为,洹水县大约就是高城亭”,在今安阳西北前洹水桥村(据查,安阳西北应属东北之误,今属临漳县辖,分前、后洹水桥二村。另查今内黄县西北有西高城、刘高城、曹高城村,当为古高城亭地,而洹水县在今魏县旧魏县村,宋以前为洹水镇)。三是唐代以前,贵乡县通济乡(通济也即永济,前身为白沟)”、“平恩城”、“清渊城”的位置,据实地调查及部分出土墓志基本可以判定。据此,白沟在邯郸境内的流经路线大致可以划定为:南自河南内黄县流入魏县西南县境,约自回隆镇一带东北流,进入大名县西北部,经铺上(即唐魏县城南)、包头(即古贵乡县赵城西,位州西北三十里)东北流,进入馆陶县境内,约自今寿山寺(即馆陶县故城西十五里乔亭城西)方向北流,进入今邱县境内,向北(今老沙河故道方向)经邱城东(即平恩县故城东),折而东流复入馆陶境内,经清阳城西侧北转(东过清渊县故城西,又历县之西北),进入今邢台临西县境内[4]

雍榆城,位于浚县城西南9公里瓮城村西南,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面积48万平方米。雍榆城乃春秋新筑城,时属晋地,处淇河右岸,因城南有雍榆王墓,故名。唐末,因淇水断流,城渐废[5]。另明万历《浚县志》载:“雍榆城在县西南十八里,《春秋》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即此。乡人今呼为瓮城,盖雍瓮声相近也。”据文物考察资料,雍榆城在今县城西南9公里瓮城村西南,有遗址。遗址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面积48万平方米。曾有战国大板瓦、陶片等遗物出土。城规模如此之大,可见当时经济文化之盛据《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雍榆城,乃春秋新筑城,时属晋地,居古淇河右岸,因城南有雍榆王墓,故名。地处河朔平原,为晋、赵、鲁、卫交通要冲。唐末,因淇水断流,城渐废[6]

同山,一名童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隋书·地理志》:卫县“有同山”。相传武王会同诸侯于此,故名[7]

又北迳白祀山东,历广阳里,迳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

白祀山,白寺山,原名白祀山,因传秦始皇于山上祭祀西岳得名,明成化年间建隆兴寺后,改名白寺山[8]

广阳里,梁庄镇为古顿丘高阳乡广阳里,华夏鼻祖颛顼、帝喾的陵墓就坐落在镇西北硝河坡西岸[9]

(颛顼、帝喾)二帝陵,颛顼,帝喾二帝之陵位于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30公里梁庄乡杨庄村西北、硝河西岸大沙岗中。唐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依陵建庙,历代均有修葺-清末因黄河故道沙丘滚动,陵庙碑石全被淹沙下,1986年起内黄县有关部门曾进行试掘,现已发现部分碑石和庙宇建筑遗址。(邹逸麟)

淇水又东屈而西转,迳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军诸胡,置土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土军也。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观者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皇览》曰: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世谓之殷,皆非也,盖因丘而为名,故曰顿丘矣。

《释名》,中国最早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训释词义的专书。东汉末刘熙(又作熹)撰,一云东汉刘珍所作。清人毕沅以为创始于刘珍,继承于刘熙。分8卷27篇,其篇目次序为: 天、地、山、水、丘、道、州国等[10]。

顿丘县故城,清嘉庆《浚县志·古迹》载:顿丘有二,一在黄河故渎之东,后魏景明中置,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顿丘城是也;一为古顿丘,即在浚县境内,即《水经》之顿丘也。”《历史研究》1984年第二期载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任山西部古河道考》一文认为,浚县西北13.5公里处的蒋村遗址或可能就是顿丘县故城遗址”。“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县故城,则屯子集当为原来的顿丘。”《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浚县词条)稿载:顿丘在今浚县西北13.5公里蒋村附近说在白寺山南)。春秋置。城周约20里,北滨古淇河,南距古丘2里,后魏景明中东徙阴安(今清丰县境),原顿丘即废。古顿丘地扼齐、晋、赵、卫交通要道,在军事贸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今存遗迹,曾出土春秋战国残砖、瓦当、陶片等遗物,另有象牙、兽骨发现[11]。

淇水东北,迳枉人山东,牵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牵城,即此城矣。淇水又东北,迳石柱冈,东北注矣。

枉人山,一名善化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北二十五里[12]。据《元和郡县志》载: “俗言纣杀比干于此,故名。”

善化山(图片摘自网络)

黎阳,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据文物调查资料,今大伾山东北有黎阳城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至5米,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未正式发掘[13]

黎阳城遗址图片(摘自网络)黎阳城遗址位于浚县河道村以东区域,为西汉至北宋故城,是古黄河岸边重要的城镇遗存,也是县诸多城址中历史跨度最长、内涵最丰富的城址,并与世界文化遗产黎阳仓遗址有历史性的有机联系,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牵城,牵城系春秋故城;明万历《浚县志》载:“牵城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脾、上梁间。《春秋》公会齐人、卫人于牵,即此。”《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载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一文认为牵城遗址在浚县北9公里的前军寨。据文物调查资料,牵城在今县城北9公里前后军寨村之间。今有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瓦、陶瓷片等遗物出土和冶铁古窑遗址发现[14]

△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

淇水又东北,迳并阳城西,世谓之辟阳城,非也。即《郡国志》所谓内黄县有并阳聚者也。白沟又北,左合荡水,又东北流,迳内黄县故城南。县右对黄泽,《郡国志》曰:县有黄泽者也。《地理风俗记》曰:陈留有外黄,故加内。《史记》曰:赵廉颇伐魏,取黄。即此县。

并阳城,《后汉书·郡国志》:“内黄有并阳聚。”《水经注》:“淇水东北经并阳城。”遗址无存[15]。

内黄县故城,汤阴县任固乡故城村。1963年,南故城村民于大水后修护村堰时,曾于村南地下1米深处,发现一道10多米宽的夯土城墙。1984年,汤阴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发现,南故城村东南土坑断面发现有夯土古城墙遗迹,城墙距地表1.2米,截面呈梯形,通高5米许,上宽8米,下宽15米,有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夯窝呈圆形,直径0.12米,深0.07米,每层夯土厚0.13~0.15米,夯土为黄褐色,从城墙夯土中采集有粗绳纹筒瓦陶片。经勘探调查,古城墙向西延伸约1公里许,分析认为是汉代古城南城墙。1988年12月25日,汤阴县人民政府将“故城城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汉代地图上也将内黄县标在了今内黄县城西北与汤阴县故城村相同的位置[16]。

△屈从县东北与洹水合。

白沟自县北迳戏阳城东,世谓之羛阳聚。《春秋左传.昭公九年》,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卒戏阳,是也。

戏阳城,(羛xì)又作羛阳聚。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武二年(26年)五校农民起义军与光武帝大战于此,光武帝“幸内黄,大破五校于羛阳”,即此[17]

白沟又北,迳高城亭东,洹水从西南来注之。

又北迳问亭东,即魏县界也。魏县故城,应劭曰: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与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沟又东北,迳铜马城西,盖光武征铜马所筑也,故城得其名矣。

高城亭,在今内黄县西北高城村。问城亭,即故魏县城,在今魏县西南旧魏县村[18]。

魏县故城,位于东经114.9°,北纬36.3°,在河北省最南部,与河南接壤。战国时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40年)始得齐桓公所封之邺地,故魏城。西汉时置魏县。县以战国时曾为魏国别都而得名[19]

铜马城,具体不详。

白沟又东北,迳罗勒城东,又东北,漳水注之,谓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沟、淇河,咸得通称也。

罗勒城,详前文白沟条。

利漕口,利漕渠为曹魏时沟通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与白沟的运河。渠与白沟会合处在今馆陶县南的利漕口,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营邺都,引漳水过邺,东北流至馆陶县南利漕口入白沟,南通黄河转江淮……[20]

△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西。

白沟水又东北,迳赵城西,又北阿难河出焉,盖魏将阿难所导,以利衡渎,遂有阿难之称矣。

赵城,清《读史方舆纪要,大名府,大名县》“贵乡废县”条称:“后魏天平二年,分馆陶西界,于今州西北三十里古赵城置贵乡县。”即今大名县包头村附近[21]

白沟又东北,迳空陵城西,又北迳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县即《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

空陵城,详前文白沟条。

乔亭城,具体不详。但按注文“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考量则乔亭城约位于馆陶县故城(南馆陶镇)东十余里一带。

馆陶县故城,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南馆陶镇)。《元和志》 卷16馆陶县:“本春秋时晋地冠氏邑,陶丘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三国魏为阳平郡治。北周为屯州治。

淇水又屈迳其县北。又东北,迳平恩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馆陶之别乡也,汉宣帝地节三年置,以封后父许伯为侯国。《地理志》,王莽之延平县矣。

平恩县故城,东汉改平恩侯国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三国魏属广平郡[22]。

淇水又东迳清渊县故城西,又历县之西北为清渊,故县有清渊之名矣,世谓之鱼池城,非也。

清渊县故城,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清阳城。三国魏属阳平郡。《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元年 (307),“苟晞击汲桑于东武阳,大破之。桑退保清渊”,即此。北魏清渊县治移今山东冠县东北清水镇[23]


[1]《战国策词典》

[2]《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4]王兴、李亚编著,邯郸大遗址,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02,第417页

[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下》

[6]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29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8]摘自 浚县志[M]. 1990

[9]河南省统计局编著. 世纪之交的河南省农村行政区域博览[M]. 2001

[10]《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11]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29页

[12]《中国地名辞源》

[13]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30页

[14]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29页

[15]史其显,内黄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7页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8]《安阳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安阳市水利志[M]. 2005

[19]《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20]《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水利工程》

[21]王兴,李亚. 邯郸大遗址[M]. 2013

[2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