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城市阴谋》连载之十八
长篇小说《城市阴谋》连载之十八,本长篇已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由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两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树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联袂推荐。
第八章 为何空气都觉的累
36
我在写完给涵子的那封信后,又翻出了我从前写的有关潘乔的那篇文章。其实那篇文章在我再次读后,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篇小说。可它的确不是小说,而是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的见证。
关于我与涵子的事,我在笔记中没有任何记述。因为太忧伤的东西,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它埋在心底。没有人知道,我在青春期时,也曾那样暗恋过一个女孩子,仅仅因为我为了功名,而选择了放弃。其实我明白,即使当初我选择不放弃,这种爱情有一天也是没有结果的。世事总是这样的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等到我们知道了谜底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青春。
《逃离往事》写完后,我的那位在报社上班的朋友偶然又在我的房间里翻到了,觉得它写得不错,便自作主张地拿去给了一家刊物的编辑,那位编辑挺欣赏的,于是把它发表在他们编辑的一个文学刊物上。那个刊物在过去是非常有名的,发行量曾经达几百万份,后来只有万份左右。编辑厚爱,还把它发了一个头条,可是读的人也不多,即使位置放在很好,那些选刊也只忙着选自己熟识的朋友的作品,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所以,那篇文章也就像没有发表一样,除了拿了几百块钱的稿费,它也就不了了之。关于全文,我还是想在这一章的结尾把它引用一下,我觉得那是描绘我们小城里现状较好的一篇文章,对于了解我们这些后来进城年轻人的心态而言,是很有用的。如果读者不爱看,可以跳过去忽略不提为是。
危险的春天就在北京的风沙中慢慢过去了。有天夜里我又喝了酒回来,走到门口,发现隔壁张雯雯正在门口招手,我走过去,张雯雯猛地在我脸上吻了一口。我吓了一跳,张雯雯笑嘻嘻地说,嗨,恭喜我吧,我明天就要走了。
我说,是吗?
她说,我买了明天的机票,你送送我吧。
我说,那好。
她说,进来喝点什么?
我说我刚喝过了。
张雯雯说,你不要总是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我说了声谢谢。张雯雯说,今天我一直等你,准备请你吃饭,可不知你的传呼。
我说,心意领了就行了。
她说,可我还要与你商量一件事呢。
我问什么事。
她说,我走后想请你帮我看房子。
我说,你不如把它租出去算了。
她说,我去美国了,还在乎那几个钱?你把它看好就行了。要不你也可以搬进来住。
我说,我替你租出去怎么样?
她说,如果有人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不能随便装修我的房子。
我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她说,我也说不清,反正至少也得两三年吧。如果到了那边可以办移民,我就不回来了。
我说,我得真的恭喜你。
她说,你每天阴沉沉的,也会说一些吉祥话。
看上去她那天的情绪非常好,聊过没完的。最后还把我拉到她的房子里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她家的房子,自到城市以来,我也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养成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毛病。
张雯雯的房子布置得相当的温馨,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布娃娃。我看到,那台钢琴边撕碎了许多纸屑,都是一些乐谱。
我说,这些年来,你一个人的日子也过得真不容易。
她说,你不也是一个人么?该找个老婆了。
我说,习惯了。
她说,什么习惯不习惯的,人到这个年龄,不找老婆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说,你不是也过得好好的么?
她脸红了说,大兄弟呀,你不知道一个人过日子的难处……
我们那天聊了一些什么,由于酒上头了,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张雯雯那天晚上给我的印象,好像是特别特别的兴奋,好像到了美国,她就上了天堂一样。
第二天,我上机场上去送她。在走进机场口的时候,她回过头来,不知是高兴还是悲伤,反正哭了。
意外的是,在机场我还遇见了王苑。她的手,拉着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正在机场验票。她没有看见我,我却对她看得真真切切。那时,我们已有三、四个月没有来往了。
37
而关于潘乔的那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可能是在某个同样寂寞的日子里,我在城市一不小心想起了他,于是有了这篇《逃离往事》的涂鸦之作。也可能是因为自杀的心理一直在作怪,因此我忘记了交待自己过去曾非常喜欢过文学的特点。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想什么与文学一但发生了链接,那么人们马上便变得宽容起来,文学嘛,总归是神经有点问题的人才去做的事。这个年代,写作发财的毕竟是少数,还有谁去靠码字儿养家糊口呢?所以如果我提到自己喜欢文学,没准有一天当真的自杀了,那人们一定会认为我是受文学的影响,把我当作一个文学小青年,觉得完全是在胡闹。而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大脑是正常的,并没有太强的文章发表欲望,也没有成名成家的功利欲望。所以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文学。你想想,在现在这个年代,人家在介绍你时,如果说你是一个作家,那是多么可笑啊。现在会写字并且把语言弄得很通顺的人到处都是,谁都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杂志上发表几篇文章,然后在名片上印上著名作家的字样。咳,作家,如果还坐在教室里给人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创作经验,那真是一件非常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因为现在的作家根本无须像过去那样培养,编辑们只可端坐家里,等待发现便行了。
我这篇被朋友拿去发表过的文章,其实只是信手涂鸦,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本来可以把它烧掉或继续像我后来所写的文章与留言一样,永远隐藏在抽屉里,不见天日。但因为后文还涉及到潘乔的原因,所以我便把它附录在此。不愿看的读者,完全可以跳过一节,保护一下你的眼睛,这样对身体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