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王维诗里的故事
千古艰难惟一死——息夫人
无意读到王维诗,其中写到《息夫人》诗的由来,为诗和诗背后的两则故事所打动,思量许久不能平静,遂查出有关息夫人的诗句,另有诗话中对相关诗句的评价,做个集子,和大家一起学习。
唐 王维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本名息妫,原是春秋时息侯的妻子,容貌十分美丽,息妫归宁探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霸息夫人。息妫到楚国后,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即堵敖及成王,可她终日不语,楚王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有人理解成:息夫人从不讲话。然而从上面的答话来看,应该是:息夫人从不主动讲话,这样更可信些。
王维写这首诗,并不单纯是歌咏历史。这首诗写的是息夫人,实际上是讥讽宁王夺饼师之妻的行为。据唐孟棨《本事诗》记载:“宁王宪(玄宗兄)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云云(按即《息夫人》)。座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使终其志。”
从这个故事看出,诗人用息夫人来比喻饼师之妻,是再确当不过的。咏息夫人实际上就是咏饼师之妻。据说宁王看了诗人的诗作,很有感触,很快放回了饼师之妻。
唐 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金谷坠楼人:指绿珠,绿珠是西晋渤海富翁石崇的宠姬,西晋太康年间,石崇为交趾采访时,途经博白地,惊慕绿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赵王司马伦专权,伦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绝。后孙秀在赵王司马伦面前加害石崇,并领兵围金谷园,欲强夺绿珠,她遂坠楼自尽。
杜牧之《息夫人》诗曰:“细腰宫里露桃新……”与所谓“莫以今朝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语意远矣。盖学有浅深,识有高下,故形于言者不同矣。
益都孙文定公咏《息夫人》云:“无言空有恨,儿女粲成行。”谐语令人颐解。
杜牧之:“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则正言以大义责之。
王摩诘:“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方岳《深雪偶谈》所谓“好为议论,大概出奇立异,以自见其长”也。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四皓庙》云:“南军不袒北军袒,四老安刘是灭刘。”《题乌江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卷土歌来未可知。”此皆不度时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其实非确论也。
唯《桃花夫人庙》……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陡露讥讪,尤得风人之旨耳。
唐 宋之问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
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
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清 邓汉仪
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清 洪亮吉
空将妾貌比桃妍,石上桃花色可怜。
何似望夫山上石,不回头已一千年。
唐 刘长卿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唐 施肩吾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本期摄影:孙进山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