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活着,就应该拼搏奋斗,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人要像那“跃龙门的鲤鱼”一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跳过挫折和苦难。

俗话说:“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人这一生,谁没点坎坎坷坷,我们面对坎坷,不可失了志气。就像乌云遮蔽了天空,只是一时的阴暗,迟早会拔云见日。

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磨炼是不放弃,不消沉,虽然很累,但是却是成长的必经路。这个坎迈过去了,你就进入了人生的新境界。

著名学者易中天说,人生有三品: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沉得住气,是指在逆境时冷静思考,从容自若,不心浮气躁;

弯得下腰,是指在强权面前,懂得忍耐、退让,不争强好胜;

抬得起头,是指在挫折磨难面前,保持乐观心态,不垂头丧气。

“三品”蕴藏着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不妨学学。

沉得住气,才能成大器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拥有最为宽广的胸怀,无论流到了哪里,都会坦然面对。

所以,我们做人也要向水学习,在逆境面前不慌乱,淡然接受,顺势而为。

人,只有在失败中,不绝望崩溃,认真的反省自己,下次才会获得成功。

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很多。

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在给夫差当马夫、住囚室吃发霉馒头时,他忍辱负重,深藏仇恨,过着艰苦的生活,从来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经过长期的准备,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而吴王羞愧自杀。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惨遭宫刑,在囚牢里,司马迁自感耻辱,几次想自杀,但他想到《史记》尚未完稿。于是,司马迁化悲痛为力量,沉住气发愤著书,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遇事沉得住气,适用于每个人的生存智慧。沉不住气,产生的后果势必对自己不利,正所谓“忍常人不能忍,得常人不可得”。


弯得下腰,才能熬出头

弯腰并非是巴结、奉承、拍马屁,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谦虚。

经常弯腰的人更容易受人喜爱,而把头抬得高高的人,总给人一种骄傲自大的感觉。

适当的弯腰是一种修养。有一次,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老翁,老翁一连三次,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捡鞋。

张良弯下腰,一次又一次,帮他捡起来穿上。后来老翁送他《太公兵法》,张良日夜研习此书,终成一位杰出的谋臣,辅助刘邦建立汉室。

弯得下腰,是将目光放长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弯得下腰,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抬头做人。

正所谓“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  。

学会弯腰,生命里就会多一分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古今中外,但凡成功之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不计较眼前得失,志存高远。

曾国藩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考取功名上,但是每次考试都是榜上无名。

在25岁到29岁这个时间段,曾国藩没有跟科举考试一味死磕,而是弯下腰来,将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了经世致用上。

他开始跟朝廷重臣相交,并按照自己构想的蓝图步步为营,节节进取。

这一远大的战略眼光,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抬得起头,才能走出逆境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年纪轻轻便丧失了斗志,宁愿得过且过的活着,也不愿意做出一丁点的改变。

他们因为一开始遭受过太多的失败和打击,以致于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在逆境面前的态度。有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于是赢得了成功,而有的人,被困难一击就倒,抗压能力几乎为零。

做人,最坚硬而可贵的品质就是——抬得起头。

抬得起头,意味着人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抬得起头,意味着面对失败,永远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自信。

陶行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每个成功之人的背后都经历过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失败就埋葬了自己的才能。

我们要在学会在失败中成长,当你失败的时候,要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再同一件事、同一地方犯两次错误。

唐代高僧鉴真,六十岁高龄的他,为了弘扬佛法,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失败了,他依然不折不挠,直到第六次东渡才得以成功,向国外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像我们所熟知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经历了1000多次的失败,才最终发明了电灯泡。

荀子《劝学篇》里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不管是平坦顺遂还是坎坷崎岖,人一定要有抬得起头的勇气。

唯有敢于直面挫折的人,才不会被挫折给打败。

希望你在人生低谷时,学会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迈向人生的巅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