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征文陕西024】朿宝荣:【春联趣事】(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春联趣事

作者:朿宝荣

年味渐浓,街上行人匆匆,有从远方打工回家过年的,也有进城办事的。
想起多年前老百姓过年,那是图个热闹劲儿:置年货,买衣服,理发、泡澡堂、看电影的,等等。都是为过年而忙活着,把大街小巷,百货商场围得水泄不通,浓浓的年味儿,荡漾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你瞧,高高的大红灯笼,挂在屋檐下,一幅幅对联,家家门前贴着,从金州路、大桥路、巴山路、新城,及背街小巷,到处充溢着年味儿,过年真好。尤其在腊月里,你看那乡下农民进城办年货,少不了要去酱货厂打酱油,买醋,秤豆腐干,特别是在新华书店大门前,那每年一次的揭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只见人头攒动,挑这幅,要那幅,一个劲儿地大声吼着,把个营业员忙地手忙脚乱,就不停应和着,且不慌不忙,快速地卷着手中年画说:来了,来了。这就是中国老百姓过年的场景。
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腊月二十三接灶神,二十七炒包谷花,三十吃团年饭,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也少不了用石灰粉刷屋子,贴年画,吃包子,放炮子,那是小娃们最开心的事。若是能看上一场电影,那才叫过瘾。
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转移,我在成熟中,开始喜结朋友,有时还把朋友请到家里来玩。
有个朋友叫长友,每到过年时就请我为他家写对联,并且成为了一种习惯。
八十年代的安康, 出朝阳门,去丁字后街,有个地名叫东坝炭厂的地方,估计上了年龄的人,都应知道这个地方。与炭厂毗邻胡姓人家,就是长友的家,大名叫远德,年方五十有余,个稍矮,人不胖,生得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据说年少时因患眼疾落下个病根儿,但视力较好,快言快语,睿智,聪慧,且擅动脑筋,是个生性耿直,爱讲江湖义气的人。他为人仗义,朋友有困难,只要开囗,没多有少都会尽力帮助。我与长友结交认识,应纯属一次意外,久之,则情投意合,你来我往,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若按年龄和街坊辈分上讲,我应称他为长辈。但人若有缘,谝得来,合脾气,称兄道弟,以礼相待,有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迈义气,也就不作计较了,亲如兄弟一般。
每逢腊月里,长友把写春联看作一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提前备好笔墨纸砚,只等我上门挥毫泼墨,一来二去,就形成了多年的习惯。
给长友家写对联,那是有讲究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与我每年有个约定,一般都放在腊月二十七,或二十八,那是等我单位放假了有时间,而且做活也消停。他会坐在火炉边,一边喝茶,一边抽烟,手里拿着一本老黄历,翻来看去,细琢磨,心思量,想着词儿句子,自己先来回咀嚼。他又像一个考官,看今年我到底能给他编出什么精彩楹联。按约定时间,我从来是不会误事的,再忙也记在心里。天一擦黑,一把28型大链盒自行车,就驶进了他家院内,只听到长友一声吼:秀芹,秀芹,快泼叶子,激个酽酽的,安生来了。安生是我的乳名,叫的很亲切。只见他递上烟来,便连忙说:不急,不急,今年是鼠年,把你的吃奶劲儿攒足,一会儿派上用场,看你今年给我编个什么对子?去年那幅好,一个香港回归后回安康的老人,无事逛到门上,人家看了很久,说这对联有意思。
于是,我沉思片刻,回言:长友兄,今年咱们换个思路,你是这条街最擅动脑筋的聪明人,也是79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烧石灰致富的人,思路就从这里切入?他连忙说,好,好,只要你编的有趣有味就行。我连忙摊开纸,在纸上划来写去,反复修改,推敲,仔细琢磨,玩味再三。说:长友兄,我以嵌名联,将你的乳名和大名融入如何?他一拍大腿说:好!这也是我想的。立时,一幅对联跃然纸上:
上联:长有长有长长有有了还有
下联:远得远得远远得得了还得
横联:心想事成
妙,妙,妙。只见他满意的笑了,脸上溢满笑容,字斟句酌,一个劲儿直夸这对联编的好,仰起脖子扯起嗓门大声吼:秀芹,上菜。瞬间,秀芹嫂手脚麻利地炒上几个热气腾腾的菜,迅疾端上桌来,摆好酒盅,真让人囗谗。他连用一个小酒壶,在炉上温好一壶地道正宗杆杆酒,满屋飘香。说实在的,那个年月,我还真不会喝酒,与他对饮几杯,朋友之情,装作一副会喝的样子,真是懒蛤蟆翻门槛,强作鼓扭哩。待酒过三巡,他吆喝要开始划拳,而且,与长友划拳,他是很有讲究的,如地名拳、药名拳,江湖乱道,五花八门,等等,把个看家本领的招数,便统统使了出来,那声音吼得雷响。在我们划拳过程中,秀芹嫂早已摸黑下地,为我提前剜好蒜苗,葱,芹菜,萝卜等等,都是过年要吃的蔬菜,打包捆好后放在后车架,待我们兄弟俩酒足饭饱后,我便摇摇晃晃骑着车子,迎着寒风,哼着小曲儿,一路欢畅回家。
我与长友兄二十年的交情,生知他的为人秉性,是个耍性子人,爱下象棋,也爱丢方,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急,很镇定:先让把我这盘棋下完再说。记得小时候,我就很羡慕他脑子灵,思路清,办事利落。七十年代,向阳大队正月里玩火龙,而且在安康城玩的十分疯狂,满大街烧火龙,一直烧到十二点后。他走在最前边即兴开道赋吉言:龙头来了忙又忙,有花有炮你就放啊……后面是耍火炭的打场子,把围的人逼开,场面是十分热闹。他的应变能力极强,一般街坊邻居若有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乐意请他帮忙。
2002年,长友兄因一场病,让他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让人十分怀念。如今世风俱下,鱼龙混杂,名利场,功利心,情薄如纸,人生能有几个知心朋友相伴到老?今天写对联,借此怀旧追念故友,赋以此文而记之。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朿宝荣,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汉滨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作品先后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西部作家》《星星·散文诗》《散文诗月刊》《回族文学》《中国散文诗刊》《今日文艺报》《长江诗歌》《西部散文选刊》《华侨报》《青年知识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中华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并被多家文集入选,即将出版散文诗集《穿过季节那条河》。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朿宝荣:【一月,水墨汉江写意】(散文)朗诵:慧质
【三秦文学】朿宝荣:【在新年的钟声里,祝福《三秦文学》越办越好!】
【三秦文学】朿宝荣:【菊香的日子】(诗歌)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书    江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润    隆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

  • 【文学纵横】许文舟:朝圣(1-3章)

    朝  圣(1-3章) >>>> 许文舟 1 甲居藏寨 我实在不敢恭维,卡帕玛群峰敦实而丰腴的身材.但我喜欢这里,风把炊烟越搓越瘦,桃花开得香汗淋漓. 每天有千吨的光线,让万物满 ...

  • 【望安山文学】柳中平||过年趣谈(散文)

    过年趣谈 作者:柳中平     主编:非   鱼 今天大年初七,转眼间过年假期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生活再次变得紧张而有规律.节后收心投入工作成为第一要务,不只是人要在岗在位,更要从内心 ...

  • 散文||年味最浓是春联

    年味最浓是春联 胡德胜||湖北 老家在乡下,那里山青水秀,最能锦上添花的就是春节时那红彤彤喜洋洋的春联,老辈人称作对子,--一辈子都要贴在门上的对联. 父亲早年随姑爷读过2年私塾,毛笔字写得相当好,家 ...

  • 蔡志杰 | 春联

     作者简介 蔡志杰,笔名半坡.陕北子长人.中共党员,中师学历.一生伺教,今退休赋闲.爱好读书,喜欢文学.教学期间,即有拙作发表.涉足散文,诗歌,小说,歌词及警句格言,诗词古风.目前,在各级纸媒如< ...

  • 【文学纵横】许文舟:云龙盐书(1—3章)

    许文舟简介:男.1964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沧市作协理事,出版散文集<在城里遥望故乡>.<高原之上>.散文诗集<云南大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现 ...

  • 「润之兰 • 文学纵横」第1期同题:初相遇 / 牛合群

    初相遇   作者: 牛合群 所有的日子都是为了今天,为了此刻 诗歌成了附属品.诗歌之上 白云把天空打扫了一遍又一遍 绿树成荫,成人间的草房子.蜻蜓点水 该是一副多么曼妙的山水画呀 沙河正从这座城市流过 ...

  • 散文||春联中的情与境

    春联中的情与境 张玉庭||安徽 有个谜语:两姐妹,一样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泛红光,年年报吉祥. 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你,这是春联. 确实,春联是很吉祥的,新春岁首,只要在家门前贴上一幅对联,就准能 ...

  • 【散文】阿瓦/春联记忆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阿瓦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小时候每逢过年,父亲就会给自家和亲 ...

  • 散文诗||十一月,我从更深露重里走进冬天

    十一月,我从更深露重里走进冬天 倪宝元||上海 1 北风劲吹.天空变得清朗,岁月却开始厚重起来. 从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我相信一切都逃不脱自己的宿命.就像此刻,滚滚红尘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掌控.那些萧瑟的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春联,镌刻在新年里的符号/罗凤霜

    腊八一过,浓浓的年味随着游子的陆续返乡也慢慢袭来.农家小院,巷陌人家,杀猪宰鸡,做豆腐,打糍粑,扫扬尘,贴春联--记忆中,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总是把一年的收获浓缩在腊八节后置办年货的喜悦中. 大年三十,走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 话“春联”(散文)

     话"春联"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若问春联的来历,恐怕有众多人不知所以然.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