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不过一碗面的距离
一
我是山西人,喜欢吃面。
儿子和我一样,无面不欢。
苏州满大街的面馆,很多百年老字号,挂牌的那种。
用苏州人的话说: “汤、浇头、面、(其实还有碗),之于一碗苏式面,就像温柔婉约、白净可人、知书达理之于吴地美女,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哪一环有明显的短板,那都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满口脏话,让人心生难过。”
可惜的是,再考究的吊汤,再有卖相的浇头,在我这个山西人眼里,苏式面不过是一中看不中用的吴地美女,与我们三晋大地粗狂中藏着细腻,脏话中饱含着智慧,却令人回味无穷的,各种略丑的大家闺秀是远不能相提并论的。
没有去过山西,怎么可以说自己吃过面?
二
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和同学的妈妈闲聊。得知我们是山西人,很热情的推荐了一家不算太远的山西面馆。
她说,那是她吃过去最好吃的面了。
揣着喜悦的心情,马上和儿子安利了这个面馆,两人火速达成共识:“今晚,不用回家吃饭了!”
面馆在回家的相反方向,儿子说没事,他不怕累,走的动。
不大的店面,牌匾也不起眼。红色的木板上,“山西面馆”四个白色大字。
明明是晚饭时间,店里却没什么顾客。加我和儿子,一共四个人。
儿子点了心仪已久的“莜面栲栳栳”,我选了“西红柿鸡蛋炒刀削面。”
上菜速度很快,没几分钟莜面栲栳栳就好了。
满满一大盘子,热气腾腾的。
儿子早已垂涎欲滴,火速拿了筷子,往嘴里扒拉。
“妈妈,不好吃,你尝尝!”话音刚落,儿子乘了满满一勺送到我嘴边。
浇头很酸,没有粘稠感,莜面没有劲道,咬碎了,像沙。
店面不大的缘故,老板自然听到了我和儿子的对话,所以趁着给我们送西红柿鸡蛋炒刀削的空档,上来和我们攀谈:
“小朋友,这个饭好吃吗?”
“不好吃,太难吃了!”儿子向来心直口快。
老板瞬间囊红了脸,表情也石化了。
“老板,你们是哪里人?是山西哪里的?”
“我们是甘肃的!”
“那厨师呢?是我们山西的吗?”
“也是我们甘肃的!”
“哦!那你们的刀削面,是自己削的吗?”
“不是,厨师不会。都是外面买的,有人专门送货。”
老板倒是实诚,有点像山西人。
刀削面很厚,夹在筷子上像一根面棍,却一晃就断,让你恨不得马上给店家百度百科一下什么才算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不是所有的刀削面都叫刀削面,不是挂个“山西面馆”兜售的就是山西面食,好不好?
食物也有魂,像人。
三揉四醒始为善
二尺托起白头山
五指拂出飞龙吟
一碗心香万家欢
一正衣冠,二净手案,三揉四醒,五味井然,六道水关,七分价款,八街九坊,十分心安。
这些精与髓,需要时间,需要积淀,需要经历,需要体验,更需要热爱和传承。
三
“你们也是山西人吧?”
旁边的一食客上来搭腔。
“是啊,听你的口音,也是山西人啊!”
“这你都能听出来!”老乡惊诧。
“能啊,和我一样,普通话前后鼻音分不利索,又喜欢来吃面,十有八九是山西人!”
“还真是!不过,这家的面不怎么正宗,比咱山西的差远了。但是,没办法,方圆几公里,我都找过了,没有一家!所以每天下班来这里吃一碗面!”
“老乡,你来苏州多年了?”
“断断续续快10年了!”
“家人也都来了?”
“没有,就我一个人。我们搞工程建筑的,跟着工地走!”
“哦,那就很长时间才会回家,对吧?”
“是啊,不能回家。自己也没空做饭,所以下班后满大街找山西馆子吃饭!”
“下次我碰到正宗的,铁定推荐给你!”
然后,留了微信号,相互道别。
是因为有了山西人才有了面?还是有了面才有了山西人?
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面是山西人的命根子,像空气,像水。
四
和儿子几乎空着肚子走出了饭店,然后捉摸着去吃点什么东西。
着实想不出来什么别的地方,只好灰溜溜的回家。
家里,老公已经下班回家,和公公坐在沙发上聊天,操着我永远听不懂的方言。
婆婆在厨房叮里当啷的忙活着,电饭煲冒着气,里面是每天必吃的白米饭。
桌子上有几个烧好的小菜,黄的,绿的,都是他们的最爱。
“妈妈,我不想吃米饭!咱俩山西人吃方便面怎么样?”儿子翘首看着我,一脸的期待。
“好啊!妈妈也这么想!”
儿子坐在地上,一边心无旁骛的看着童话绘本,一边等着妈妈烧好的方便面。
“好香啊!我要和你分享!”儿子夹了第一筷子,送到我嘴边。
两个人,面对面,两碗面,两张笑脸。
儿子说,他最喜欢吃面,因为,他和妈妈一样是山西人。
吃碗面, 擦好了嘴,儿子问我:“妈妈,姥姥什么时候才能来呢?姥姥来了,就每天都有面吃了!”
是啊,这样,咱俩就每天想回家了!
聆书轩之生而有道
∣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