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利水渗湿剂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组成药物】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

  【趣味记忆】玲玲责白桂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3. 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防己黄芪汤

  【组成药物】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生姜四片、大枣一枚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气虚受风,水湿内停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亦治风水表虚证。

  【配伍意义】本方由肺脾气虚,风湿外袭,或脾虚失运,水湿内停,复感风邪所致。

  猪苓汤

  【组成药物】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

  【趣味记忆】玲玲择花椒

  【功用】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主治证候】水热互结伤阴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咳嗽,或呕恶,或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鉴别】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具利水渗湿之功。五苓散证由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治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湿停蓄,为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水停气滞之皮水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苔白腻,脉沉缓。

  五、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组成药物】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炙甘草二两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证候】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配伍意义】本方本证由脾阳不足,健运失职,水津停滞,聚而成饮所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为君药。此方服后,当小便增多,是饮从小便去之证,故原方用法后,有“小便当利”四字,即《金匮要略》中“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之意。

  实脾散

  【组成药物】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炮附子、白茯苓、炮干姜各一两、炙甘草半两、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方歌】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寇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趣味记忆】令父煮老姜瓜果扑鼻香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证候】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迟。

  【配伍意义】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

  全方配伍特点:脾肾同治,以温脾助运为主;温暖脾肾与行气利水并用;重在崇土实脾以制水。

  真武汤

  【组成药物】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证候】

  1. 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或沉重,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入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瞤动,振振欲擗地。

  【配伍意义】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药,其用白芍者,乃一药三用,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一者柔肝经止腹痛,一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

  【鉴别】

  真武汤与实脾散均具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之功,可治阳虚水肿。真武汤偏于温肾,并善散水消肿,兼可敛阴缓急,宜于阳虚水肿,或阳虚水泛而见身瞤动者;实脾散温脾之力胜于真武汤,且配行气除满之品,宜于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者。

  萆薢分清饮

  【组成药物】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盐

  【趣味记忆】巫医比唱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虚寒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六、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组成药物】羌活、独活各一钱、藁本、防风、炙甘草各五分、川芎二分、蔓荆子三分

  【方歌】蔓芎藁草防二活胜湿汤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犯表。肩背痛疼,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鉴别】

  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均具祛风胜湿止痛之功,用于外感风寒湿证。九味羌活汤解表发汗之功较著,兼清里热,宜于风寒湿邪在表且内有蕴热之证;羌活胜湿汤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而发汗散寒之力逊之,宜于风湿客于肌表经络之证。

  独活寄生汤

  【组成药物】独活三两、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曲能伸

  【趣味记忆】九人细心独寄贵药,杜兄放牛归伏草地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0)

相关推荐

  • 一、猪苓汤、五苓散,真武汤鉴别

    三个方都涉及小便不利,猪苓汤中为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甚至尿频.尿急等症状:五苓散中为尿少:真武汤中为小便色白量少不畅. 五苓散(71,72,73,74,386):1.组成:桂枝,白术,泽泻,猪苓,茯苓 ...

  • “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

    <方剂学>"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如下: (1)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方歌: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引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 ...

  • 中医病因学说---外感六淫---湿邪

    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及<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总结整理而成.什么是湿邪?湿邪是在六淫中具有易阻气机.重浊.粘滞.趋下等特性的邪气.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 ...

  • 方剂学补养安神剂和交通心肾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补养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加菖薄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 [组成] 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

  • 附子配伍(5)

    (十四)附子配补虚药 1.附子配补气药 [代表方]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组成]炮附子.淡干姜.甘草.人参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治]四肢厥逆,恶寒倦卧,脉微而复利,利虽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理血剂

    理血剂 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二是大量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复元活血汤 [组成药物]柴胡半两.瓜蒌根三钱.当归三钱.红花二钱.甘草二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治风剂

    一.概述 治风剂的适用范围 治风剂适用于外风侵袭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风病.外风证,症见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则角弓反张及破伤风等:内风证,症见眩晕,震颤,四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祛湿剂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湿分内外两类,外湿,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症见胸脘痞满,呕恶泄泻,水肿黄疸,癃闭淋浊等.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湿邪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治燥剂

    治燥剂的适用范围 治燥剂适用于燥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或脏腑津液亏耗所致的燥证.凡秋季外感温燥或凉燥之邪,以及脏腑津液亏耗所致的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大便干燥,皮肤干燥甚或开裂等,均为治燥剂的适应范围.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痹症

    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厥阴病辨证论治

    厥阴病辨证论治 厥阴病本证 一.寒热错杂证 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少阴病辨证论治

    少阴病辨证论治 一.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1.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释义]本条论述少阴病脉沉,治宜急温.条文以脉代证,提示少阴病施治宜早,切勿拖延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温病

    温毒类温病 温毒类温病主要证治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治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即见卫气同病证,继则肺胃热毒炽盛.本病发展过程中,往往因邪毒攻窜而出现头面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等表现.毒盛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太阳病辨证论治

    太阳病辨证论治 一.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释义]本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