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旧小区修缮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01
楔子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感觉什么都没干,半年就过去了;而一晃又接近年底了。岁末临近,按照惯例,我想对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这篇文章就是啦。
我们的主营业务是老旧小区修缮(改造)设计,所以我在此花了点精力做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和同行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如果能给有些朋友带来点小小的“启发”,良子将不胜荣幸。
02
韧性城市

“旧改”、“城市更新”、“存量市场”、“既有建筑”等专有名字,对于建筑师来说,都不会太陌生,即使你没有参与这块内容的设计,总也有所耳闻吧。
之前,我也把“老旧小区修缮”简单的理解为“维修老破小”,把一个个小区变得更漂亮一点。最多是觉得存量市场是另一个经济增长点,竞争没那么激烈,设计业务相对好做一点。但随着这段时间的反思,特别是对“未来社区”的学习的深入,我有了些不一样的理解,觉悟也变得更高了一点。
老旧小区的修缮工作不仅和城市有关,更可能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播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
韧性城市
是指在面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对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冲击和压力时,仍然能够维持它的城市基本功能、结构和系统以及城市特征的城市。
比如我们的社区,每个区每个街道相对独立,但是之间又存在着联系一旦某个社区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问题,其他社区不受影响。就比如上海的“明天华城”因为疫情被暂时隔离,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社区是城市有机更新最小的“细胞”,老旧小区的修缮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所以,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03
系统理论
在老旧小区修缮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是孤立存在的。有些”点“看起来小,可一深究发现涉及的课题就很大。比如居民在阳台上设置洗衣机,洗衣的废水通过雨水立管直接排放到了附近河道,导致河水“富营养化”,生态被严重破坏。
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
所以在老旧小区修缮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引进了“系统”的概念。通过梳理老旧小区的问题,形成一个个子系统;并对每一个子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形成不同的标准模块。
我拿其中一个“建筑本体与附属设施“子系统来举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功能模块。建筑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屋面、立面、单元入口、公共楼道、加设电梯和烟道等模块;而附属设施主要包含空调机位、晾衣架、防盗窗和雨棚等模块。(如下图)
其实,每一个功能模块又包含了一系列的要素(构件),这些要素可以根据居民的需要和投资限额做取舍,就和菜单类似。(如下图)
通过“系统—模块—构件”组成的标准化体系,使得我们在老旧小区修缮工作中能抓住主要矛盾,系统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亦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04
疑难杂症
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靠系统,但总会碰到一些”疑难杂症“。这些问题不是通病,偶发但解决起来非常棘手。面对这种问题,也就只能靠建筑师的经验,见招拆招了。
第一个例子关于前期勘察
老旧小区的屋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漏水的问题“,而在设计伊始,建筑师是不太能够凭借肉眼判断屋面的构造层次是怎么样的,因为不能挖开取样。
有些小区的屋面板是预制板,应该在楼板上先干铺一层防水,然后才能做上面几层的构造施工,不然施工过程中顶楼居民家会渗水。但因为前期勘察无法明确情况,导致设计时没有这道防水,后续产生了很多麻烦。不仅要追加预算,还要做居民的解释工作。
第二个例子关于楼间距
很多老旧小区因为建设时的标准比较低,导致间距比较小,有些甚至不满足现行的规范。在实施屋面修缮科目的时候,已经没有条件进行”平改坡“。但是居民不理解,也不想了解,就执意要平改坡。
这个时候,建筑师只能把原来的外天沟做法调整成内天沟,尽量减少对日照的影响。但内天沟排水的方案,先天就比外天沟排水存在更多的漏水隐患,这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规避的。
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既要让业主首肯,还要让居民理解,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才希望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手段,尽量去减少这些”疑难杂症“的出现。
05
制度&流程
最后要说到的是“流程化”,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建筑师经常抱怨在整个项目中的话语权非常小,很多问题明明不是设计的问题,却被其他工种Diss,非常的无奈。一个“事故”发生之后,往往是“嘴小”的吃亏,因为没人听他说什么,即使是声嘶力竭的呐喊。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需要的就是制度化和流程化。
有了固定的流程,就可以追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
有了明确的规定,就可以修订制度,避免相同的问题再一次发生。
我举了例子说明下。
材料定板,这是建筑师非常熟悉的一道工序。但因为从效果图到实物施工,这里有好几道转化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传导的问题。
效果图可能会受电脑的显示影响,而产生偏差;
“小样”可能会因为试块太小,而带来选择困难;
即使是“大样”上墙,也可能受当天的天气,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差。
流程固化,可以避免人为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才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也能保证设计这个“话语权”最小,但“分量”最重的专业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06
结束语
老旧小区通过微更新,可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最表面的“利好”。
老旧小区的改造还对“双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生态修复是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威胁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老旧小区更新的目的,是打造一个让人民群众更具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人民社区,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家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