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不婚主义者,只想发展开放式情侣关系吗?

前两天,我收到了粉丝小敏的求助信。小敏对我说:

“老师您好,我叫小敏,今年三十岁,是一家上市公司的HR。

说实话,在给您发消息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婚主义者”。而且,我不光对婚姻没什么期待,对恋爱也始终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所以,即使我现在已经三十岁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无时无刻不在催婚,我也依旧是我行我素的。

可是,昨天我在公司加班的时候,跟我一起加班的女同事,被她男朋友开车接回家的情景,一下子刺中了我的心。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怜。

老师,我现在心里很不舒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会胡思乱想、心烦意乱的,您说这可怎么办呀?”

听了小敏的讲述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小敏有一丝丝的可怜呢?

她的内心明明是渴望一段美好爱情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都不敢承认这一点,也一直都在压抑自己的需求。

结果到最后,她的内心真的有些麻木了,也真的越来越坚信,自己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了。

可是,假的终归是假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瞬间刺激到,从自我欺骗的环境里走出来,进而在现实的处境里无所适从。

虽然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作为一个当事人,我们真的很难能认清现状,也真的很难能接受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你陷在一种自我认知里,无法自拔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让自己认清现状呢?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特别实用的方法:变换内心的“标的”。

什么是“标的”?

这是法律上的一个专有名词,简单来说,“标的”指的是我们诉讼的范围。

同样的一个案件,如果我们变换一个标的的话,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

你在微信上给朋友转了一万块钱,之后,你跟朋友索要这笔借款的时候,朋友仗着你没有欠条,就耍起了无赖,拒不承认这笔借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用“朋友借钱不还”的标的去起诉他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出示这一万块钱是借款的证据。

很显然,你无法证明这笔钱是借款,所以,最终的结果肯定会不理想。

现在,你完全可以换一个标的。也就是说,你不要起诉朋友“借钱不还”,只需要起诉他不当得利,并要求他返还就可以了。

什么叫“不当得利”呢?

就是这一万块钱是我转错账了,我要求你把不当得利的欠款返还给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出示,这笔钱是借款的证据了。

感情也是如此。

事实上,当我们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甚至在脑海中产生任何一种思维和想法的时候,你的内心肯定会对应着有一个标的。

比如,当你的脑海中产生了“我就是一个不婚主义者,我根本就不需要爱情”的想法时,我们内心对应的标的是:

爱情对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尝试。

你之所以会给自己设立这个标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没有能力和毅力,去获取一段爱情的事实。

现在,你完全可以在心里换一个标的,比如你可以把标的设定为:“我要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呢?

最起码,你要有很好的异性缘,能够对异性造成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即使你依然在心里,打着对恋爱和婚姻不感兴趣的幌子,你也没有理由拒绝去检验自己的异性缘,以及,不断提升自身对异性的吸引力。

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软肋了。只要有了这个前提,你就能逐步走出内心的虚妄。

底层逻辑:不要为了不婚而不婚,也不要为了彰显个性而不婚。做不到心甘情愿选择不婚,那最好还是不要选这条路,不然你输不起。

你嘴上说要“不婚”,心里却不甘心,总是纠结来纠结去,那你就不适合“不婚”,还是选择结婚比较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