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玉米和大豆在产量和需求之间 我们选择了产量
根据来自每日粮油收集到的消息显示,近段时间随着东北玉米大豆主产区春播的开始,东北各地粮食主管部门纷纷公布了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其中,为鼓励农户种植大豆,吉林、黑龙江两个产粮大省已经明确表示,在补贴发放方面,会适当向大豆倾斜。
从目前各地公布的标准来看,吉林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为86元/亩,较2018年下调8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水平为265元/亩,较2018年提高41元/亩。而黑龙江尽管今年大豆补贴调低至270元左右,但仍比玉米高出200元。
受此影响,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增加约100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将小幅调减,优势区生产保持稳定,玉米总产量变化不大。
显然,我们的种植结构调整正在面临一个较大的变化。
但与此时,受国内疫情影响,从去年开始我国大豆进口出现下降,而海关一季度数据显示,1-3月我国大豆进口1675万吨,创近四年最低。
在全球大豆贸易60%以上与我国进口相关的前提下,国际大豆价格也开始出现了下跌。
据来自专业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豆CFR价格(指运至我国北方港口的进口大豆价格)创下今年新低,报每吨362.57美元,追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走低——这也是标普全球普氏资讯自去年9月3日开始评估我国大豆CFR价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低价的进口大豆虽然较往年有所减少,但仍在源源不断的向我国流入。
根据最新一期的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自我国去年12月份开始进口美国大豆以来,美国大豆对我国的装运从最初的同比下降99%,到现在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已经下降至同比减少54.5%——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通道中。
截止到2019年4月18日,2018/19年度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313.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886.7万吨减少54.5%,前一周是减少55.3%,两周前是减少55.3%。
另外,由于我国对美豆装运开始提速,有消息称,目前美国大豆供应商已经不愿向其他买家提供报盘——据悉,往年这个时候美国是墨西哥的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但今年迄今为止,巴西对墨西哥的新豆出口量已经激增近150%,美豆明显下降。
除了国际市场上错综复杂的贸易关系外,国内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并非一帆风顺。
近年来随着玉米的去库存,国内主流机构开始纷纷调整玉米供需平衡关系,按照目前主流机构的预期,2-3年内我国放开玉米进口市场将是难以避免的。
与此同时,调减的玉米面积被大豆补充进来,而从市场来看,国产大豆却又要面临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如果没有一亩地200-300元的补贴,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农户继续种植大豆。
显然,在产量和需求之间,我们选择了产量。
此外,近段时间我们也注意到,世贸组织日前裁定我国设定的大米、小麦和玉米关税配额不符合中国当年的入世承诺。以玉米为例,按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中国每年进口玉米实行720万吨配额制度,按照此制度执行,从2003年-2018年中国应进口玉米累计11,520万吨,实际进口2890万吨,相差8630万吨。
这可能是我们进行产业调整的最大原因。
根据了解,在我国玉米经过一波大幅下调之后,目前我国玉米价格仍较国际市场高出200-3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