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寿星手杖说起 文/朱文杰
杖,我们也叫手杖或拐杖,最初,杖是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行走而出现的,进入青铜时代后,术士、巫师又利用镶装各种铜首的木杖进行神秘的宗教仪式,还被当成兵器使用,并逐渐成为代表指挥权的权杖,拥有了权力的象征。
但它最初作为手杖的意义始终存在。这手杖还有一段典故。《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东汉明帝在位时,一次主持祭祀寿星,安排盛宴,请的是清一色年满70岁的古稀老人。汉明帝还给寿星老们赠送酒肉、谷米等,还有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这手杖不像明清后民间绘画中给寿星配的龙头拐杖,手杖顶端雕的是斑鸠鸟,所以也称鸠杖。为何赠送鸠杖呢?据说因为斑鸠是不噎之鸟,意思应该是祝愿老年人饮食安康,能吃就能活嘛!
鸠杖赠老人的传统应该早在西周先秦。周代就有“献鸠养国老”政策,从周代就传承下来的敬老美德,在汉代确实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政府制定的法律制度。《礼记》中说:“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大意是五十岁以上可以在家拄拐,六十岁以上可以在乡里拄拐,七十岁以上可以在国中拄拐,八十岁以上则可以拄拐上朝。到九十岁,天子有事相询,也得亲自登门,还需“以珍从”,即带上好吃的。
西安博物院就藏有一件东汉“鎏金鸠形杖首”,1972年8月西安市第二机砖厂出土,高27厘米,宽8.7厘米,该剑柄上为鸠首形,下为兽身蹲坐状。全身共六爪,鸠首的眼和冠,镶嵌琉璃和绿松石。通体表面鎏金。有人说这鸠首也有点像鹰首,亦称“鎏金鹰形杖首”。
史书最早记载鸠形状如雕,长颈赤喙,喜欢吃蛇。据出自西汉的中国最早的历书《夏小正》载:鸠和鹰是随季节变化的,一月鹰化鸠,五月则鸠为鹰。所以,此杖首叫鹰形、鸠形都对。
陕西长安西周丰京遗址内的张家坡井叔墓,出土一件可称稀世之珍的“象牙杖首”, 虎头形,还镶嵌绿松石片。1980年西安市红庙坡出土一件“汉错金银鸠杖首”,藏于西安市文物库房。
甘肃武威发现一批汉代竹简,上面记载了若干刑事案件,其中几桩就涉及持王杖的特权老人。第一桩说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殴打持杖老人,后来被判斩首弃尸于闹市。第二桩说的是一位汉朝基层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触犯法律的嫌疑,擅自扣留老人。虽然没有殴打行为,结果也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从这两桩案件的判决结果来看,都显示出对持杖老人的有意偏袒。
至于拐杖的形状,《桯史》卷四释曰:“凡寿星之扶杖者,杖过于人之首,且诘曲有奇相。兮杖直而短,仅至半身,不祥物也。”据此可知在南宋以前,塑寿星像必配一根弯曲奇特的长拐杖。
在儒家提倡的天地君亲师五伦中,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那么提倡孝道实际上就是褒扬忠臣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