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功夫,在:知、止、定、静、安、虑、得
上次我们聊过《大学》中“知止而后能定”这句话(心态总是不好?因为你忽略了你的另外一个心),其重点在于“知”,而不是“止”。
先知道调用自己的心去监视自己的心,不让心去胡乱产生哪些妄念、私欲、幻念,念头控制住了,就是“止”。
而当这些念头止住了,也就是“定”的状态了,这就是“知止而后能定”的意思。
其实至此,功夫也仅仅开了个头,之后还有“静、安、虑、得”四步,即“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次我们再来聊一聊后面的四句话。
第一句“定而后能静”,当人能够让闲思杂念停下来之后就能达到了定的这种境界,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境界,稍一松懈念头便又不老实了。
所以需要长久去保持住“定”这个境界,让功夫纯熟,不需要太过费力便可以保持住,这个时候也就获得了“静”这个的状态了。
其实关于“定”与“静”的区别,自古以来就容易混淆不清。
老祖宗用水来举例说明,水在河里是掺杂着泥沙流动的,我们舀起一碗水,水在碗中便不再流动了,这就好比“定”。
但水尽管是不再流动了,但里面依然混浊着泥沙,这时候继续静置这碗水,慢慢泥沙沉淀下去,这碗水也就恢复清澈透明的状态了,这个状态便是“静”。
所以“定”与“静”虽看似意思相近,但其实却存在着因功夫深浅而引发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之后“静而后能安”,当我们达到了“静”的境界,那么以这种境界去面对外界事物,就能够做到“安”了。
我们寻常总说起安心,但其实真正做到安心又谈何容易,按照《大学》的功夫次第来看,它已经是第五层的功夫了。
就拿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吧,上班的时候总是期盼着假期,可真正放个长假,也就放假的前几天会感到开心。
之后就又开始焦虑了,白天不想起,晚上不想睡,短视频一刷,半天过去了,也不知道想干嘛,心里莫名的空虚和烦躁。
这个时候让你去上班吧,可能又来了激情,可上两天班就又开始想要放假了。
这就是典型的心无所安。
闲思杂念不止,心绪不定,整个人都是一种浮躁的状态,静不下来,自然干什么都没办法安心去做了。
真正能够做到安心的人,条件艰苦能够自得其乐,环境优越也不沉迷享乐,有自己的事情做。
整个人都是一种非常随和的状态,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很平常的样子,完全不被自己的心绪所干扰。
就像《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那样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粗茶淡饭,身居陋巷,别人都看不下去了,但他自己依然乐在其中。
其实当时颜回有很多同学都在各个国家当大官,只要颜回愿意,其实根本不需要过这种艰苦的日子。
但是颜回却根本不在乎,因为心有所安,外界如何便根本不重要了。
这就是“静而后能安”的道理。
当心真正安下来之后,就到了“安而后能虑”这一步了。
什么是“虑”,寻常的解释是认真思考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这么解释,那按照“安而后能虑”的说法来看,难倒不懂《大学》功夫的人都不会思考了吗?
这就是混淆了“虑”这个概念,“虑”不是“想”,想是思考,比如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拼命去思考该怎么办,是就具体问题而言的。
而虑的概念范畴更为广大,更似是一种本能的思路,其中是包含着思,思是虑的一种具体的发用方式。
就好比一项工作我们刚接到手的时候,需要摸索着去做,需要依靠“思”。
但同样的工作我们做了好多年,经验丰富,再次拿到手之后根本不需要费心思考,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里的“知道”就是虑。
这就是长时间去下“知、止、定、静、安”的功夫而修来的,把自己的心品的透透的,自己任何情感、念头、情绪、欲望的出现我们都了若指掌,甚至生死心都已经看透,那么我们在面对外界问题的时候,自然很清楚该怎么做了。
这其实也就是后儒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了。
而由此,“虑而后能得”,这套内功心法也算修到最高层了,即大学三纲“明明德”,明悟了明德,近了真正的大学之道了。
通俗来讲人世间的道理也不过人心的道理,由心入手,自己先把人做好,之后入世做事,造福社会和百姓,即“亲民”。
最终超凡入圣,建立大同社会,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即“止于至善”。
其实这也就是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了。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绝不单纯是一些死板的道德说教,而是一套先求自立,而后推至他人,再推向社会,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的为政哲学。
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媒体来源:青山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