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顺逆探原篇
顺逆探原篇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
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可知阴阳之原矣。
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阳阴,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
伯高曰:请显言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 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
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逆而顺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
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毋为邪所侵也,守神而毋为境所移也,练 气而毋为物所诱也,保精而毋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
伯高曰:天师教我,以原者全矣。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
伯高曰:志之矣,岂敢忘秘诲哉。
陈士铎曰:伯高之问,亦有为之问也。顺中求逆,逆处求顺,亦死克之门也。今奈何求生于顺乎?于顺处求生,不若于逆处求生之为得也。此一“逆”字,知者自知,迷者自迷。诸君,自扪其心知否?
针刺疗效的取得要有准确的辨证、精确的取穴、熟练的手法操作,若仅懂得辨证取穴还不算一个合格的针灸医师。同是一根针,有功力的医生运用熟练的手技,可使针下生热、生凉,使气至病所,立见奇效;而缺乏功力的医生针法笨拙,针刺时手指不听指挥,进针困难,或针入而气不至,或针后而不效,病人徒受皮肉之苦。《标幽赋》载:“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强调指力练习的重要性。指力是持针和运针的功夫,就是手指的力量,广义的指力还包括手腕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指力,才能如水之有源,持针端正,进出自如。毫针针身细软,不易掌握,没有相当指力就不能力贯针尖,进针不顺产生剧痛,运针也不能随意上下,造成手法失败。针灸名家贺普仁、彭静山的练习方法较为独特且有效,现结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贺氏练指法
针刺疗效全在两手娴熟的技法及功力,手指的功力主要在拇、食、中三指的指头上。指力要靠指端运于针体而透皮入肉,既不宜过重过急,亦不可过轻过缓,故拇、食、中三指功力的练习非常重要,决定了能否针刺无痛和获得显著疗效。对此贺普仁说:“不学针灸则已,欲学针灸必须练习手指努劲。”贺老年轻时练习八卦掌,在此基础上练习二指禅功,触类旁通,创出努指、顶指、夹木锥、捻线等4种练指法。
1.1努指法
站立或正坐于桌案之前,吸气使气沉丹田,两手臂向前抬起伸直,随之弯腰向前,双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搭于桌案边上,运气上贯双肩、臂、肘、腕及指端。初练时较为费力,不能耐久,可调换手指交替练习,日久则可增加练习时间、努劲力度,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初练时每指5 min,每日1 -2次,以后可增至每指15 min或更长,3月后可见初效。
1.2顶指法
空手练习,紧并中、食二指,屈成钩形,而以拇指屈置中、食二指之间,使三指指尖相顶,紧紧扣牢,虎口成圆形,猛力扣5 min,每日得空即练,不限次数。
1.3夹木锥法
以两个小木锥,夹于左右拇、食、中指指腹之间紧捏之,木锥长约3寸,粗约1寸,根粗尖细。每日得闲即练,半年功可成。
1.4捻线法
空手练习,以拇、食、中三指指腹紧贴,虎口呈三角形,三指腹相贴之处,以三指之第1节为限,贯全臂之力于指端,拇指徐徐向前捻动数次,再向后捻动相等次数。每日不限次数,得暇即练。
以上四法,前三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针灸疗效,对强身健体也大有裨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研习,必使手法纯熟,指力日进。据贺氏练指法,偶悟“撑指”一法,可侧立墙壁前,手臂伸直,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撑按墙面,身体向墙体倾斜。此法练习条件容易获取,得闲即练。也可以手指撑地做俯卧撑,不断练习,必有长进。
2、彭氏练指法
现代针灸名家彭静山等由《标幽赋》载:“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中“水木”二字触类旁通,悟出“水面练针法”,又据《濒湖脉学》中“浮脉如水漂木”想到先练棋子,而后想出瓶盖、泡沫、水浮水果的方法,依序练习,收效甚佳。此方法主要是练习“轻刺”刺法,但
对指力的练习也有较大的帮助,其法分四步。
第一步:轻刺棋子。木制象棋子一枚置于水面,令其平稳,持针垂直轻刺棋子,刺入棋子某处,仅见水微动而棋子原位不变。功夫纯熟,再进行第二步练习。
第二步:轻刺瓶盖。塑料瓶盖一枚(大小宜与棋子相近)置于水面,令其平稳,刺法如上,以瓶盖不翻转沉下、水面微动而位置不变为度。此法较刺棋子更难,练成之后方可进行第三步练习。
第三步:轻刺泡沫。泡沫塑料一块,置于水面,令其平稳,刺法如上,以其平稳不动或仅微颤为度。刺泡沫用力稍重会滞留其中,故也需下一番功夫,功成后行第四步练习。
第四步:轻刺水果。水果虽比泡沫体重,但在水中最难稳定,针尖刺上如蜻蜓点水,一刺即抬。要求不许破皮、不许移位,是极难的功夫,稍重一点,针尖就会刺入果皮内。这就要求从练棋子、瓶盖、泡沫循序渐进,刺水果在水中不移位,达到似有似无的程度,方算功成。轻刺练法没有捷径,没有窍门,只有耐心练习。本法要求单手持针,右手练完,再练左手,与书法练习悬腕写字相类,不仅可控制指力,对腕掌力量的增进亦有较大帮助。
据彭氏练指法,亦悟得“刺饮料瓶”一法。饮料瓶的瓶身较瓶底、瓶盖薄,初期先选用瓶壁较薄的普通矿泉水瓶,在瓶身开始练习,而后在瓶底练习,待指力长进后,再在瓶盖上练习。要求速刺速进,不见针弯。熟练后再选瓶壁较厚的红茶、绿茶或更厚的脉动、果粒橙等饮料瓶的瓶身、瓶底进行练习。要求同上。练习中可根据自己的指力水平,选择合适厚度的饮料瓶或部位进行练习。
在刺饮料瓶练习之前,建议先练习“刺纸垫”法。纸垫以松软的细草纸折叠数十层而成,用棉线将纸垫如“井”字形扎紧即可。因纸垫扎紧时有一定的硬度,最适合指力练习。若能轻松刺入可在纸垫中加1一2层硬盒纸以增强难度。
纸垫和饮料瓶法练习中,先用25 mm x 0. 38 mm的毫针练习,而后换长一点或细一点的针具,如法再练。持之以恒,练至针身可垂直刺入纸垫或瓶体,且针身不弯、不摇,进出深浅自如时,此功方成。一般快者需1个月,慢者需3个月或更长时间。练成之后学员间互相亲身练习,慢慢提插捻转,细心体会得气与未得气的区别,练习敏锐的指感,达到《标幽赋》所言:“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己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指力不是单纯手指的力度,是要聚精会神、勤学苦练才能练出的真功夫,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跟从名家学方法可帮助快速提高,同时也要多交流,多学习,总结心得体会,找到合适的练习方法。指力练习这个环节很重要,是针灸医生的基本功,是取得病人信任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主要手段。
火针操作时要求动作准确、敏捷,尽量减少患者灼刺的痛苦,同时火针经火烧灼后如操作不当则会折弯,烧灼人体,或刺不入所要进入的组织(如指甲等),所以要想火针应用自如,在施针前必须刻苦演练,熟而生巧。
有关火针练针法古往今来医书并未有明确记载,我们遍访针灸前辈,结合我们练针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一、练心
练心是指在应用火针前,首先要树立火针治病的信念,具有不畏针、不惧火针的心理。
《针灸聚英》曾明言:“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子手,方可行针”,这就是说施行火针者不能心惧手软,未下针心中先畏惧几分,那针是很难刺准,很难刺入的。要做到不畏针,我们认为首先要了解火针,懂得火针治疗原理,从思想上相信火针,这是其一。其二是要有火针针刺的体验,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在你自己身上刺火针的体验。如果自己畏火针者,最好不要施针于人。
二、练烧针
练烧针是指练用火将针烧到最红、最热的方法,同时练观色测温法。
火针“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者,反损于入,不能去病”,所以烧针是火针操作的关键一环。而烧针需要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观察针处于火焰何处,可使针速红;同时要仔细观察烧针过程中火针颜色的变化,一般针体通红并发白温度最高,应演练如何使颜色达此。烧针演练,可用酒精灯或酒精棉球(95%的酒精),点燃后,置针具上,反复演练。
三、练刺准
练刺准,即练习准确刺穴点,刺入适当深度之法。
火针刺穴“准则效佳,不准则疗效差”,同时“深则反伤经络”,“浅则治病无功”。要做到在快速操作中准确刺入穴点,并深浅适中,必须在未刺前反复演练。
(一)无针练指法。拇指、中指、食指合拢,成持针状,尽量捏紧,手腕微背伸,以肘为轴,以前方某物为的,行气到指,屈伸前臂,以臂领腕、领指前行中的。此法反复演练,使臂、腕、指浑然一体,力量集中到拇、食、中指指端,每天最少演练15~20分钟。
(二)持针练刺法。可取报纸10张,装订一起,挂于墙上,高低同眼睛水平,距胸前1公尺。前法持针,选择报纸上的某字,快速刺其,刺完后复原再刺,反复练习,可以先选大字,逐渐选小字,在一行字中顺序刺之。此法练习达每分钟60次,准确率70%,再进行下一阶段练习。
(三)烧针练刺法。可取旧X片2~3张,装订在报纸上,挂于墙上,左手持火,右手持针烧之,达通红后,迅速刺向X光片上某点,始则穿透为至,逐渐达到根据意念要求,深达1层、2层或3层。
(四)换向练针法。完成以上练习后,再练从上向下,从后向前,从下向上等不同方向的刺法,注意要在一定时间中快速准确地刺入为要。
(五)自身练针法。以上练针完成后,要先在自身练针数次。常选穴位:曲池、外关、足三里、丰隆等穴,用细火针,烧针后速刺上穴,体验针感。
以上几法练习完成后,即可施针于患者。当然,练针法是一个基本功的锻炼,在施针于患者后,还应经常按照以上方法反复练习,才会使其操作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