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60:祖上靠摆渡为生,后代竟然当大官儿!为啥?
启明灯
(微信号:QIMING-DENG)
一个家族的能量都是相通的。
【原文】
在这儿就开始讲第一个案例,一口气在这儿讲了十个。
先从第一个开始。“杨少师荣。”
这个人名字叫杨荣。“少师”是什么意思呢?“少师”是这个职务,这个人当的官是个少师。
少师这官多大?我先讲一个“三公”吧。太子他要学习的内容,和一般孩子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就像咱们从小长到大,学的叫科学技术,太子不学这,太子学政治、经济、外交……学的是这些。所以教育的体系是不一样的。
太子要成长,是由三个机构负责他的成长。这三个机构的负责人,分别叫太师、太傅、太保。太师是干嘛的?太师就是专门负责他的文化教育的,知识类的教育。太傅是干嘛的?太傅是负责他言行举止,各方面行动,我们讲的“德育“。前面太师叫“智育”,到太傅这儿叫“德育”。太保是干嘛?太保就是“体育”,关照这个人的身体健康,这方面的。
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职务有多高呢?在古时候的说法,叫正一品。今天的说法叫正国级干部,常委这个级别的。
这三个人(太师、太傅、太保)就叫“三公”。
少师是个什么职务呢?少师是太师的副手,从一品。今天的说法叫副国级干部,职位相当不低。
“杨少师荣,建宁人。”是个福建人,福建建瓯这个地方。建宁人。
“世以济渡为生。”世世代代是以“济渡”为生。“济渡”就是弄一条船,摆渡的,从河这边载到河那边去;从河那边再划到河这边来。就是干这个事情的。咱们太原你见不着,比如说吕梁、柳林这些地方,你肯定能见着,黄河上摆渡的,就干这事儿的。“济渡为生”。
“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结果赶上一回发大水了,横流把别人的房子都冲塌了。淹死的人、冲散的东西:箱子、畜牲……我不知道诸位见没见过水灾的那种景象,汽车在水里面漂的,“哗哗”地往下冲。
杨少师他们祖先,都在下游,“他舟皆捞取货物。”别的船都跑出去捞东西。
但是“独少师曾祖及祖。”“曾祖及祖”就是太爷爷和爷爷,父子俩。只有他们父子俩“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只救人,不抢东西。
那你就知道,他们良知超光明,而且这个里头没有“小我”,根本没有去关照“小我”,完全是跟着良知在行动。
结果呢?“乡人嗤其愚。”别的老百姓还笑话这爷俩呢!“这俩傻子,光救人呢,东西都不捞。”还笑话他俩呢。
“逮少师父生。”我们讲良知会带来最佳利益。说等到杨少师的父亲生下,“逮少师父生,家渐裕。”说明家庭情况开始好转了,家庭开始富裕。
“有神人化为道者。”字面上看,有一个神仙化妆成个道士,变成个道士。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是如果你设身处地的去看一下,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神仙,你只知道他是个道士。所以我们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里面,你来看。说这个时候来了个道士,对杨少师的父亲——太爷爷、爷爷、父亲,三辈。就跟他第三辈说了。
“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
你爷爷、你父亲有阴功。啥叫有阴功?我前面讲过。
第一个,做好事不留名。这爷俩肯定不是图表扬的,也没人给发个锦旗,他肯定没惦记这个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平白无故背上黑锅。你看这爷俩救了人,人家还笑话他俩傻,是不是背上黑锅了?遇到这种情况,恭喜你——“子孙往往骤发”,要发达了。
结果这个时候,就来个道士。跟他讲“汝祖汝父有阴功”,所以你们家的子孙要“贵显”。“贵”就是地位高,“显”就是人人都知道。“贵显”就是要当官,当个人人都知道的大官!不是随便当官,你知道我们村村长是谁?没人知道吧?官太小。当个人人都知道的大官。“子孙当贵显。”
所以你们家的先人,应该埋在某个地方——“宜葬某地”。指点了个地方。
“遂依其所指而窆之。”于是按照道士的指点——“窆”是干嘛?“窆”是埋葬。按照道士的指点,把先人埋到那个地方。
“即今白兔坟也。”这地方现在叫“白兔坟”。
“后生少师。”后来就生了杨少师。
杨少师,历史上记载:他爷爷的名字,叫杨达卿。杨达卿一看,第四代生出来了,杨荣生下了,这个小孩一哭——声音嘹亮。“咔!”声音那么亮,老头儿高兴啊,老头儿说:“雄哉,是子必荣显吾家”。说哎呀,这声音,真是雄壮啊!真是嘹亮啊!这个小孩一定光耀我们杨家的门庭。当时就特别有信心。
后来这不是讲,“后生少师,弱冠登第。”“弱冠”是二十岁。杨荣是二十九岁这一年考中进士。
现在你没感觉,你再对照一下袁了凡。袁了凡是五十四岁考中进士,杨荣是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你就知道很了不起吧!
“弱冠登第,位至三公。”三公啊!不是少师,是太师,后来做到太师。
不但自己做到太师,“加曾祖、祖、父如其官。”还往上追封三辈,都享受太师待遇。
不但如此,“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杨荣是1371年生,袁了凡是1533年生,你这么算下来,差了将近二百岁呢,差了一百六十岁。杨荣是明初的,袁了凡是明中后的。你这么一看,到袁了凡那会儿——“至今尚多贤者。”他们家还有很多兴旺的子孙后代。
他为啥就封了“三公”?这里面有一段儿典故,有一段故事。这段故事,我们下节课跟大家分享。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