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领导,是该躲开,还是上前打招呼?那些升职快的人,会这么做

从一位员工见到领导时的反应,就能初步评估出他的晋升速度。

有天总裁心血来潮,下办公区视察。同样坐在办公室中的两个年轻文员:茉莉和雯雯,见到总裁进了办公室后,都愣住了。

不同的是,茉莉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主动跟总裁打招呼:“总裁好”。而雯雯还是面对着电脑,纹丝不动。

总裁问:“今天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吗?”

茉莉回答:“都安排好了。而且我们还把工作计划发给经理,经理都看过的”。

“好”总裁笑笑就走了。

之后,总裁办内部招聘助理,茉莉和雯雯都报名了。在面试时,由于面试官就是当初陪在总裁身边,下基层巡视的人事总监。当时茉莉机灵地反应,也给人事总监留下了好印象。

于是,茉莉顺利地从基层文员被调任到总裁办,福利待遇都上了一个台阶。

其实就办事能力来说,雯雯并不比茉莉差。可雯雯就是看到领导就躲,错过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为什么有人明明能靠实力取胜,却偏偏要隐藏着自己,不愿跟领导多接触呢?

一、自我设限,会削弱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什么是自我设限?就是在你还没有行动之前,就已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事不可能成功。

职场人大多会经历的灵魂拷问:“在厕所/电梯中,遇到领导该打招呼吗?”

那些没有自我设限,对升职有着强烈企图心的人,甚至都会刻意寻求与领导打照面的机会。

但如果有自我设限,就很容易产生对领导的回避。因为他们内心往往会有负性暗示:“我这人脑子不够灵光,万一跟领导说错话,倒反而不好”。

在这种负性暗示下,遇到领导会变成一种:给领导留下不好印象的危险事件。

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避开领导,或尽力在领导面前“藏起来”(不说话,开会喜欢坐在领导看不到的角落)。


二、会回避领导的人,多有“舞台效应”

“舞台效应”在青春期少年群体中,最常发生。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发育阶段。青少年开始留意自己的穿着、发型、谈吐与在同龄人之中的地位。

他们开始变得“更酷”,因为他们觉得这时自己像是舞台上的明星,身边所有人都像看舞台上明星那样的留心他的一举一动。

在这种“人人都在关注我”的心理影响下,少年会花很多精力在自我形象上。

如果这个阶段,心理发展顺利,就能进入下一阶段。但如果遭遇了某些事件,受到打击,那么就会使人的心理状态停留在“舞台效应”阶段。

进入职场之后,当他看到领导迎面走来时,就会想:“如果我主动跟领导打招呼,同事们会不会认为我是在拍领导马屁?”

为了避免让同事对他产生误解,所以选择绕道走,避开领导。

对于这类人来说,要明白身边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关注你。


曾有个心理实验,是让一位演员西装革履的走在路上,但是要求他穿着两只颜色、款式都非常夸张且不同的球鞋。

实验指导者,让演员用两种不同的状态,走在热闹的大街上。

状态一:自信、坦然自若

演员走路自信而有力量,像位事业有成的职场人。身边路人很少关注到他,只有一对初中学生留意到了这名演员的鞋子问题。

导演之后采访了这对学生,学生说:“我以为他这是故意的搭配,觉得挺潮的”。


状态二:左顾右盼,显得鬼祟

演员走路有些松垮,时不时的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结果大多数路人都留意到他,并投来疑惑的目光。

导演随机采访了路人,路人说:“对,我有看到他的鞋子。我想可能是他出门太匆忙。或者是鞋子出了什么问题,那这两只球鞋来应急的”。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够看到。只要你的状态是自信,有力量的,即使有不协调的地方,人们也不太容易关注到。

而且,即使关注到了,也是给予的正面评价。


三、惧怕权威,不敢接近领导

你对升职也有渴望,想要向领导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即使让你有机会在领导面前做工作汇报,你不是紧张,就是会忘词,总是搞砸这样的机会。

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并且哪怕领导作了更换之后,还是如此,那就牵涉到恐惧权威,这个问题了。

哪些人会代表着权威?你现在的公司领导、你学校里的班主任老师、你家里的父母。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能够看到,权威恐惧最早是起源于你的原生家庭。所以,如果是这第三种情况,靠自身往往很难克服出于恐惧,而回避与领导接触的问题。

因为问题的根子来自于你的早年与父母相处时的艰难。那份记忆和恐惧几乎已经变成了你骨骼上的烙印。


有个简单、表层的处理方法,是:在家中、办公区贴上一些可以给予你力量型暗示的标语,或摆放一些物件。

例如:超人摆件、我能行(标语)等。通过这些视觉自我暗示,给予你短时的精神鼓励。

如果想要从根源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需要找擅长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了。


说到底,会刻意见到领导绕路走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对领导有些畏惧感/厌恶感,或是过于关注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对领导的回避,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