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我们④ ▏等风来,等风摘掉肇事的新冠
···············
文 | 熊雷 蔡萍 张红梅 编辑 | 倪志平 编审 | 梅玉荣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2020年伊始,始料未及的疫情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相互隔离的日子里,我们邀请各地的朋友来聊一聊: 在命运骤然按下暂停键之后,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熊雷:上午红旗下午枪
宅家抗疫的日子里,和穿开裆裤的熊二把家里能玩的东东扒光了,连开水壶也弄分了家。因为楼下有一只大“猫”,所以我们不能出门下楼的恐吓,让熊二上午时不时要爬着窗台张望,嘴里的惊喜地叫着:那边红旗飘飘,好多美红旗飘飘呀!
窗外或远或近的高楼大厦,参差错落地飘着红旗,多半是国旗。红旗下面也是和我们一样,抗争着这场不见硝烟战疫的人们。风掣红旗冻不翻的静动之美,在这场苦难的持久战中不断演绎。
今天微信群里都在为惠民家园小区的16岁少年志愿者点赞,这个小区的“管家婆”是我们团风中学高二(5)班的班长赵以鑫。他自称是个爱多管闲事的人,这会儿又当起了志愿者,管起了小区三栋三个单元的业主。赵以鑫的志愿工作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收集整理好居民们所需物,第二天代购到楼下来,然后联系取物并在微信付费、转账。避免人们聚集,也解决了邻里生活困难。二是要提醒业主们报体温,在微信群里接龙统计,未能及时报告的,上门“枪”测,做好统计表,上报。
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就很繁琐。大家发现这个嘴上刚长毛的小伙子办事牢靠,周到细致,像个小管家婆。象这样的管家婆在微信朋友圈中见到不少,城南小区的汪伦也是一直穿着棉袄,拉着购物车。我们学校职工小区的志愿者罗伟,我楼下的志愿者周来,他们都是我们宅家抗疫的生存红旗。他们的默默奔走,讲述着小城抗疫故事:分享阳光,共担风雨!
封城管制已近40天了,妻子也在医院参与猎毒抢人的战“疫”,只是她没有进入病区,庆幸家与单位一路之隔,还能勉强夜夜归家。我同学的妻子张红就不一样了,从朋友圈和电询得知:张红正是团风县医院隔离病区医生,一袭防护服,透过护目镜的灵动,我们能辩认的只有两个字:天使!曾两次约她电话采访,终未能如愿。同学告诉说,她的时间自已说了不算,单位安排的也不算,疫情决定一切。我们在网络能看到、读到的人物形象、抗疫事迹,身边其实也在同步演绎。妻子说小城抗“疫”英雄很多,记得有黄冈市政府嘉奖的黄瑞琴,有县融媒体宣传的欧阳竞雄,有肖玉、邵荣华、包丹、王和平、陈红梅、黄卫、吴红丽……说不清太多的姓名,道不明太多的细节,但在我们心里每一个姓名都是一份震撼生命的感动,都是一面激励我们安祥自律地活着,负重拼搏的红旗!
午休醒来,熊二说要等梅爷爷的枪,我们就安静地观看《小猪佩奇》,生怕敲门声错过了。又是下午3点,门敲响了,熊二抢着去开门:“梅爷爷,枪枪……”局办公室梅主任戴着口罩,但没有掩住见到熊二的高兴,镶着蓝线条的白色“手枪”对着小脑袋一扫,“36.2度,正常!”梅主任紧接着对我额头也是一枪。我们也就是在这样的每天一枪中享受着岁月静好,因为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山东援团医疗队更是这类负重的英雄,我们无法知晓更多逆行异乡与死神抢人的伟大细节,但朋友圈中两言两语的表达很中肯,很真诚:山东之诚可比城,捐物捐资又捐人,援医抗“疫”无比亲。感叹政府有高人,山东援黄冈的文化考量满满,邾城史实、禹王城遗址、孔子问津的佳话,无不印证着两地一家,血脉相通的人情伦理。
下午3点的一枪,维系着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其实每个小区、楼栋都有这样的“枪”,守护着小城百姓日出月落的安康。山东驰援队伍也是扛着枪来的,和我们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城管、环卫工人等一样,在各条必须的抗“疫”工作战线上,扛着一把佑我中华的枪,守护着冬去春来,叶绿花红,捍卫着民族繁荣,继往开来!
上午红旗下午枪,抗疫浓情护安康!妻子告诉熊二,山东亲人送来了山梨果,四川亲人送来抱儿菜。朋友圈中幸福花园的巧媳妇儿们,为山东医护人员忙碌了一桌子手擀面,料想定能给远道而来的亲人们一些安“胃”。还有三里畈的个体经营户自发为隔离休养的援“兵”们送去土特产等等人和事。“疫”里“疫”外向善向好的点滴努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惧苦难,团结奋进的红旗飘飘,熊二也许还看不到红旗飘飘下的人物故事,精神品质,但庆幸他正在接受着下午3点一枪的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呵护和教育,也必将会成长为不惧苦难,团结奋进的后续力量。
熊雷,网名水北滩,童年放猪,成年教书。散有诗文见诸《河南经济报》《长江丛刊》《燕赵文学》《中国高新区》《高考评卷专刊》《楚天文艺》《黄冈文史》及自媒体等。获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最佳诗文”奖等。
蔡萍:宅家记
我和我的猫,一直这个姿势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十几分钟了没有人进出小区。世界仿佛是静止的。篮球场上空无一人,秋千架和滑梯也纹丝不动。只有树枝上的灯笼在提示着我还是新春佳节。
这样冷冷清清的情形在我这个住满了人的小区是非常罕见的,何况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换作以前则满是互相打招呼的邻里。人们一定是手里提满年货,嘴里还在招呼乱跑的孩子,身后不时回荡着孩子们银铃一样的笑声。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肺炎,让节日气氛荡然无存,也打乱了我的假期计划,有点无所适从。
我看到网上一些少女情怀的女子发的朋友圈: 待疫情过后,你第一个想见的人是谁?我不禁想笑,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人想法不一样的。我心里想,我当然是见我的母亲!
腊月二十九,黄州肺疫越来越严重。一纸封城令从不同渠道传到我的手机上,一切交通工具停摆。母亲打来电话,让我不要回去。听这话我心里很难受,能回得去吗?此时的我就像一个回不了家的孩子一样无助,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这么多年,我几乎是不会超过十天就要回团风陪陪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她洗洗头发,剪剪头发,按按背。哪怕什么也不做,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挨在她身边也好。今年商场值班时,我特地留了初一初二的假,回去热闹热闹,却不能成行。
大年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想到以前母亲炸圆子,炸熟了我便拈起来,跟着母亲屁股后面吃的情形真好。那种亲情的甜蜜不言而喻,今年却不可能了。
接下去是亲戚间轮番打电话被告之因疫情互相不拜年,电话拜年似乎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放下手机感觉没有地方可去了,小区已经实施楼层管制了,只能出不能进。我又站在阳台上往下望,望见小区空无一人,我便飞快地跑了下去,在秋千上荡悠起来,虽然没有太阳,可空气是新鲜的,人也舒坦了许多。这时,隔空传来喊话的声音。让我立刻上楼,说是健身器材没有消毒,不能随意逗留。我虽一脸的不高兴,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收紧不高兴的脸重新回到家里,安全地做起宅女来。
后来我才知道,下面篮球场旁边一栋小区有从武汉回来人员感染了,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幸亏负责任的管理人员对我善意的提醒。
百无聊赖中的我一直翻看手机。看到越来越多的的人被传染,有的还难得到有效治疗,我不免心生叹息。再看到朋友圈里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医护人员,他们年也不过了,驰援武汉,驰援黄冈,心里才感觉坦然一些,对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的行为,心生由衷的欣慰。
宅在家中,看到各地诗人写的逆行者的送别诗,看到那些护士医生们为抗击毒疫穿上防护服而剪掉心爱的长发,看到武汉的居民隔窗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看到大量捐款捐物资高喊“武汉加油”的外地援友,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奔赴“黄冈小汤山”参加志愿者尽自己一份力量,看到这些逆行者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我们湖北。看到这些,我不禁泪流如注。这真是情系驰援人未寐,心愁传染泪盈瞳。
随着感染的人越来越多,管控也越来越严了。只能出门买菜。宅家的这段日子,一直在家翻我喜欢的《李清照集》和田园诗集,累了活动活动跳一会健身操。不上班的日子比上班还忙,给上网课的儿子准备三餐除外还有宵夜。家务似乎也做不完。
菜吃完了,日常用品也用完了。以前平时可以天天买,这出门一次不容易。我和孩子的爸爸出门购物,我很是担心,超市人口又密集,避免不了和人接触。出门前,我让他戴好口罩。出门进出保安测量体量,填表格作记录。经过社区一样测体量,盘查记录。最后到了超市门口。进出排队再次测温二次,回小区和社区路上也要测体门,出门一次也挺累,光测温就多达四五次。防控和消毒情况做得很细。为避免人多带来的隐患,每次限50人进出。
超市的菜相对还很充足,在这种封城禁车禁到摩托车的地步,我们快速挑了所需。价格也合理。黄商超市人员有条不紊收款,上货,给场地,物品,通道消毒。室内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顾客大部分没有挑三拣四,拿上就离开。
这次疫情我算体会到国家的号召力如此之大,还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短的时间能造就“雷火”医院和一批“方舱”医院,百姓也如此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我真的希望春天能早一点来。
越是黎明将至越是感觉黑暗,新的禁令还不断发出,城市和人员的管制在不断升级,为了减少人流,以避免交叉感染,生活必须品特别是食品也不能自行外出选购了,不让更多的人涌入超市。小区成立了有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专门帮住户选购生活用品。每个小区三四天下一次单,日常所需和食品分ABCD几等,较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吃用问题。我也知道政府的难处,能不买的不去硬性买,尽量少给志愿者添麻烦。
宅在家里,我每天看新闻了解疫情进展,每天想着法子为儿子做菜换花样,保证他的营养,开始研究各种吃的,粑粑、馒头、油条、水饺、软饼。没有酵母,用小苏打代替。一次没有发酵起来,做两次。和面粉干上了。天天在家里和面。也开始对着抖音学做菜,有一次视频里用白萝卜丝和红萝卜捏丝做素元子。那还有点难,虽然成品品相好,却要花很长时间捏圆捏紧。而且捏不紧。做菜,我不怕烦。就怕孩子不吃,食材这么精贵,一点都不能浪费。
我平素有写诗词的习惯,得空我就同群里的诗友们一起研究诗友,写写诗词,主要是写疫情方面的诗,反应一定如火如荼的疫诗阻击战场面;写写感恩驰援医护人员,表达我们疫区人民的感激之情。也算是看这群诗词爱好者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适逢雨水节,抗疫已渐露曙光。五月一首七绝《雨水吟》来期盼美好明天!
道是东风念旧情,节逢雨水亦天晴。
还须再借乾坤力,冠疫清除好出城。
蔡萍,笔名五月,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诗词学会会员,团风县诗社学会理事。
张红梅:等风来
已经过了二月二,春天实实在在来了。可老天却开玩笑似的,突然变了脸。先是雨,后是雪,然后又有了细细碎碎的冰雹。二月天,小孩脸,果然如是。
屈指算来,已蜗居一月有余。放在往年,这是绝对没可能的事。可,今年属于例外。一场新冠疫情,让一切噤声。家家闭户,人人自危,即便是不得不上班的人也成了套中人、口罩侠。人和人之间,至少隔着一米多的距离,甚至更远。
往年雷打不动的初二回娘家习俗,在听到家乡封村的那一刻被迫终止。年前从郑州赶回家过年的妹妹,也在初二那天一大早赶在封村之前离开。即便如此,归程也不顺利,从新安县上高速被拒,后辗转到洛阳才上了高速。回到郑州,又遭遇超市哄抢蔬菜,那个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何为一地鸡毛。那个时候,我也意识到必须得囤点蔬菜了,万一疫情越来越严重,势必会影响到生活物品的采购,而且那个时候外出风险也大。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顾忌大超市人多不安全,专选小超市采购。好在运气不错,买了几棵白菜、萝卜、土豆、芹菜等,这些东西耐放,存一些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还专门买了二十斤挂面,几袋盐,两箱方便面。想想家里还有给母亲拜年准备的礼品,既然送不出去了,也算储备,这样合计一下,短期内是不会断炊了。口罩这个时候是断然买不到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顺路问了几个医药门市,意料之中的断货。好在家里提前买了几包,除了老公上班要用,我们不出门一般用不到,目前还不至于口罩荒。
给母亲打电话。母亲不识字,想必也对疫情不太了解,但危险性还是要叮嘱她老人家的。家里妹妹已经给母亲备了口罩,平时她也很少出门,这个不太担心。我要交代的是家里储备是否充足。母亲絮絮叨叨地告诉我,春节前备的白菜萝卜土豆基本没动,吃个一个月问题不大,这我就放心了。我大致告诉她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强,最好的防护措施就是不出门,着急了院子里转转,看看电视,变着花样做点吃的。在农村,门窗经常打开,通风不是问题。水呢,也不缺,洗手问题也不在话下。
安排好一切,我也开始筹备自己的事情。由于疫情的缘故,学校开学必须延后,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教育部门都在筹措网上授课事宜。我先是接到三门峡教育局安排的一节录播课任务,然后是学校的钉钉直播授课要求。
先说第一个任务吧,关于录播课,也不是很陌生,可自己一个人在家单凭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来操作,还是有难度。先制作课件,然后下载录屏软件。怎么录,效果如何,总得试试才行。可是录制一节课光有这两样还不够,还得要耳麦,如果想让学生远程听课身临其境,最好还得有摄像头。偏偏我在家平时都不用这些东西。尤其是没有耳麦录不上声音,这是最关键的。
怎么办?继续问度娘。度娘也不给力,貌似没有耳麦是万万不行的。我的倔劲儿又上来了,难道真没有替代品,比如耳机?后来,还真被我折腾出一点效果,用耳机当耳麦,不过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好歹是声音问题可以解决了。先录制一次试试效果吧,凑合。想想毕竟是要让全三门峡甚至全河南省的孩子们来学习的,还是尽可能完美一点吧。向老公求助,终于从他办公室找到一副耳麦,后来又搞到一个摄像头,终于可以像模像样地录制一节课了。但毕竟是老旧电脑,总有些杂音无法消除,反反复复数次,总是感觉不理想。后来,三门峡方面要求统一用钉钉直播录制,得,一切推倒重来。新事物,继续摸索。好在这东西也不复杂,比起我前期的折腾简直不在话下。很快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效果还不错,任务完成。这下学校的直播也游刃有余了,两全其美,我长出一口气。疫情逼我变身女主播,好在收获多多,累并快乐着。
可是,每天的新闻播报又让我焦灼。武汉的感染数字一天天攀升,全国各地的疫情也不容乐观。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些全副服装的医护人员,听着那些被新冠肺炎夺去生命的死亡数字,心一阵一阵抽着疼。手机上也铺天盖地都是疫情、疫情、疫情。尤其是看到那些举家感染、家破人亡的个案,不忍看,又忍不住要看,想看。在初十之前的那几天,一天到晚,我和家人都在关注疫情,烦躁不安。书,看不进去,剧,也懒得追,字倒是写过几行,终是不满意。有些痛,因为不是亲历,总觉文字还是矫情,苍白,像一张单薄的纸,总让人担心被风吹破。
后来,也可能是因为身在河南,各种防控措施比较严格,疫情相对比较乐观,浮躁的心才慢慢沉静下来。每一天的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做饭,偶尔抽出一个小时看书码字,紧紧张张,忙忙碌碌,每晚临睡前还惦记这学习强国做没有。尤其是近一段时间,除湖北外,其他各省市持续出现疫情的0增长,曙光初现,春色在望,压抑了许久的心,终于放轻松些了。
当然,疫情警报还未解除,大家还得继续禁足。但不管如何,春天终归是来了。即便偶尔还会耍耍小性子,闹闹小脾气,但最终花还是要开,草还是要绿,阳光还是要冲破云层。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等风来,等风摘掉肇事的新冠,让岁月无恙,大地春回!
张红梅,笔名文竹若风,河南义马人,部分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刊发于《辽河》、《奔流》、《牡丹》、《当代散文》、《思维与智慧》、《河南诗人》、《散文诗》、《洛神》等。
未完待续
肆虐在地上的病毒不可怕
肆虐在心里的病毒才可怕
心的力量可以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