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绝全才”文徵明:精通诗文书画,达到儒家“中庸”的最高境界

前面讲了绘画史上的“元四家”,明朝也有“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四绝全才”文徵明

明代中前期的画家,在技法上多以继承宋元各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主。相对而言,画风没有太多的个人特点。

比如文徵明,人称“四绝全才”,因为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文徵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人。自幼学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书画者踏破门坎。与唐伯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文徵明的传世作品有《桃园问津图》、《临溪幽赏图》、《雪景》、《惠山茶会图》等。

把儒家中庸精神画到了极致

文徵明虽是全才,但他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前人,以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态度来学习作画。

世上什么事情都怕做到极致,文徵明就在绘画中把儒家“执其两端,用其中”的精神画到了极致。

“执其两端,用其中”是什么意思呢?看过这幅《桃源问津图》大家就明白了。

《桃源问津图》,纵32厘米,横713厘米,纸本设色,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桃源问津图》局部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桃源”也是华夏美学的一个源代码。

古代的文人几乎都有一个桃源梦,他们或者向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人间桃源,或者向往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中的仙境桃源。

文徵明的《桃源问津图》就是以人间景致来表达桃源的主题。

画面上,远山冈峦,叠翠连绵,溪水横流,树木葱郁,屋舍村宇,掩映其间。

小溪边,行人在互相打招呼,一只小狗欢快地奔跑着。

一个妇人站在门檐下,门前,小鸡正在吃东西。

一个人端着盘子正要过桥。继续往左看,三个妇人带着两个小孩,站在篱笆院墙外,屋内,四个男子席地而坐、饮酒高谈。

山的另一侧,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独自一人观赏瀑布,下面就是惊险的悬崖峭壁。

可以看出,在文徵明的《桃源问津图》中,既有“归隐桃花源,老死不往来”的隐士理想,又有“三五知己坐,淡茶话家常”的生活气息。

从技法上来说,既有“点苔法”又有“披麻皴”;既有老于世故的“慎独”,又有天真烂漫的“童趣”。

所以,我们说文徵明最独特的地方,正是他的中庸与平衡!这便是儒家的“执其两端,用其中”。

淡泊名利,恭谦儒雅

我们再来看一幅,文徵明在六十六岁时创作的《浒溪草堂图》。

《浒溪草堂图》,纸本设色,纵26.7厘米,横142.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浒溪草堂图》局部

在这幅画里,我们既能感受到草堂主人淡泊明志,不追逐名利的品格,又看得出主人热情好客的秉性。

《浒溪草堂图》局部

文徵明是全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文徵明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稳重老成,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在诗歌和文学方面,文徵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是名副其实的“四绝全才”。

作者介绍

曾孜荣,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有20年艺术普及工作经验,语言生动易懂,他的讲解可以说是欣赏中国画的入门捷径。

精彩视频

曾老师受邀参加今日头条的“海绵演讲”,获得《2018年度气质演讲》奖,欢迎大家点击收看→《洛神赋图》里的中华美学“源代码”

《洛神赋图》里的中国美学“源代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