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未来在人工智能,并以此进入C端市场

据统计,目前华为市值4000亿美元,已超越亚马逊,成为市值排名第四的企业,同时期腾讯和阿里巴巴各3000多亿美元的市值。

在信息化发展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阶段,于人工智能,百度的机会大,还是华为这样的企业机会更大呢。进一步,有可能,华为通过人工智能进入C端发展,取代百度,改变中国信息市场的格局,变BAT为HAT。

华为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基因,它们是数学基础和通信行业的积累。

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石,在数学方面,华为CEO任正非和高层领导都极其崇尚数学,甚至提出将宗教玄学纳入模糊数学领域进行研究,以服务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任正非与2012实验室专家座谈讲话时讲到:“我认为用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已趋近饱和,要重视数学方法的突起。”华为在全世界各地建立了多个数学研究所,网罗了多名世界顶级数学家的团队。

华为在通信行业耕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讯产品超级全球,已做到全球第一,近几年通讯终端手机厚积薄发,也站在了世界前三位。

华为正在积极布局“华为云”,服务各个行业,云计算就是大数据的另一面,这样的布局也就是在布局大数据。

此外,去年发布的华为荣耀magic正是对人工智能的一次尝试。

流动是人类社会化的特征之一,社会在精神流动、物质流动中发展,而这些流动过程又是在一个个场景内完成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或将场景数字化,搬到互联网上,或创建新的数字化场景,前10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各类场景的数字化。在中国,阿里巴巴占据多数物质流动场景,腾讯占据重要的精神流动场景,百度搜索、知道、百科占据了一定的信息流动场景。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场景也在变化,场景的补充和升级给华为这样的技术型企业以机会。在资本不成问题的时候,模式和技术就就起了决定性作用。模式可以复制,技术却需要人才和积累。

比资本更重要的是模式,比模式更重要的是生态,有了生态就有了场景,有了场景就有了数据。场景是数据的源头,又是落地的环境支撑,场景是由虚入实的目标。

华为有顶尖的数学人才作为开发人工智能的基础,有多年的通信行业经验,设备遍布全世界各个运营商,具备了大数据的独有的优势,手机终端发展迅猛,用户逐渐增多。可以说,华为以人工智能切入C端,条件具备,只欠场景了。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BAT们并没有覆盖我们社会活动的全部。在人社会活动中,除了生活,工作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涉及的场景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职场,这类场景不同于生活场景,这类只有人工智能的参与才能进入,用原有的模式和生态已不能满足职场各类场景的需求。

一方面,华为可以在华为手机用户的基础上,通过并购补充快速进入生活场景,展开与BAT的正面竞争,以提升体验为目标,升级现有的生态系统。目前的场景中,支付作为完整交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生态的掌控者创造价值,但时常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也说明这种模式的缺陷。说明急迫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参与使用,完善提高整个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华为可以开放专业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给各个企业,让熟悉各种专业场景的专业公司开发适合特定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分发给职场员工,而不是造出行业专家人工智能产品。这样形成的职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每个普通员工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他们在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服务的同时,也贡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把自己的知识变为商品,获取利润,实现生态系统、中间企业、普通消费者、所在公司、所在行业的多赢,降低社会的整体运行成本。

职场生态系统大有可为,未来我们也许能看见教师、医生、律师、程序员、公务员等等各行业各业的人工智能助手。请看我的文章《华为荣耀Magic会是这样么》(强烈推荐)请点击链接:华为荣耀Magic会是这样么,里面描述了一类人工智能手机系统的愿景。

华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发展人工智能,并以此为契机进入C端市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