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18

韬光的大师:高允

与崔浩同时的高允,也是北魏著名星象家。史称他“少孤夙成,有奇度,性好文学。”他十分好学,史称“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于“博通经史、天文、术数。”

魏世祖曾命他与崔浩一起修撰北魏的历史《国纪》。此外,崔浩又负责召集诸术士,考校西汉到当时的星象变异,如日月薄食五星行度之类,并指出前代关于星象记载的失误,然后重新撰成一部《魏历》。

完成之后,崔浩拿这部《魏历》及对前代星象记载的考订结果,让高允过目。高允便对崔浩说:

天文历数不能空论。我听说,善于谈论遥远的事情的人,必须先就时代近的事进行考验。汉高祖元年冬十月,历来的记载都说当时出现了五星会聚于井宿的星象,这其实是由历术的不精密引起的误会。现在我们讥笑汉代的历史记载,而不知觉这种谬误,我怕后人讥笑我们,就像我们讥笑古人一样。

崔浩问:

你说的谬误指什么?

高允回答道:

根据《星传》,金星和水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时,日当在尾宿箕宿,黄昏时沉没于申方即西方,而这时井宿刚从寅方即北方出现。金星水星为何会背日而行?这表明当时根本没有冬十月而五星聚井的星象,而是后来的史官企图把汉王刘邦进占秦都的事情神秘化,才附会说有这种星象的,而根本不考虑星象的实际情况了。

崔浩听了不以为然,反驳说:

这正是星象的变异啊!有什奇怪的。君偏偏不疑其他土火木三星聚于东井,而只怀疑金水二星会来到井宿吗?

高允说:

这事光凭你我二人空口白话是讲不清的,争也无益,宜重新仔细考察。

当时在坐者听了他们二人的争论都很奇怪,不相信高允的话。只有太子少傅游雅说:

高君长于历数,其言当不虚也。

表示相信高允的意见。此后过了一年多,崔浩又来找高允,说:

那次我们争论的事,本来我是不同意你的,但后来我又重新考察研究,结果正如你所说的。实际上是在十月之前的七月五星聚于东井,而不是在十月。

崔浩事后对游雅说:

高允的星象水平,确实高妙。

众人于是都叹服高允了。

崔浩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星象大师,多才多艺,自视甚高,他能对高允如此赞赏,足证高允的星象水平之高。

高允虽然精通历数星象,但他态度十分慎重,并不用来推测计算,更不随便对人讲星象之事。游雅十分佩服高允的学问,多次前来向高允请教星象灾异的预占之事。高允不但不对他讲这些事,反而规劝游雅不要对此过分爱好,他说:

古人有言:知之甚难。这星象预测之事要想真正弄通弄懂,并正确应用,准确预占,是极端困难的事,搞不好就会自误误人。就算真正精通了,也不能乱讲乱用,因为这还要担心泄漏天机的严重后果。所以说还不如不懂不知为好。天下的妙理多得是,何必急急忙忙问这些事呢?

游雅这才停止了追问。

高允的这番话,非深通星象奥迷的人不能说出。星象学确有奥妙,故非其人不可学,非要硬学也学不成,甚至走火入魔,步入邪路。这既败坏了星象学的名声,也对其本人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星象学因牵涉天机,不可随便乱说,否则亦会带来灾祸。象崔浩确属高水平星象大师,才华全面,但过于自负,犯了古人所谓露才扬己的毛病,所以虽然他对星象精通深知,但最后却被太武帝(世祖)杀死,并诛灭三族。遭此灭门之祸,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过分露才抑人,确是祸根之一。他当年驳斥张渊的话最终在他自己身上应验:既有其术,为何不能预知自身的祸福呢?一个人若过分自负自己的才能,不管其才能有多高,也不能帮助自己免除灾祸。

高允的慎重与崔浩的狂傲形成鲜明对比。二人同为星象大师,但崔浩多次在帝王将相之前充分表现,虽亦得意于一时,但最终不能保全自己。高允星象水平不在崔浩之下,但他决不在人前显示,即便在与崔浩争论时,也只是说不要空谈,要深算。也许他本人早已对此推算清楚,所以才能肯定地指出前人之误。但他从不以自己的成就和才能作为傲人压人的资本,并不在人前讲自己的推算,而只让别人去重新深算而已。所以,同处一朝,同受世祖等人重用,但崔浩死于非命,而高允却寿终正寝活了九十八岁。史称高允在法制严厉、朝士多被杖罚的北魏初年,历事五代皇帝,出入中书三省,历任多种官职,前后一共50余年,但他从未受过斥责和咎怪,真可称是一项奇迹。这不能不与他处事谨慎小心有关。依他如此高的才能,仍能抑制常人所难免的表现欲,诚属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古代土大夫最可宝贵的性格之一。

高允曾有一份上表,表述了他对星象学的看法,从中也可看出他的谨慎谦逊精神。他说:

往年皇帝敕令臣编集历史上的天文灾异,按事类分别编集,以便简明可观。臣听说当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人之道而形成了《洪范》一篇,孔子编述历史而《春秋》得以著成。这都是用来揭明天人大法,探测皇天之道的著作。因此先要把人事的善恶是非区分清楚,然后再以上天显示的灾异加以检验,根据星象的得失,再用事后的祸福加以效验。天人相隔实在是很远,但报应却很迅速,其间关系如响随声,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不可忽视。

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尊崇天人之道,而仔细考察其中的法数,据此来修饬自己的政治,其后就由史官记载这些过程和内容,作为后世的鉴诚。汉成帝时,光禄大夫刘向看到汉王朝危在旦夕,大权被外威窃持,便多次向皇帝陈述灾异,希望皇帝有所警悟,政治有所改进,但皇帝并不听取刘向的意见。于是刘向根据《洪范》和《春秋》之中的灾异报应的事例和义理,写成《洪范五行传》,希望以此感悟皇帝,但最终也无效果,汉王朝终于灭亡。这难道不是十分悲哀的事吗?

臣见陛下神武则天,钦顺稽古,率由旧章,前言往行无不究鉴,这正是以前的帝王赶不上的。臣学不广博,识见也很寡薄,害怕不能胜任皇帝交给的任务,以辅助陛下增广圣听,报答陛下的圣明旨意。现在谨依《洪范传》、《天文志》的记载和体例,集中历史上的灾异事例,省略其中繁琐的文辞,一共为八篇。

这明显是高允成书后的上书表。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叙述《洪范》和《春秋》时,指明了二者的共同主旨:章明列辟,景测皇天。即阐明天人大法,观测上天的星象之变。天人之际是存在着根本性的法则的,而这要通过星象的观察来具体应用和掌握。

在关于善恶与灾异,星象与祸福的关系上,高允把人世的善恶即道德摆在前,而灾异只是验证人事道德的手段。祸福则是一个结果,用来核验星象上的得失,这里并未把星象灾异放在首位,加以神化,而是以人事本身为主,这反映了高允在人事与星象(天意)关系上的清醒态度。

又说“天人甚远,而报速如响,甚可惧也”,这是说天人之事远而难知,虽然如此,但相互关系却很密切,其报应非常之快,所以对天人之事、星象灾异之变,不可忽视,而应抱着敬惧的心情来认真对待,否则将会遭受天罚,毫无情面可言,所以甚为可惧。

接着讲历来的帝王均重视其事,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其事,为后世留鉴戒,这都是中国古代一直延续不变的制度,从中反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又以刘向为例,说明星象灾异之学的实际政治效用。最后说自己学不堪任,体现了高允谨慎谦逊的风度。

根据高允的行事与言论,可以看出他超出一般星象家的高明之处。一般星象家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才能都很骄傲和自负,这往往引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弊病。相比之下,高允在星象学上要高深超众,同时他对星象学及天人关系的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星象家。加上他的谨慎谦逊,这一切就成就了他的卓越超凡,堪称中国星象学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0)

相关推荐

  • 简析秦汉时期的《日书》和天文历法

    随着地下出土材料的大量出现,<日书>作为出土简帛中较大比重的文献材料得到了各方的关注.<秦简日书集释>中提到日书一直以来被前辈学者认为是"当时社会中下阶层用来推演时日 ...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第十一卷

    第十一卷目录 庶徵总部总论四 王符潜夫论〈正列 梦列〉 荀悦申鉴〈时事 杂言上〉 晋书〈天文志序 五行志序〉 干宝搜神记〈妖怪 天有常数〉 宋书〈符瑞志序 五行志序〉 南齐书〈天文志序 祥瑞志序〉 梁 ...

  • 中国古代星象学与军事

    星象学与军事 中国历史上战争尤多,故星象学把兵事视为灾祸之一.几乎没有一条占星术文不与兵事有关,而在战争实践中,军事家们又常利用星象学的知识分析敌我形势,预测关于胜负的种种因素.因此星象学又与军事学和 ...

  •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解读: 朝中的儒生很多,大多只是儒家的粉丝,有点像小米的粉丝一个样.金错刀老师曾经对小米的粉丝做过好剖析,认为小米的粉丝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是贪,所以小米会用 ...

  • 义乌之狼:读曾国藩家书所作——连载2-3

    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颓废自弃之渐矣.吾辈年富力强,尤宜时时内省,处处反躬自责,勤俭忠厚,以承先而启后,互相勉励可也.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 . 同龄之人,或仅长一岁,勤苦好学,早已毕业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9

    9.历史性的衰落(近代以后) 到明清时期,中国古老的星象学已发展得极为丰富成熟,并与八字推命.奇门道甲.太乙六壬乃至占梦堪舆等等术数发生甚深的牵连,成为一门异常复杂的学问和技术. 与之相应的是一大批内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7

    7.秦火之后的再兴(秦汉至隋朝)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兴盛发展,并躲过了秦火的厄难,中国古老的星象学伴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自秦汉到隋朝,这是星象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主要表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21

    星命学祖师:张果 以上这些人,都还是自古以来就流传沿用的星占术的专家,而唐代的星象学除此之外又衍生出一个新的分支一一星命学,这方面的专家,以张果为代表.与星命学相关的,有命理学大师李虚中.在介绍星命学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3

    星命学术语,续前 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按自北向西向南向东再回到北的方向,沿着星宿的正向依次排列,同时又无其他星搀杂其间,这叫做顺,例如按上述方向,依次为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排列,这时它们正好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9

    西方七宿1 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共54个星官297颗星,组成了白虎图案,故称白虎七宿.观察西方七宿的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的黄昏后,可在南方天空中看到他们.在十二星次中与之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5

    天市垣 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个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双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座边. 帝座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3

    太微垣(又称太微宫) 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立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旁,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座于中正. 幸臣太子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7

    变星 除了恒星.行星,天上的星象主要为各种变星.古人关于变星分为多类,主要有流星.客星.妖星.彗星等. 流星即夜空中一划而过转瞬即逝之星,人们一般都较熟悉.但古人在星象学中对流星有细致的观察和区分,比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9

    月亮 古人已知月亮绕白道运行,白道即月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月亮运行速度比太阳快,一天平均十三度多,但并不均速,疾行时一天十四度多,迟行时一天十二度多,行一周天为27又3分之1日(现在的数据 ...